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其师,信其道——浅析“80 后”教师对“90 后”学生的教育对策

2015-08-15 00:53陈晓丹
新课程(下) 2015年7期
关键词:爱情观崇拜老师

陈晓丹

(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

曾有人说过,60 年代及之前的人是劳累的一代,70 年代的人是获得机遇的一代,80 年代的人是赶上改革开放,由尴尬到幸福的一代,而90 年代的人则是张扬个性的一代。现在,“80 后”的我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的都是“90 后”的学生。记得当年曾有人称我们“80 后”为最新潮的一代,如今面对“90 后”,我却不能不暗忖与时代脱节。他们崇尚时尚,喜欢流行,哈韩哈西;他们个性鲜明张扬,以自我为中心,淡化了别人的感受。当“80 后”教师遭遇“90后”学生,二者就产生了一种冲突与包容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如何才能教育好“90 后”这充满挑战的一代呢?

第一步——把姓名牢记心间,将真心写在脸上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可,而难以接受遭到冷落。无论是哪个时代的学生,其实在内心深处都企盼得到老师、同学的关心和重视。“90 后”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工作忙碌的忽略和缺乏兄弟姐妹陪伴的孤独感,更使这些学生寄希望于在学校得到老师、同学的情谊。针对这种情况,每当接手一个新班,我就会实施教育第一步——把姓名牢记心间,将真心写在脸上。

拿到学生名册,我一天内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确保一开始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能够准确叫出每个人的名字。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一步,它能大大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记得开学第一天,学生小纯在走廊上向我问好,我把真心和笑容映在脸上,回礼时在“你好”面前加上她的名字,她听了,眼睛焕发光彩,脸上写满惊喜。随后,我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如法炮制,有时除了叫出其姓名,还加上一些“你真有礼貌”“你今天的鞋子不错”之类有针对性的话语,让学生看出老师对他的特别关注,感受到老师与他交流的真诚。透过学生惊喜的眼睛和热烈的回应,我看到了师生的心在一步步贴近。

第二步——用时尚装点自己,引潮流促进沟通

“90 后”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特别强。他们追求时尚,崇拜明星,喜欢网上购物,使用QQ、微信聊天。作为“80 后”的我,对这些潮流之物有较强的敏感度和较好的接受能力。我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实施教育第二步——用时尚装点自己,引潮流促进沟通。

首先是注意衣着打扮。“90”后的学生有相当高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对老师的形象有更高的要求。穿着古板、正统的老师一方面会使学生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另一方面也会给学生一种无法亲近的距离感。适度装扮自己,有利于为老师赢得亲和力。于是,在学生面前,我精心整饰自己,着装时尚得体,富有朝气,仪态自然大方,笑容亲切灿烂,让学生看到老师也可以很时尚、很漂亮、很阳光,不禁主动向我靠近。

其次是针对“90 后”学生交流时喜欢运用QQ、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式聊天工具,我因势利导,运用现代通讯工具与学生对话——发短信、Q 群聊天、微信交流,既让学生感觉老师的潮流,又更易促使师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敞开心扉,更畅顺地沟通。

最后是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学生所关注的。我听他们爱听的歌曲,看他们爱看的影视剧,了解他们崇拜的偶像,并把这些资源运用到教育中。我跟学生谈流行歌曲,由歌词延伸到文学领域,如由周杰伦演唱的《青花瓷》谈到歌词里运用的八种修辞格,由林俊杰演唱的《江南》中的“圈圈圆圆圈圈天天年年天天的我”谈到叠词的运用,由红遍中国的歌曲《小苹果》歌词的尾韵基本押“i”“uo”“an”韵谈到语言的韵律美;由节目《奔跑吧兄弟》中“奔跑团”遭遇种种挑战时的表现,谈到在生活中面对挑战时必须具备决心、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成长史,讲到人生难免有挫折,人生要挫而不折,积极面对。课堂上,我没有语重心长地说教,而是把道理融汇在生活事例当中,用我亲历或看到的事件去感染学生,我隐知识和精神教育的本质于他们喜欢的时尚话题中,在娓娓道来的讲演过程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教育。

第三步——让自己流露才能,激学生崇拜之心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对他比较有教育效果或者说是对他影响比较大的人往往就是他崇拜的人。青少年普遍存在服从权威和模仿偶像的心理特点。作为与学生接触频繁的老师,如果能准确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日常工作中适时合度地发挥自身特长,展现自身优势,让学生信服你,甚至崇拜你,那将对你顺利开展教育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这一点,我抓住适当时机,实施教育第三步——让自己流露才能,激学生崇拜之心。

