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院校“两课”实效性探析

2015-08-15 00:53马旭光
新课程(下) 2015年7期
关键词:理论课实效性理论

马旭光

(浙江省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是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使命。

通常,教学实效是指“两课”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方法、媒介及手段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坚持科学的理想信念等方面获得的实际效果。“两课”史论结合、内容丰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但是,“两课”教学也同时存在着较多问题,如教学方式和方法单调陈旧、考试方法不科学,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要、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等,导致其实效性降低。

一、高职院校“两课”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解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情况,探索提高高职院校“两课”实效性的有效方法,我们课题组认真设计了调查问卷表,共22题,主要从“两课”基本认识、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建议四个方面对浙江省两所高职院校的2000名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983 份。调查对象涉及三个年级,涵盖在校学生及毕业班学生。

在问及“你对‘两课’是否感兴趣”时,17%的学生表示“非常感兴趣”,有20%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有17%的学生表示“反感”。关于“你想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吗”的问题,有37%的学生表示“很想提高”,61%的学生表示“想提高”,表示“不想提高”的只占总调查人数的2%。在问及“高职院校是否有必要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有27%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46%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只有8%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在回答‘两课’对您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帮助”的问题时,有63%的学生表示“有帮助”,只有21%的学生表示“没有帮助”,另有16%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数据分析表明,高职学生对于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质有较高的积极性和欲望,并表示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对于指导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在回答关于“你认为‘两课’能否帮助高职学生提高政治理论素质”时,有9%的学生认为“能”,16%的学生选择“不能”,另有25%的学生认为“不清楚”。在问及你是否喜欢上“两课”课时,有近33%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22%的学生表示“说不清”。在问及“‘两课’教学效果”时,21%的学生表示有“很大收获”,69%的学生表示有“一些收获”,有10%的学生选择了“没有收获”。分析发现,只有21%的学生表示能够懂得“两课”所讲授的内容,却有68%的学生表示“似懂非懂”。数据分析显示,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吸收情况不佳。“两课”教学没有完全达到开设课程的目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调查发现,47%的学生表示,“两课”整体教学水平一般。影响原因主要有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素质、社会环境、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实效性不容乐观。“两课”教学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学生对于提高自己政治理论素质的渴求度较高。另一方面,“两课”教学的实际效果与学生的主观需求契合度不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方法、考核方式陈旧,不能反映学生实际学习、掌握情况。调查中,有63%的学生表示,“两课”理论性太强,教师又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授课方式,缺乏现实案例和实践教学环节,再加上社会和媒体负面内容的影响,致使高达57%的学生表示对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半信半疑。在这样现实的情况下,“两课”教学的实效性从何而来呢?“两课”教学也就无法起到其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

二、提高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思考

1.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刺激学生的“需要”

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高职院校“两课”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形成知识需要、精神需求,并将这些精神因素内化为学习“两课”的动力。但是调查发现,学生对“两课”学习的目的性存在偏差,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也不足。同时,较多学生反映目前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存在理论性太强、内容枯燥、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等问题,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两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导致高职院校“两课”实效性低下的主要原因。所以,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追求真理,并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做到“两课”教学与职业教育相契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素质相统一。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相融合,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选择”,这样才能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2.提高“两课”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两课”确实是政治性、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作为“两课”教师,不仅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扎实的理论水平和学术水平,还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把握教学规律,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应该精通自己的专业,有广博的知识,并努力反映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所以,“两课”教师自己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组织教学,还要经常参加交流培训,不断地学习提高。在教学改革的探索中,“两课”教师想鼓励学生用交互式的上课形式进行课堂交流,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分析原因,主要在于目前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中,教师的讲授风格、话语表达和学生的欣赏水平脱节,加上高职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还存在一定的程度障碍,致使课堂交流出现困难。所以,“两课”教师应注重授课话语形式的创新,努力做到以情感人,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化解政治理论本身的枯燥性。同时要注重话语内容创新,使课堂语言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使学生想交流、敢交流,并乐于交流,进而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3.调整“两课”的教学内容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级应用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它既有别于学科型、研究型的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技能型的职高教育。因此,高职院校“两课”教学的内容必须根据“职业性”和“应用性”特点,以增强职业意识、专业意识、职业道德意识为主要任务,把社会的公民教育、共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与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纪律教育结合起来,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责任、团队精神的培养与提高贯彻在“两课”教学过程中,使“两课”内容进一步符合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开发符合高职院校“两课”的教学教材显得尤为紧迫。

4.增加“两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并长期坚持的优良学风。实践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并通过亲身实践确认思想理论真理性的机会,能对学生产生更直接、更形象、更真切、更持久的教育作用。所以,“两课”教学同样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教学也是“两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调查发现,当前,“两课”教学多偏重课堂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环节普遍薄弱。调查数据也表明,有87%的学生喜欢参加社会实践,只有8%的学生喜欢现有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讲授和理论分析偏多,学生兴趣不大,也就不能很好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吸收,并用于指导实践。所以,学校要增加“两课”教学的实践教学环节,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5.改革“两课”考核方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应关注的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注重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既要考核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着重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理解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采取一张考卷定成绩的方式。目前,很多高校“两课”教学大都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理解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实有困难。因此,高职院校“两课”的考核可以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采用开卷或闭卷的形式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部分是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考核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到课情况、回答问题、演讲表现、课堂讨论等)、作业、义务劳动、暑期实践活动、外出参观、参加集体活动等方面情况。两部分内容按一定比例,定出学生的总评分。

6.关注毕业班学生“两课”接受情况

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职院校“两课”教育的任务和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验证高职院校“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归根结底是要反映在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日常生活中。高职院校学生毕业之后一般就直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了,极少继续接受更高层次的学校教育,更没有机会接受传统的“两课”教学。因此,了解职毕业班学生的“两课”的接受情况就显得非常重要。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即将离校的毕业生,由于年龄的增长、认识水平的提高,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对课程内容的接受度要比低年级学生高,对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工作岗位的指导作用的认识也较为深刻。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一般只在大一开设“两课”,并没有真正重视对毕业班学生的政治理论教育,忽视了毕业班学生对于政治理论知识的需求。重视对毕业班学生的教育工作,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因此,对于毕业班学生的“两课”教学,教师要结合社会和专业实际,增加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等方面内容,使高职院校毕业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有所提升。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最大限度地实现高职院校“两课”设置的任务和目的,以切实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1]金爱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2013(11).

[2]熊丹妮.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调查分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

[3]周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评价反思及创新构建[J].文学教育:中,2014(05).

[4]高金华.增强大学思政课实效性的三个根本要素[J].现代教育科学,2014(05).

[5]杨晓光.关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06).

[6]刘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2014(04).

猜你喜欢
理论课实效性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