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2015-08-15 00:53周文志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生命力时效性真实性

周文志

(绥芬河广播电视台,黑龙江 绥芬河 157399)

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新闻媒体的责任更加重大,一方面要及时传递党的大政方针;另一方面又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成就宣传出去。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把握好舆论监督的力度。所以,作为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加强对“新闻深刻内涵”的认识,要知道“时效性”是新闻采访的生命。没有时效性,新闻就会成为“旧闻”。没有时效性,就谈不上“新”字。但时效性又与真实性是紧密相连的,时效性必须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之上,不真实的新闻,将失去新闻的意义,还会造成对受众的误导。

一、新闻的生命力

新闻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力。[1]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知道这两句话的分量,也知道这两句话实施起来的难度。保持新闻的真实、准确、客观与公正,是新闻媒体存在的理由和根据,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则与底线。而虚假新闻,则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违背了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准则与底线。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不要道听途说,要深入群众中,采集第一手材料。捍卫新闻生命,方能履行使命。只有科学把握总体真实与本质真实,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三贴近”,“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以新闻逻辑来统筹宣传逻辑和市场逻辑,并建立长效机制,才能打“假”治“虚”,从源头上封堵虚假报道,从而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

二、新闻的吸引力

有一句话叫时间就是生命,新闻采访价值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时间。历史是讲述过去的故事,而新闻是新近发生和发现的重要事实的报道。新闻必须是刚刚发生的事,而且报道得越快越好。如果反映不迅速,不讲求时效,就失去了新闻应有的价值了。新闻时效性侧重表达传播时间与传播效果的关系,其中还要考虑传播环境的外在因素。从理论上来说,时效性指事实发生与作为新闻事实发生之间的时间差(时距),同新闻面世以后激起的社会效果的相关量,即新闻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距限度。[2]

(一)时间新

“新”是新闻的生命力,也是对新闻的最基本要求。新闻采访有一种“抢新闻”的说法,就是说要有“抢”的紧迫感和时间观念。切实克服等新闻的懒汉思想,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主动把采访的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同各单位、基层、群众建立广泛的联系,做到耳聪目明,及时收集,发布各种新闻。

现在个别新闻媒体由于思想观点、业务能力、采访写稿、审稿、发稿等环节上的原因,稿件发迟了,受众看到的新闻也就不新了。因此,采编播人员要密切配合,克服慢慢腾腾的“老牛拉破车”的作风,提高发稿效率,俗话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作为新闻工作者,就应时刻紧绷新闻这根弦,密切注意社会动态关注群众疾苦,用最快的速度把群众最想知道的事件报道出来。

(二)内容新

近年来,新闻内容不新,也是制约新闻不成之为新闻的原因之一。新闻不是记历史,也不是讲故事,它报道的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由于有些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定义、新闻价值、新闻规律缺乏研究,新闻敏感性不强,分不清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往往把一些没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反复咀嚼炒作,造成抄袭风横行。例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事实不新的“新闻”,有的是几个月乃至一年多以前发生的事,有的索性含糊其辞,用“近日”、“近来”、“不久前”、“今年以来”等表示时间的模糊概念,看不出主要事实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

(三)角度新

新闻不仅要有新鲜的事实,而且还应给人以新意,使人看后能得到新的收获和启迪。有的主题虽很老,已是多人采访和拍摄过,但只要转换一个角度,善于抓事实的特点,选择新的角度进行报道,不去走别人走过的老路,而是另辟蹊径,去选择新的着眼点、支撑点,推陈出新,同样可以“老树发新芽”,找出旧事的新意来。

现阶段新闻采访的实效性已跨越了“及时”阶段,真正的实效需要做到“全时”与“即时”相结合。在重大事件中,新闻采访不仅要满足24小时内受众的要求,尽可能零距离地把事件的进展展示给受众,强调时间的纵深感和连续性;而且要做到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凸显事件的全部内容。电视和网络现场报道,要求记者在现场同步进行报道。这就要求记者思维敏捷、写作快捷、语言流利。有时要打个腹稿就上阵。一般文字记者,也要求快。有的是在车上一边打电脑,一边就直接将消息发到编辑部去了。但有时候,只讲抢时间,也会忙中出错,把记者的职业敏感变成了捕风捉影。这样就要说到采访的另一点,即真实性。

三、凝聚合力 焕发生机

生命力和吸引力如何凝聚成合力,如何使新闻焕发生机,如何使新闻在受众心目中占据重要位置至关重要。我们要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这样既可以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又体现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新闻采访一定要细心,不要忙中出错。要认真调查,认真核对,不能随便按自己以往的经验,一厢情愿地“推断”出新闻的情节来。不能有意造假。把主观的想法强加在采访对象身上。有意拔高,或加上一些所谓“合理想象”的情节。这样做都不符合真实性的要求。新闻报道经常要涉及当前社会的受人关注的敏感的或重大的事件,政策性很强。所以新闻记者必须加强自己的政治修养,把时效性和真实性高度统一起来。[3]

要想使新闻既有生命力,又有活力,就一定要深刻认识新闻时效性和真实性的深刻含义,要在新闻采访中牢牢把握二者的关系,使新闻不仅新而且真,不仅快,而且准,使新闻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1]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 蓝鸿文.新闻采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

猜你喜欢
生命力时效性真实性
贸易生命力
基于时效性分析的草莓种苗脱病毒技术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 ?????? ????? ???如何提高“数学广角”课堂的时效性
坚守初心,作品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广告的真实性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Ⅰ型铁路信号安全协议的消息时效性防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