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

2015-08-15 00:52赵国萍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5年13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财务人员事业单位

赵国萍

(大兴安岭地区阿木尔林业局 黑龙江 漠河)

众所周知,我国的事业单位与政府的关系密切,具备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和企业相比,事业单位没有盈利目标,多为知识密集型的机构,是财务管理中一个特殊的对象。从宏观上来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财政管理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国家高度重视事业单位的改制与转型,这其中,财务管理是基石,是保障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后盾。从微观上来讲,一些传统的事业单位以倒闭告终,原因是无法解决财务资金问题,这不得不令事业单位管理者将目光深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使事业单位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水平不高。由于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盈利要求,容易忽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一些传统的事业单位简单将财务部门的工作划分是 记账 发工资 ,甚至不让财务人员参与经营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在事业单位内部,往往只设立一个财务机构集中管理,对基层的财务管理不够仔细。财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缺少相应的制度监管,会计分工不明,会计机构人员臃肿,会计制度模糊不清。而在上级部门监督松散,领导层缺乏财务管理意识的氛围之下,财务部门在整个管理层中地位偏低,对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不高,财务人员侧重于日常会计核算工作,财务管理水平一直得不到提升,难于形成大局观和战略眼光。

(2)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大多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缺少主动控制的意识,只是简单根据上级部门下发的划拨计划进行预算编制和执行。在这样的情况下,预算编制和执行监督的工作没有独立的预算管理机构来完成,仅仅由财务部负责,预算编制准确度低,其他部门的参与度不高,难以形成网状的预算管理结构。另一方面,在预算编制这一环节中,预算内容的范围模糊,编制质量不高。例如某单位编制的维修养护经费预算八百多万元,而询问细节时发现这八百多万居然没有包括维修设备购置费的支出,何来养护一说呢?这充分说明了财务人员对预算内容范围划分的不重视和不专业。更严重的是,从领导到员工普遍缺少成本观念,自律性不高,费用报销环节谨慎性不够。浪费情况严重,开支不明,缺少一套完善的费用报销制度进行约束。

(3)融资投资途径单一。事业单位从 行政化管理 向 企业化管理 转变是大势所趋,这意味着事业单位必须更快地适应市场机制,调整过去的经营形态。目前来看,满足上市条件的事业单位并不多,这说明事业单位的融资渠道狭窄,更多的还是依靠财政补贴,要做到 自给自足 还较为困难。众所周知,投资是创造价值的最有效方式。然而,事业单位的金融嗅觉普遍不灵敏,鲜少有事业单位利用金融市场进行投资。一方面,事业单位领导层缺乏战略投资眼光,财务人员不具备提出投资方案和评价方案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利用股票,期权,保险等理财手段。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由于结余较少,融资较少,导致资金周转不佳,投资长期性项目难度大。

(4)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规范。近年来,发生了一些事业单位破产时发现资不抵债,账实不符,导致大量国有资产流失的事件,这不得不让人重新审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尤其是财务方面的内控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使得财务管理制度有效运行的先决条件,是权衡财务关系,划分财务权利和责任,处理财务流程的关键性根本制度。然而,一些事业单位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往来账管理管理混乱,随意借钱给下属单位或其他企业。此外,事业单位不注重内部审计。很少有事业单位专门设立审计部门对经济活动全程监控。这意味着,在事业单位中没有机构对内部控制的实施进行监督、考核、评价工作,内部控制制度得不到实时的反馈与优化,形同虚设。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办法

(1)提高选拔门槛,改善财务管理体制。当国家从宏观层面完善了制度后,事业单位内部应规范组织管理模式,建议事业单位采用 分权式 的财务管理形式,分级管理,做到基层与领导层之间财务信息的无缝对接。此外,事业单位管理层需要重视财务部门,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立一套规范合理的财务人才选拔和晋升机制,加强对财务人员财务管理理论和实操方面的培训,杜绝 一个萝卜一个坑 的招聘现象。必要时,可以设立核算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机构,有针对性的培养不同方向的财务工作者,使财务管理的效率得到最大提升。

(2)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优化费用报销制度。预算管理的起点在于预算编制,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必须明确预算范围和内容,必须熟知《预算法》和《会计法》的相关条例,遵循部门预算制度。如河北省某水利事业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健全了交通费、出国费和招待费支出的管理办法,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效地确定了预算范围和支出范围。另外从横向的角度考虑,民办高校在分配资源的时候要合理的权衡利益,找到各部门之间的预算平衡点。费用报销是预算管理衍生出的重要环节。为了减少浪费现象,建议事业单位设计一套完善的费用报销与评价系统。这样的费用报销系统最好能与会计核算,预算评价等板块直接挂钩,从单位物资,日常开销,现金与银行存款等方面严格审核报销申请,全名记录报销流程。同时由财务部门实施监督与考核,一旦出现报销不实的情况必须追究责任,责任细化到部门和个人,按照制度给予处罚。

(3)拓宽融资渠道和投资渠道。一些 自给自足的事业单位要拓宽融资渠道,首要的是增强自身实力,不断完善治理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积极同银行、风险投资、证券市场等金融机构展开合作,信息公开透明化,消除过去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影响,创作良好的信用等级。同时,建立为民服务的社会公众形象,正当获取社会捐赠和企业捐赠,充实经费。至于投资方面,事业单位应培养财务人员的项目评价能力和投资能力,对不同的金融投资方式进行研究。最关键的一点,事业单位应当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身的科研机构或者体育机构,着重投资属于自身领域的项目,而不是将目光集中在赚 快钱 热钱的短期投资领域。如西安某高校,于2014 年设计出科研量化制度 ,积极参加各项应用型科研项目的投资,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收获了资产回报。

(4)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当务之急。首先,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内部制约机制,采用所有权和管理权分割的管理模式。接下来,事业单位应当将完善会计核算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要体现在资金安全的方面,杜绝账外资产,杜绝账实不符,明确债权债务责任。会计部门内部需要明确分工,提供可靠、及时、可比的会计信息。最后,事业单位务必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加强监督力度,由专业的审计人员全面审核运营,融资,投资三个环节的财务决策与日常财务工作。

三、结论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各事业统统单位面临转型,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采取对策加强财务管理,能够创造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满足各方利益相关者,是使事业单位以发展求生存的必要途径。相信在不断的规范和调整中,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能够得到提高,促进我国财政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

1.曲芳.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经济研究导论,2013(16).

2.孙桂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10).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财务人员事业单位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