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设历史课的导入

2015-08-15 00:53河北省容城县南张镇北张中学李金颖
学苑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每节课历史课钓鱼岛

河北省容城县南张镇北张中学 李金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让枯燥无味的历史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要精心设计每节课开课的导入。那么,如何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呢?

一、开门见山法

又称破题导入式,就是抓住标题,解释课题,导入新课。例如,讲《美国南北战争》时,我便直接解题:美国南北战争即美国南部和北部的战争,是一场内战。那么它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如何?对美国的影响是怎样的?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

二、利用热点问题进行导入

利用最新的热门话题导入新课,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方法。如:讲到《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时,钓鱼岛事件刚刚发生,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日本。我是这样导入的:先给同学介绍了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再讲:日本明知钓鱼岛是我国领土,还大张旗鼓的购买钓鱼岛,它的侵略野心昭然若揭。这不得不让人想起一百多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这样导入就深深地吸引住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诗词进行导入

诗词语言精练、生动、优美,学生喜爱朗读、背诵,因此可以利用学生易懂或熟识的诗词导入新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在讲《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时,我和学生一起朗诵了毛泽东的《长征》一诗,然后指出:诗中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过,要想理解这首诗,还需学习有关长征的历史。

四、创设情境进行导入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活跃大胆的思维和很强的表现欲。因此,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为这一舞台的真正“演员”。 例如,在学习《大变革的时代》一课,我先让学生表演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然后再设问:商鞅当时为什么要那么做?他的变法后来成功了吗?当时还出现了哪些变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这样,学生就有了很大的兴趣。

五、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的天性,用故事引出将要学习的内容,从故事中获得所要教育的思想。这种导入法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

总之,导入语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是课堂气氛的调和剂。还能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掌握知识,享受学习,达到“先声夺人,出奇制胜”的效果。

猜你喜欢
每节课历史课钓鱼岛
我会跳绳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What To Do With Minutes To Go In Class(2)
北京 小学初中将打破每节课45分钟惯例
痛惜被贼惦记的钓鱼岛
钓鱼岛问题溯源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
历史课上等
钓鱼岛主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