大学时期我是学校文艺活动的活跃分子,在校园多项比赛中常可见到我的身影。工作之后,这些才能缺乏展示的舞台,被我搁置。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认识到在学生面前露一手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当时学校正举办“校园十佳歌手”比赛,要求每班选派一名学生参加初赛。我班几个报名的同学先在班中展示歌喉。轮番上场后,我发现:台风好的声线不够靓,声线靓的感情不充沛……我为他们一一指出不足之处。听我分析得头头是道,班中几个活跃分子立刻怂恿我:“老师,来一首,为大家示范示范。”我应战:“来就来。试试本人是否宝‘声’未老!”当我声情并茂地唱完张惠妹的《听海》,全班掌声雷动。此后,班中不少学生以崇拜的目光看我,课余时间有些学生就会缠着我唱歌。我选择给他们唱《明月几时有》《独上西楼》等歌词中包含古诗词内容的歌曲,并且邀请他们一起唱。通过歌曲的形式学唱,学生轻轻松松就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一剪梅》等古诗词背诵下来了。

我意识到,如果老师具备某方面的实力和长处,适时“露一手”,对激发学生信服、崇拜之心,进而提高指导学生的学习效果,很有帮助。

于是,我有意识也在课堂上流露自己的朗诵才能,通过具体的演示,激发学生的朗诵热情,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文章的内容和语言美;我运用自己话剧演出的经验,帮助学生编排《项链》《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茶馆》等课本剧,并对演员的表演进行具体指导,此举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得无论是演出者还是观看者,都对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我让学生看到老师的不俗才能,使他们在崇拜之余更乐于接受我的教育。

第四步——不将隐讳当禁忌,正确引导爱情观

俗语说:“哪个少女不怀春。”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性格叛逆和对异性充满好奇心理的阶段。老师如果将“爱情”当避忌,面对早恋只是一味地批判,却不能从人的成长成才、对异性的渴望等方面作常识性的讲解,没有跟学生分析早恋现象为何不好,那学生在看待爱情问题上那种懵懂的模糊观念、那种想要尝试的欲望是无法禁止的。因此,面对学生青春期的情感问题,我采取教育第四步——不将隐讳当禁忌,正确引导爱情观。

我认为,“爱情”这一主题,与其让学生在懵懂中自己过早去寻求答案,还不如光明正大地摊开来分析,进行正确引导。我利用课本中的婚恋作品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如学习舒婷的《致橡树》时,我应用这首爱情诗教育学生尤其是女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爱情观,认识到男女间真正的爱情应该建立在平等独立的基础上,不仅能够同甘共苦,而且能够不懈地追求伟大的事业。通过引导,我帮助学生树立起新型的现代爱情价值观念,摒弃狭隘的爱情观。此外,我告诉学生,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人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尤其是正在求学问、长身体的中学生,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现在在学业上的努力和付出,正是将来收获甜美爱情和美好生活的保证。

中学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中学生价值观、爱情观等尚未定型,可塑性大。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利用教材中优美的篇章,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基础上,还要熏陶其情感,渗透情感教育。

第五步——将严格贯穿教育,用宽爱温暖人心

我与学生一直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私底下,学生给我起了各式各样的名称:陈陈、丹姐、丹丹……学生真把我当成了朋友。那么,老师的架子是不是就不用端了呢?在我看来,“亦师亦友”必须有个度,老师还得有自己的威望,该严格教育时绝不能手软。当学生有时玩得过火了,我就会采取教育第五步——将严格贯穿教育,用宽爱温暖人心。

在一次课堂上,我发觉小慧几次转身与后面的同学聊得兴高采烈,我轻敲她课桌提醒她,可能仗着平时跟我关系不错,她竟不把提醒当回事。对于这种影响课堂纪律的行为,我不能姑息纵容。于是,我点名批评她,并要求她放学后留下来检讨自己的行为。放学后,面对我的批评教育,她先是咬着嘴唇一言不发,继而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而且越哭越激动,最后居然哭到脚痉挛。我帮她脱下鞋子按摩,关切地询问她,并给她送上一杯温水。我用宽容和爱心温暖她的心窝。当她逐渐恢复平静,我跟她说道:“人,做错事就要勇于承担。因为这件小事就哭成这样,那以后在社会上遇到挫折,你怎么承受?人孰无过,重要的是能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知错则改,为自己负责。”第二天,小慧偷偷在我的办公桌上留下一封道歉信,其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如果不是您的提醒,或许我还在自我放纵中。是您的批评让我记起了自己的理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后悔自己的放纵、不自觉,后悔我伤了您的心。当我脚抽筋时,您的按摩让我感受到了宽容和关心。您的教育,让我懂得要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为自己负责。老师,谢谢您!还有就是对不起……”这封信让我深受感动,我保存至今。从中,我看到了学生的悔悟,看到了教师“严教宽爱”的成效。

在如今这个充满困惑的社会,要教育好“90 后”的学生确实不容易。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教师居高临下、拥有绝对权威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需要的是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运用教师的人格和学识魅力影响学生,让学生“亲其师”,进而“信其道”。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引导而非左右,是影响而非支配,是感染而非教训。我相信,只要怀揣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心,能够运用得当的教育方法,我们一定能教育好“90 后”学生。

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J].教育科学,2014(04).

猜你喜欢
爱情观崇拜老师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Sonnet 116
古蜀国的宗教崇拜
我崇拜的那条“龙”
西夏天崇拜研究
我最崇拜的人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