高校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5-08-15 00:52邵红云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5年13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预算编制资产

邵红云

(长安大学计财处 陕西 西安)

目前,高校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更注重学校各项事务的内涵式发展,在继承以往编制预算的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研究2013 年新高校财务制度出台后,在预算管理方面着重改革以及如何实现高校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创新财务管理理念,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已至关重要。

一、高校预算管理的现状

2013 年出台了《新高校财务制度》,预算管理方面有着重要的改革,在编制预算时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的八项规定并对各个高校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 三公经费 进行严格控制,全面厉行节约。

2014 年预算管理及编制改革提出加大中期规划管理,加强项目建设管理,推进预算支出的标准体系,着力推进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并积极提高高校预算经费的公开详细程度。

目前,许多高校领导层对预算管理及预算执行重视度、认识度还大大不够,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着校内各部门各自为政、责任不清、缺乏执行力等问题。预算管理的重点还是主要放在财务预算层面上,未按照严格的程序编制和执行预算,致使预算刚性程度不够高,且校内各部门参与预算编制的程度较低,导致在预算执行中调整频繁。

二、预算编制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指标下达滞后。高校预算编制预算的流程为 准备 、一上 、一下 、二上 、二下 五个阶段。从 准备阶段 对上一年度预算批复项目的清理,预算基础资料的收集、分析、论证等前期准备事宜起,到 一上 提出预算建议数、一下 落实财政部下达的各部门预算指标控制数、二上 形成下一年度的各部门预算草案、二下 以法律文件的形式逐级批复下达下一年度预算通知数。实际下达时间已经到预算年度的4 5 月份左右,导致有最少有一个季度的执行无预算,从而影响了高校预算的执行。

(2)预算编制细化不够。预算编制的明细度还大大不够,许多的项目是打捆进行预算,特别是对科研项目等非税收入的预算测算是依据上一年收入来测算的,这样导致对单个项目预算执行和控制难度大,不准确。还有许多高校在编制预算时故意加大预算来避免预算经费编制支出不足的风险,这样将导致预算编制不够细化,且失去了预算的科学性。

(3)预算执行进度不均衡。高校在编制预算时一般都能严格按照本校的长期发展计划和校各部门的职能,对上年度的相关资料进行量的数据处理分析,并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力求预算达到项目合法合规、内容全面完整、数字真实准确。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校内某些校职能部门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和认识不足,在执行中有章不循、随意更改,使得(加)预算的统筹安排、综合平衡的作用被大大削弱,最终导致预算编制与执行各行其道。

(4)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脱节。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在高校中由财务处和国资处两个职能部门分别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对能否科学安排国有资产预算是至关重要的。国资处由于历史原因对资产的明细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许多高校还没有对国有资产进行电子信息系统管理,这样就出现了财务部门安排资产预算时缺少详细的国有资产基础信息,出现超标准购置和重复购置资产的现象就会难以避免。

(5)预算执行情况缺乏考核。高校预算管理中一般比较重视预算编制工作,而轻预算执行,导致财务预算数据与年终实际发生的决算数据差异较大,没有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考核、评价功能。学校缺乏对各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分析评价,忽视了各学院实现预算管理目标的主观能动作用。致使要么没考核及评价程序,要么考核评价程序形同虚设流于形式,预算管理工作绩效与高校内部各学院的考核和奖惩脱节。

三、解决措施

(1)加强高校领导层对预算管理及预算执行重视度,提高认识。对预算编制的开始时间应提前安排,尽早在学校范围内动员各个校内部门上报下一年度详细的预算计划。每季度应在全校的范围内召开财务会议,让校内各个部门负责人随时了解其预算执行进度等财务情况,以便更好的执行预算。教育部对预算控制数的下达时间也应在提前在预算年度开始初。

(2)预算编制方法多元化,高校常用的预算编制方法为增量预算法,依据上年度的预算情况结合预算年度实际情况的变化对预算项目进行逐一调整的方法。虽然此方法编制简单、省时省力,但也会使预算规模逐步增大,而造成资源浪费。所以高校应改进预算编制方法,每隔几年就应使用一次不考虑以往期间的费用项目和费用数额的零基预算,根据预算期的需要及其每项费用的合理性来综合平衡编制预算。

(3)提高预算编制人员的素质,并进一步细化了预算的编制流程,提高预算管理的思想认识,强化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并严格按照预算批复执行,严禁超预算列支。预算管理中加强结余结转资金的管理,逐步建立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监督的预算制度。

(4)应设计出一套易于操作地预算考核评价方法,高校各个处室及有关职能部门应对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绩效评价。构建绩效评价体系,把预算管理中的考核评价指标量化,对预算管理中的关键指标按照重要程度赋予其值和权重,通过对其计算得出直观的分值,进而来评价预算的执行情况。对评价结果要有奖惩,对预算执行好的部门要进行表扬和奖励,对执行较差的部门要进行批评和惩罚,必要时减少下一年的预算数。对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玩忽职守,造成经济损失,或者弄虚作假、违纪违法的领导人和责任人,将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5)国有资产的管理应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高校应该从资产的配置、更新、报废等各个方面来规范编制资产预算并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关于资产的配置,高校应对现有国有资产定期进行全面清查,对资产的使用年限和现存状态进行分析调研。并及时与预算的编制部门财务处联系沟通,本着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厉行节约、严格控制的原则来编制国有资产购置预算。对高校采购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应严格实行政府采购程序,依法进行采购。对已经达到使用年限的国有资产,高校也要严格履行国有资产报废、处置程序,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处置,严禁违规处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1.李伟.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研究.财会月刊,2010(8).

2.曹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必由之路.财政论坛,2009(9).

3.郑艳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财会通讯,2011(10).

4.徐川,陈伟.高等院校强化预算管理管见.当代经济,2010(2).

5.曹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必由之路.财会研究,2009(5).

6.林叶.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9.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预算编制资产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