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中坚守 在坚守中奉献——记濮阳水文站高瑞臣

2015-08-15 00:47河南省水利宣传中心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5年17期
关键词:范县濮阳水文站

□彭 可(河南省水利宣传中心)

当你见到他时,黝黑的皮肤,布满眼角的皱纹,会觉得他比同龄人多了几分沧桑,常年奋战在防汛测报第一线,过度的操劳让时光在他脸上留下深深的印痕。当你真正与他接触,你会了解,他有着一颗对工作无比执着的心,也因此获得了无数荣誉,是什么支撑着他能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岗位?是他对水文事业的热爱,他用辛勤和汗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闪烁光芒。

他,就是濮阳水文站站长高瑞臣。

他的字典里没有“认输”俩字

1991年,中专毕业的高瑞臣被分配到横水水文站工作,凭着一腔热情,他很快熟练地掌握了水文站的各项工作技能。水文站地处偏僻,有时只有他一个人值班,工作闲暇之余,孤独的他常常跑到河边,对着河水大吼,排解心中的寂寞,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乐观积极的心态。真正遇到挫折是在1996年参加水文勘测工技能大赛后,成绩不甚理想,这对于一向自信的他无疑是个打击,失败的滋味并不好受,可是经过认真反思,他选择勇敢面对,在他的人生字典里,还从来没有“认输”俩字,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于是,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个身扛仪器架、手拎仪器箱的小伙子,在野外进行反复测量练习,日复一日,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就连上班多年的老职工,也对他的技能水平自叹不如。

咱水文人的形象可不能丢

自1999年担任元村水文站站长以来,他就把整个身心都扑到了工作上。水文站人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站长所要负责的不仅有工作上的方方面面,还有职工、站群关系等等,千头万绪,哪个地方出了问题都不行。这个时候,他心中的那种拼劲又涌动起来。

元村水文站是国家级重点水文站,每年的防汛测报任务艰巨,如果不能建立一支团结能战斗的队伍,关键时刻怎么能冲得上去呢?上任后,他首先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奖罚分明,刚开始的时候职工不理解他,认为他太较真儿,他没多解释,只是用实际行动为大家做好一个表率。他注重业务技能训练,还经常举行比赛,树立职工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私下里,他与职工打成一片,无论谁家遇到困难,他都尽最大努力去帮别人解决。慢慢的,他用自己的真诚换取了职工的尊敬和信任。就这样,他带领着这个团队,圆满完成了每年的工作任务,不仅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元村水文站也连年被评为“先进单位”。

时间来到2005年,此时的他,通过岗位竞聘来到范县水文站任副站长,这个站有个特殊的地方,就是和当地水利局在同一个办公楼办公。工作环境变了,他心里却一直有个信念:说什么也不能丢了咱水文人的形象,他依然严格要求自己,用以前养成的好习惯,一点一点改变着这个仅有两间办公室的测站。建立健全卫生制度,责任落实到人,站容站貌焕然一新,2005年8月测站卫生还被范县水利局做为榜样在全局推广,水利局当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2008年12月16日在省局组织的测站治理检查验收工作中,受到省局验收小组领导的高度赞扬。

范县站是金堤河的下游站,是金堤河上最重要的下游控制站,2005年站上经历了十年一遇的大洪水,7月22日,范县站降雨量为142 mm,导致金堤河水位全面上涨,他带领全站职工24小时不间断测量,实测流量5份,26日7时20分,洪峰水位46.68米,超出警戒水位0.63米,最大流量为268 m3/s,大水一直持续了9天,8月2日5时水位才开始回落。桥测每个数据都得要两个多小时。由于连日降水频繁、空气潮湿,滋生大量蚊虫,他和大家的身上都被咬了无数的疙瘩,可是,“防汛责任大于天”的信念让大家都不叫苦不喊累,团结一致,准确及时地把数据传送到国家防总、省、市防汛指挥部,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依据,真正发挥了参谋和耳目的作用,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新华网在2005年抗洪专题中专门报道了高瑞臣站长的抗洪先进事迹。他还精心制作了两期节目,防汛期间在范县、山东省莘县电视台等媒体,黄金时段连续播出,不仅宣传了水文人的形象,还提高了水文工作在地方防汛工作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他于2003年至2005年参加了河海大学函授大专班学习,2008年被河海大学录取为函授本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全站职工树立了榜样。范县水文站连续三年被评为“濮阳水文局先进单位”;2006年度被评为河南省报汛先进单位。他本人也被省水文局评为“先进工作者”。

“只要我还干得动 我就要继续干下去”

2008年,他来到濮阳水文站担任站长职务。这一次,他离家近了,可是他仍改不了多年的习惯,站上的大事小情,无一不牵动着他的心。濮阳站是金堤河的上游控制站,还担负着马颊河的流量测验任务。下属11个雨量站,而且点多面广,任务量比以前多了不少,他觉得肩上担子更重了。每年汛前,站上都要对测验断面的水草进行清除,否则会影响流量测验精度。那是在3月份,他穿着救生衣,赤脚在还有些冰冷的河水里,用手一点点地拔除水草。整个测验断面有150多米,他来来回回不知道走了多少趟,有的地方水深没过胸口,河底又有淤泥,不小心脚就陷进去了,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坚持将水草清除干净。回到站上,他才发现,自己的两只脚都已经肿了,可是工作带给他的愉悦是无法言语的,这样的事情举不胜举。现在的他,在领导心目中是块“金字招牌”,无论他到哪个岗位,领导都很放心,这让他感觉到很自豪,他也在2010年被省水文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0、2012年被评为系统先进工作者,2012年又被评为“河南省水文系统十佳职工”。

提及荣誉,他显得一脸淡然,提到家人,他只有深深的愧疚,自从孩子上小学,每年汛期几个月,他都是在站上度过,从没接送过一次,有次孩子发高烧,想让他陪陪,可是接到站上电话后,他二话不说就立即赶回单位,虽然带着满满的不舍,但是在他的心里,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这也给水文事业的发展带来契机,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其中,濮阳水文站就需要新建三个监测断面,而他,对于每个断面的施工都现场监督,保证工程质量。每天天不亮就出发,天黑了才回家,那段时间,气温都在0度左右,哪怕再冷,工作进度不能拖,这是命令。此时的他,已经开始出现腰疼的情况,可是他并没在意,因为还有更重要的工作需要去想去干,直到有一天,他的腰剧烈疼痛,站立都成了问题,在家人的催促下,这才去医院检查。经过CT检查,他患上了极为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如果不进行手术,恐怕以后会出现更大的问题。可是他不想去医院,因为那样,又要耽误工作时间,在他心里,还有好多工作等着去干呢。他央求医生,能不能进行保守治疗,就这样,一边躺在床上打点滴,一边通过电话了解站上的情况,他说:“只要我还干得动,我就要继续干下去。”工作已经成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身体稍有好转,他立即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当中。

他就象一头永不疲倦的老黄牛,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平凡而又伟大的岗位上,用他的热忱,用他的敬业,书写了一曲动人的水文人之歌!

猜你喜欢
范县濮阳水文站
濮阳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
金沙江坝下水文站中泓浮标系数稳定性分析
SL流量计在特殊河段的应用——以河源水文站为例
范县
西双版纳州水文站网合理布设及测验方法探析
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濮阳实践”
阵痛迎重生 风雨见彩虹
——范县老城至新区定线微客转型升级记
水文站缺测资料插补展延实例分析
为打赢濮阳蓝天保卫战贡献人大力量
濮阳: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落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