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化写法在人物报道的运用特征分析

2015-08-15 00:53刘政序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细节

刘政序

(河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一、新闻故事化写法的理论基础

新闻故事化在现代新闻写作中是一种受到广泛认同的写作手法。富兰克林将“新闻故事化”解释为“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手法,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从而突出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1]“新闻”与“故事”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

众所周知,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除此之外的数种对新闻的定义也都在“事实”的基础上加以修饰和描述而形成。可见,新闻的基础就是真实客观的有价值的事实。而《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故事”的解释:“其一,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其二,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体的情节。”可见真实的故事同样也是真实的事实。

在新闻学的知识体系中,新闻的根源就是事实,新闻事实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实范围内,根据报道的需要进行人为选取并以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客观事实。新闻对事实的要求更为严格,客观、真实、全面、有价值。而故事的形成同样是需要有事实依据的,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是以日常生活为蓝本的,抑或是事实原型,抑或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加以生动化、形象化,真实的故事同样是以富有戏剧性和吸引力的事实为根源的。

二、人物报道故事化写法的特征表现

(1)善用冲突,巧设悬念。新闻框架理论被引入文化社会学和大众传播学领域之后,框架已经成为研究者对文化、传播效果等进行定性考量的重要工具。所谓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心理模式。[2]新闻框架其实就是新闻的态度和外部环境,新闻框架如何,新闻报道也就如何。在故事化新闻中,冲突应该算一种重要的框架,制造冲突和悬念也是现代新闻报道普遍运用的手法。具体说来,报道者现将新闻的一个侧面或者关键点抛出,引起读者的兴趣,使读者自觉参与故事线索的展开,接下来,再利用情节和细节进行层层铺垫和深入,使故事具有跌宕起伏的错落感和戏剧性,让故事在冲突波折中发展。对于新闻报道而言,冲突和悬念是引发读者兴趣的最关键的部分,也是最容易引发读者思考的部分,故事化新闻在这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

(2)抓住感性情节,细致描述场景。相对于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而言,报纸在现场感的表现上具有先天劣势,过度的平面化是制约纸质媒体发展的一大瓶颈。而在故事化新闻中,记者在报道中加入文学的元素,将采访中捕捉到的感性情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触觉,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设身处地地分享故事主人公的感受。同时,对场景的描写也是至关重要的。把事件发生的场景真实地描述出来,为新闻报道烘托出特定的气氛。对场景的描述首先有取舍的,只选取对新闻报道有利的场景,舍弃无关场景。其次是场景描述要追求细致,任何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的场景都不要轻易放过。

(3)善于捕捉现场细节,塑造人物的立体形象。在一篇新闻报道中,只有部分能够触动读者神经的语言甚至是词汇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部分语言或者词汇多以细节描写的身份出现,细节通常是指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神态或者事件中的某一个特殊情节,往往能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心理变化,展现人物的个性,塑造出立体的人物形象。由于细节都是由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判断而取得的,属于“最贴近事实真相的事实”,所以对细节的合理运用就能给整篇新闻报道增加引人注目的亮点和感染力,也能拉近读者与所叙述事实的距离,博得读者在情感上的认同,从而为新闻主题的表达做好铺垫。

(4)语言朴实而生动,体现真情实感。新闻的首要功能是传递信息,让受众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其次才是感染受众,让受众有所启发。因此,对新闻报道并不刻意要求拥有华丽的辞藻和深刻的文学内涵。通俗易懂的语言往往能使新闻报道更接地气儿,获得广大受众群体的青睐。运用故事化写法的初衷是使新闻事实表达得更清楚,更具感染力,更易于读者接受,在语言上追求真实而具体、生动而形象。只有朴素平实的语言,才能传达出真情实感,这正是读者所期待的,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抒情是文学中的表达方式,同样是新闻报道中可以运用的。

(5)采用平视视角,以人物为中心,彰显人性美。信息的传播是一个由单边传播发展到双边传播和多边传播、由线性传播发展到网状传播的过程,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传播形式,都无一例外地遵循一个规律——信息只能从渠道的一端传递到另一端,也即线性传播是基础。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处于信息优势端,想让自己的观点得到认可,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姿态,和受众平等地对话。选择平视视角,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可信性和亲和力。故事化新闻的核心还是要关注人物,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通过各种表达方式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相互推动,最终归结于一个理性的新闻主旨。在这一过程中,务必要坚持以人物为中心,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处处彰显人性之美。

(6)重视人物语言和对话的作用。人物的语言是最能体现人物个性和思想的。让新闻中的人物自己“发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让读者直接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在这一点上,对话具有独特的优势。对话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沟通的最直接的方式,能直观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和心理活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等等。将人物对话直接引入报道中,可以直接反映人物,使读者经过自己的分析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评价,避免被动接受记者的观点,也增加了新闻的可读性和可信性。

[1] 杨继东.创新报道手法追求新闻故事化[J].新闻窗,2009(5):115.

[2] 潘晓凌,乔同舟.新闻材料的选择与建构:连战“和平之旅”两岸媒体报道比较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4):55.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奇妙的细节
细节取胜
决定成败的,绝不是细节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