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2015-08-15 00:52李晓敏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5年3期
关键词:信息沟通事业单位单位

李晓敏

(广平县财政局 河北 广平 057650)

一、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挑战也越来越大,大家对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视开始得到提高,但是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仍然存在不少缺陷和不足。事业单位要想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就必须要不断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不断完善和优化内部控制制度,解决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存在的内控意识单薄、执行力度弱等问题。

二、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内部控制观念

大部分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足,不够关注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也不够深入,导致单位财务管理存在明显的随意性。此外,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过于形式化,未能对单位内控制度进行有效贯彻执行,无法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二)内部控制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低下

大部分事业单位忽视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内控人员工作素质较低。因为执业人员在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上存在较大差异,在现实操作过程中通常会带来较大的随意性,不利于提高内控效果,此外,单位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科学、全面的认识,造成内部控制制度应用功效无法发挥。再加上事业单位没有建立与内部控制制度相对应的监督机制,造成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在协调性上十分欠缺,不利于提高内控质量。

(三)内控执行过于形式化

现阶段,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内控执行力度上较弱,部分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从表面上看十分有序,实际上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问题,未能将内部控制切实贯彻和执行,使得单位内控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单位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深入,部分单位错误地将内控制度看作是一种束缚,认为内控制度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很大限制。因为管理者对于内控工作的重视度不足,没有对内控制度的可调节性以及可操作性进行考量,单位内控制度在可行性上还有待提高。

(四)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现阶段,国家财政部门以及内部会计控制基本上都在规范的贯彻执行,然而,该套制度相对来说更适合企业用来开展内部控制以及管理,并不能针对事业单位发挥强大的作用,同时,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未能对现有制度进行真正贯彻,执行力度不足,而只是依靠一些个人的工作经验来实施内部控制,内控管理过于形式化,对于业务操作的重视度不足,无法有效保障良好的业务技能,不利于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践行内部控制工作。

三、加强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强化内部控制意识

根据《会计法》以及《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相关规定,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以及会计工作的首要责任主体即为单位负责人,必须要对整个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性进行全面负责,保证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科学合理开展。各级财政部门必须要重视企业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培养,让他们意识到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让其明白,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促使企业达到预定经济目标,减少欺诈行为,避免单位内部出现徇私舞弊现象,有利于保障企业资产完整及安全。事业单位应该积极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加强内部控制宣传工作,引导其建立正确的财务会计以及内控制度建设主体意识,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开展内部控制。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应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之间相互衔接,环环相扣,因为单位内部控制最重要的目的和方向是对相关管理制度的贯彻和执行,只有保证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才能避免企业内部控制停留在形式上。根据《会计法》有关规定,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国家机关以及企事业范围一定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针对预算管理,必须要明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点以及目标,明确其具体管理职能,不断完善和优化组织结构,采用科学合理的授权方法以及责任分配方法,明确不同组织的具体责任权限。事业单位要想顺利贯彻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必须要注意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为其工作开展提供良好制度保障。首先,针对不相容职务及时进行确认,保证良好的权利制衡状态,促使不相容岗位之间能够实现彼此约束以及有效监督,促进不同岗位职责权限的明晰化。其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事业单位必须重视相关审批程序的规范化,过去,针对各项收支业务,一般交由经办人员负责,请审批人员审核原始凭证并确认签字,通过审批之后交由财务部门实施审核报账,这种先审批后审核的模式其实存在很大弊端,十分不利于充分发挥监督功能,使得授权批准直接取代监督审查,缺乏科学性以及严谨性。在今后的内部控制工作中,事业单位必须要针对所有收支重点环节开展控制,单位不但要针对其财务活动开展全过程监控,还必须要准确把握好控制力度,明确控制点,同时,在内控制度执行中不断进行经验积累,总结教训,全面发挥内控作用。

(三)重视内控人员培训,优化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财务会计人员在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财务人员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感,内控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单位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影响内控效果,所以,事业单位必须要高度重视内控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综合素质。首先,严格遵循《会计法》的相关要求,针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科学的从业资格审核,针对与工作要求及规定不符的工作人员,必须加强专业培训。其次,重视财务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业务技能以及执行能力,通过各项专业培训促进会计内控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同步提高,壮大事业单位的会计人才队伍,为单位内控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最后,事业单位必须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监督制度,财政部门必须针对单位会计工作以及内控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充分发挥其内控监督管理职能,在具体工作中应对相关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有规律地检查,督促其改进和完善内控工作,进一步优化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审计部门必须要保证良好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针对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进行综合评价加强财务监督。

(四)完善内部控制程序,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

事业单位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科学的内部控制程序,方便单位顺利开展内控工作,实现内控目的。单位应该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途径,加强信息沟通系统建设工作。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有利于事业单位人员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内部控制制度相关内容,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事业单位应综合分析自身条件及行业特点,综合考虑人的思维结构特点,制定科学的信息沟通机制。例如,组织非正式座谈会、茶话会或者设置建议簿以及意见箱等,达到拓宽言路的目的,引导单位员工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认真听取员工的发言,针对切实可行的建议可以加以采用,保证部门之间和员工之间实现有效沟通交流,促使上下级之间相互进行了解,为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有效传播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1]李晓雪.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19).

[2]潘玉梅,万伏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8).

猜你喜欢
信息沟通事业单位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看错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协办单位
浅谈特高压输电工程铁塔物资供应管理新模式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谣言的现状及问题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