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015-08-15 00:52于明君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5年3期
关键词:会计核算资金事业单位

于明君

(聊城市广播电视总台 山东 聊城 252000)

事业单位作为非营利性的社会服务组织,不直接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流通,不具有国家管理职能,直接或间接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带有公益性质。随着法律制度的日益完善和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我国事业单位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服务对象、服务方法也随之改变,与此相适应,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应对,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但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应用情况千差万别,有些单位财务管理比较混乱,没有形成严谨规范的财务制度,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制约了单位的发展,必须引起警惕。

一、执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基本原则中遇到的问题

(一)财务规章制度不健全,与国家会计法规脱节

1.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工作薄弱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归根结底在于内控制度不够完善,组织结构不够合理,内控流程不够有效,主要表现在会计工作机构、岗位设置不合理,职务分离落实不到位,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相互制约机制,导致财经法律法规执行不力,财经纪律形同虚设,工作不讲原则,程序、手续,全凭个人喜好办事。此外,某些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意识不强,财务监督力度不够,造成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操作流程规范化、制度化不够,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及其对事业单位带来的变化和冲击。

2.财务管理观念落后,思维因循守旧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经济改革愈加深入,对事业单位的管理也不断加强。但由于内部体制因素,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低下,某些单位负责人和财务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不到位,缺乏面向市场的理念,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匮乏依法理财的观念,因循守旧,导致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修订不及时,从而造成财务工作与国家新的会计法规脱节,跟不上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和本单位的工作实际,使得财务管理制度不符合实际、不便于执行,财政管理综合水平低。

(二)经费审批不严格,浪费腐败现象严重

1.资金管理和控制不规范,资金支付审批制度不健全

众所周知,我国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投入,国家对其投资,但并不对其进行财务管理,资源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监督。长期以来,事业单位普遍对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投入踊跃,对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兴趣匮乏。多年来沿袭的管理漏洞,使得某些事业单位在经费审批上比较随意,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予以规范,在经费使用管理上控制力度不够。例如,对出纳工作监管不力,“日清月结”制度不到位;大额资金的支出由“一把手”决定;网上银行管理不健全,如缺少授权或加密;现金支出不合法,如超现金限额支付现金等。

2.会计核算工作执行不力,贪污腐败横行

会计核算工作是否执行有力是反映财务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关键因素,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会计核算工作混乱、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财政监督力度小等问题,导致账外账、小金库、包袱账等违规违纪行为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成效。此外,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账账核对、账实核对、账表核对等基础会计工作落实不到位,会计稽核贯彻不彻底,造成财务监督工作失序,铺张浪费现象严重。同时,由于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有章不循甚至无章可循,内部监督执行效果大打折扣,直接导致单位专项资金挪用现象严重,滋生贪污腐败。

(三)预算管理缺乏力度,资金使用计划性不强

1.预算管理方法不科学,执行缺乏力度

编制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对单位节约开支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单位都存在预算管理漏洞。例如:预算编制工作由财务部门一力为之,其他部门只是走过场,结果导致预算与各部门工作实际偏差颇大。在预算执行中,内部监督制度形同虚设,各部门肆意挪用预算、补报多报,加剧了预算与实际的偏差,给预算管理工作造成很多混乱。还有些单位只重视预算收入和支出,忽视预算编制和评价,财务决策随意性强,以至于预算执行效果不佳。此外,预算执行过程中,有些事业单位支出审批制度不严格,随便增减开支范围,改变资金用途,专款不专用,执行缺乏力度。

2.理财意识薄弱,资金管理不规范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事业单位必须加强理财意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成本,合理配置资源,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才能获得良性发展。而现实中,事业单位普遍对资金使用控制不严,不但超支浪费现象严重,而且使用没有计划性,各部门经费相互挤占,没有树立经济效益原则,甚至没有将基本支出和专项支出划分。有些单位的资金收支考核停留在表面平衡上,对资金管理只重视事后核算,忽视了使用前的规划和使用中的控制,很少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考核,导致资金的利用率低。

二、针对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提出的建议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工作流程

事业单位应当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工作流程,使岗位设置科学、人员分工合理、岗位职责明确,各部门工作有序开展,单位财产安全得以保障,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日常财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以保障财务工作的有序进展。此外,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完整高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并严格落实,实行监管分离,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操作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杜绝违法违纪行为。

(二)强化预算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应当强化预算管理,合理编制预算并严格执行,还要对预算的有效性进行严格考核,如实反映实际情况。要全面统筹内外预算管理,与时俱进,不断推广科学、高效的编制方法,以保证预算的高效性。另外,还要设立追踪检查制度,强化内部监督,及时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务必使预算工作高效、有序执行。另外,为加强预算管理,切实落实“事前有规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监督”制度,事业单位还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大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从根源上减少贪污腐败现象。

(三)加强负责人法律意识,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

要加强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明确其在会计人员配备、会计核算制度、内部监督和控制、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的法律责任。另外,还要根据财政改革的要求,提高相关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法律知识培训,及时培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职工薪酬等最新的会计知识,使会计人员能够及时更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今天,事业单位应当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真正发挥会计部门在单位的灵魂作用,更好地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服务,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1] 李云萍.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2014,(1).

[2]吴文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4,(2).

[3]钟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问题刍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6).

猜你喜欢
会计核算资金事业单位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