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资源的收集和利用

2015-08-15 00:44
新课程(中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辅教学资源利用

张 玲

(江苏省镇江市大路实验学校〈初中部〉)

对于初中语文课来说,它是一门注重理解和日常积累的学科。语文这门学科的授课内容是丰富、全面且灵活的,与其他学科相比,对教学资源的要求会更加系统化,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学习、积累、进步,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知识水平和技能,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教学资源的收集和利用。对于这两方面,我简要谈一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教学资源的收集

对于一名语文教师来说,教学资源遍布在工作生活当中。比如工作中的语文教材、网络上新颖的教学设计、杂志上的教学理念;比如生活中感人的故事、交际故事、影音资料等都是非常有用的教学资源。那么,针对教师如何收集教学资源,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透彻研究教材,熟练掌握教学重难点

教材是教学资源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只有透彻了解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才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教师在透彻地研究教材的过程中,可以对初中语文学科有一个结构性的认识,可以整体深入地对学科内容进行合理划分,同时区别出重点、难点进行专项教学。

对于语文教材来说,其知识点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只有先夯实基础,才可以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便是对教学资源的收集。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再通过其他途径收集相关的学科知识,将其有机结合,形成一堂完整的语文课内容。

2.充分参考教辅,吸收丰富教学知识

教辅的“辅”即辅助的意思,其作用就是对教材进行补充。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参考教辅,因为在教辅中会有一些归纳总结出来的知识点。这些归纳总结出的知识点代表了学生需要掌握知识的普遍性。同时,教辅中会有很多练习题,这些练习题不仅集合了具有代表性的易错题等,还会有一些发散思维的新题型。

学生做练习题可以发现学生的不足和遗漏点,同时教师在课前参阅教辅资料,可以根据内容习题反向操作,根据教辅内容准确锁定这堂课的重难点、易错点。在教辅资料中,还会有一些发散思维的新题型,这些题型为教师的课堂设计提供了思路,教师可以根据新题型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能力拔高。而教师还可以收集教辅中的一些小资料,这样教师通过课堂上生动的讲解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丰富课堂内容。

3.广泛阅读书籍,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对于语文课来说,它的涉猎范围远远不止那几本教材和教辅书,其实很多书籍对语文教学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不管老师还是学生,阅读书籍对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都大有裨益。例如,教师收集古诗词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古文学习有很大帮助。而教师在收集故事类教学资源时,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帮助。总体来说,教师收集书籍资源然后在课堂上择优呈现给学生,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有很大提升。教师应该利用闲暇时间不断充实自己,广泛阅读书籍。

4.多渠道收集资源,“活化”语文课程

在收集教学资源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教材、书籍等渠道,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还有一些新渠道。

以网络资源为例,现在网络上有很多教学设计案例,很多都是各地优秀的获奖教案,这里面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就很值得教师去收集。同时,网络上还有很多教学理念和一些对教育学具有指导作用的学术论文,这对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有很大的益处。网络还具有时效性,它可以给教师带来具有语文教学意义的热点话题,通过收集热点话题,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资源的利用

当我们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到充足的教学资源时,我们应该学会合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让它们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利条件。对于这些教学资源,教师首先应该合理分类,根据教材的编排内容,合理将相关资源导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对于如何将这些教学资源利用到课堂教学中,以下我提出几点建议。

1.课前导入,吸引力很重要

对于学生来说,课前导入是否具有吸引力,对学生是否认真听讲有一定的决定因素。因此教师在课堂导入上常常别出心裁,剖出有吸引力的话题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根据收集的时事热点话题,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加以利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选取与教材内容相切合的逸闻趣事作为导入吸引学生,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2.课堂教学,多媒体多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擅长利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利用多媒体教学会让学生更容易融入其中,让学生更生动直观地掌握学科内容。

而当教师收集了相关的教学资源,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更好地融合在课堂中。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设计新颖有趣的课件,可以跟学生分享一些感恩励志的微电影,还可以将教师自己收集的认为有益于学生的资料分享给学生。而利用多媒体,可以将教学资料多途径、多层次地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学科知识。

3.课后作业,精炼是关键

课后作业是学生巩固学科知识的有效途径,而教师是课后作业的直接掌舵者。对于初中生来说,尤其是语文这门学科,作业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也就是说课后作业的精练程度很重要。

教师所收集的教学资源,有一部分就是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当教师对教材有了深入研究,对教辅有了透彻了解,再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便可以对学科知识的重难点、易错点有一个大体了解。因此在设计课后作业时,教师应适当减少学生的笔头作业,用最精炼的作业内容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同时,教师应结合自己所收集的教学资源,与学生分享一些阅读的书籍、期刊,让学生多一些阅读、感悟、体会形式的作业,来取代一部分笔头作业。

4.语文中生活,生活中语文

语文其实源自于生活,是在社会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可以说语文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现在的生活中,很多都还属于语文的范畴。可以说语文这门学科具有生活化的性质。

因此在收集材料时,很多教学资源其实也是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一些热点话题,叙事性写作,这些都源于生活,而在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时,教师也不必仅仅拘泥在课堂中,也可以将语文融入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在与家人的接触、朋友的交往、社会的实践中体验生活,并在体验中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有所进步。教师应利用收集的相关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熏陶学生,让学生通过真实感悟真正意义上学好语文这门学科。

语文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单纯的知识教学,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过程中,让学生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多方面都得到提升。以上,我针对收集教学资源和利用教学资源这两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积累、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技能,在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1]周团.浅谈如何进行语文教学资源的收集和积累[J].东方青年:教师,2011(07).

[2]朱照耀.语文教学资源的收集和利用[J].文学教育:下,2010(10).

猜你喜欢
教辅教学资源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我待教辅如初恋
教辅虐我千百遍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强化读者意识 提高教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