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5-08-15 00:53潘钟仙
新课程(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三倍体预设植株

潘钟仙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教师能及时捕捉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情景或观点,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过程。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建立动态生成的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进行科学合理的预设,实现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教学实践活动,需要科学合理地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科学合理地预设,才能实现课堂上精彩的动态生成。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因此要重视预设。要实现好的预设,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预设,想学生所想,备学生所想,教学生所需,从而使预设具有针对性;(3)预设要有弹性、有留白的空间,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接受各种动态生成。

二、加强思维训练,促进动态生成

生物知识相互联系,解题思路灵活多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捕捉不同学生的动态信息,促进动态生成。例如,在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笔者采用了以下例题: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婚后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先天聋哑的孩子。请问: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遇到这类问题,学生很快想到这个孩子只患一种病包括两种情况,即只患多指和只患先天聋哑,得出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2。在此基础上,笔者强调解题方法的多样性,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生成能够有效地激发,从而从多个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学生想到可以用(1-正常概率-两病兼患的概率);(多指概率+先天聋哑概率-2×两病兼患的概率)等方法来解题。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更好地促进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捕捉偶发事件,促进动态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会发生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情景或观点,这时教师要能妥善处理这些偶发事件,来促进动态生成。有一次笔者在高三上习题讲评课时,突然外面下起了大雪,班上的学生都偷偷地看外面,部分胆大的学生还小声地讨论起来。这时,笔者并没有生气,没有粗暴地批评他们,而是利用练习中一道神经调节的习题,把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引入课堂中来。笔者请学生回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反射弧包括哪些部分?同学们看到外面下大雪时,我们体内的神经系统是怎样调节的?结合现实的具体的情景因势利导,把学生思维重新引入到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也很不错。

四、善于甄别,充分利用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有有效生成,也有无效生成。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能够促进教学,是否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是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教师要能运用教学机智,准确识别哪些是有效生成,哪些是无效生成,防止在一些无效的课堂生成上浪费时间。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要能够从看似平常的言语和行为中挖掘出有价值的资源,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学习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制备过程中,学生有不同情况的生成。如“无子西瓜是什么颜色?”“无子西瓜好不好吃?”“对三倍体植株授以二倍体植株的花粉,能不能用生长素代替?”“三倍体植株为什么没有种子?”对于这些生成,笔者果断判断“对三倍体植株授以二倍体植株的花粉,能不能用生长素代替?”“三倍体植株为什么没有种子?”是有效生成。在有效生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生成具有动态性,是稍纵即逝的。教师要能准确、及时地捕捉到这些生成性资源,并对其加以合理利用,这样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三倍体预设植株
我国三倍体牡蛎育苗、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云南山地橡胶树三倍体育种回顾
细数你吃的那些“不孕不育”食物
番茄‘7728’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语用预设在新闻标题中的作用
对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的探讨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
短期水分胁迫影响巴旦杏植株对硝酸盐的吸收
三倍体虹鳟鱼的海水驯化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