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在平民教育中闪亮

2015-08-15 00:53赵誉涵
新课程(下) 2015年3期
关键词:平民教室孩子

赵誉涵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一、“爱”的教育提出的背景

学校教育场景:

场景一:办公室里,一孩子拍着桌子跟老师说:“我家里我最大,我说了算,你不用去找我爸妈,没用!”

场景二:家长在老师面前无奈哭泣:“孩子脾气怎么就那么倔?我们说的话一点都听不进去,动不动就拿死来威胁,我们该怎么办?”孩子漠视着,面无表情。

这些现象让我们发现教育中爱的缺乏,比起经济发展、学历普及,我们更迫切需要的恐怕还是爱的教育。现在的孩子越来越缺少热情,缺少动力,总是害怕吃苦、逃避责任、自私自利,他们看似被爱环绕很“富有”,其实很“贫乏”,他们缺少对集体、对他人、对自己、对生活的爱。就像温室花朵,无斗志,不知寒冷,遇到一点挫折,要么走极端,要么意志消沉。对于别人的关心,理所当然。面对父母的眼泪,他们心里没有愧疚,有的只是反感和厌烦。

当然原因是各方面的。首先是家庭教育的影响。大多数父母很少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据有关调查显示,95%以上的孩子并不知道助残日、盲人节、老人节等日期,他们的家长也很少利用这样的节日对孩子进行助人、爱人的教育。其次是社会因素的潜移默化。社会中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自我利益轻社会利益等不良现象悄侵心灵。中学生正处于个性发育的转型期,若不加善诱,很容易受不良风气影响。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觉得解决的最根本办法是让孩子回归生活,回归平民,回归本身,教育他们成“人”。

二、在平民教育中推进“爱”的教育的措施

1.“爱”在新型师生关系中理性地成长

新型师生关系更进一步要求教师真诚地热爱学生,并通过对学生尊重和负责任来体现这种爱,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爱的教育应当是整个德育的主旋律。”因此,在教育活动中,爱应是最重要的理性行为。

爱是内涵极为丰富的情感,它的传递是在日常琐事中完成的。教师需要“有意”地发现、寻找、创设“有情”情境,运用理性的爱,去感染和培养学生的心灵。特别是学生情绪低落的时候,更应该抓住“机会”用爱的教育打动学生的心弦,化抽象为具体。

面对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没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想转化好一个学生是不可能的。我们常常热情地与学生长谈一次,而更多的时间对他们不闻不问;我们总是希望学生成绩优异、不断进步,而对他们的心理、他们的痛痒一无所知。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沟通,真正的关心,“有情、有意、有恒”爱的教育。

2.营造“家”的感觉,形成“温馨爱溢”的集体氛围

国家、人民的概念都很抽象,我们应该先教会他们爱身边的人,爱具体的事物,再教他们爱祖国、爱人民。我努力在教室里营造一种“家”的氛围,让学生都来爱这个“家”,建设这个“家”,这是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

作为班主任要在短时间内将这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学生融合成一个“小家”靠什么?靠的就是集体荣誉感。干净的教室不是打扫出来的,而是保持出来的。通过对教室卫生的管理,让每位学生在学会了自律的同时,也学会尊重他人、爱护集体。从班级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让每位学生都自觉形成为班级主动服务的意识。让大家在自身价值肯定的同时形成一股凝聚力,在爱的笼罩下为班级服务而自豪!

3.课堂教学是“爱”的教育的“主阵地”,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指出:“从学校走出来的不应该只是一个专家,而应该首先是一个和谐的人。”思想政治一直以来担负着智育和德育的双重任务,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以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养成、道德发展、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教育。我的做法就是利用课堂教学,结合学习内容,设置合理的情境探究,利用生活中浅显易懂的例子或是具有强大感染力的事例给予学生直接的教育和影响,以达到激发学生潜在的“心灵之爱”的目的。

4.班会活动是推进“爱”的教育的“沙龙”

现代中学生大都是“90 后”,他们在感情上有着“唯我独尊”“冷淡漠视”的倾向。针对班上大多数学生对父母没有一颗感恩的心,我在每周一会的班会课上,都注意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感染。每次的班会都利用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讲述他这周为父母做了什么,有的时候也会利用多媒体、音乐、小故事来讲述生活中的亲情、友情故事,这样让孩子在无形中受到感染。

爱就如空气一般,懂得爱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懂得爱的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在平民教育中,在生活中处处体现“爱”,做表率、讲礼仪、行善举。让孩子“会读书”的同时,首先做一个“平民”,一个有道德、有爱心、善良的人!

[意]亚米契斯.爱的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的伟大名著[M].孟春红,译.21 世纪出版社,2004-05.

猜你喜欢
平民教室孩子
乌克兰战火未息,平民在帮助平民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如何理解陶渊明的平民品格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