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2015-08-15 00:47桐柏县水利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5年15期
关键词:桐柏县高标准农田水利

□李 霞(桐柏县水利局)

1 基本情况

桐柏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缘,豫鄂两省交界处。地理位置为北纬32 °17’~32 °43’,东径113 °0’~113 °49’,为淮河发源地,东邻信阳市,南接湖北省的随州、枣阳两市,西与唐河县接壤,北连泌阳、确山两县。桐柏县全境东西长76.10km,南北宽49.30km,总面积1941.00km2,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

2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必要性

为贯彻落实2011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国发2011[1]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桐柏县大力开展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增加粮食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要组成部分。

2.1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促进农业增收的重要举措

新中国成立60 多年来,桐柏县人民为抗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兴修水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中、小型水利工程配套还不完善,全县中型灌区的末级渠系和小型灌区的固定渠系及田间工程,由于水毁、自然老化,渠道渗漏严重、供水能力降低,续建配套任务大;现有机井、塘堰、排水沟道工程除涝标准低,有的甚至达不到3a 一遇,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桐柏县是山区贫困县,经济薄弱,农业基础条件差,旱涝灾害频繁。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发生的干旱年,造成农业生产的大幅度减产,直接经济损失近1000 万元;2009年汛期发生的洪涝灾害,受灾范围为回龙乡和毛集镇2 个乡镇,受灾人口1.10 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00km2,农作物绝收面积300km2,直接经济损失6500 万元。

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直接影响着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促进农业增产的重要举措,通过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抵御旱、涝灾害能力,提高粮食产量。

2.2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桐柏县作物种植以水稻、小麦、花生、玉米、茶叶、中药材和各类蔬菜为主。本次规划的项目区基本都在水库灌区范围内,是全县水稻、小麦和蔬菜的主要生产区。但由于目前灌排工程配套不完善,建筑物工程老化问题,旱时作物不能得到及时的灌溉,涝时不能及时排水,致使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使农村经济徘徊不前,甚至下降,农民的经济收入低下。通过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项目区灌排工程进行续建、改造及配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2.3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发展高效、节水、低耗型农业已成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而高效农业的发展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已越来越高,群众对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的要求也十分迫切,现状的农业灌溉条件已越来越不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民为增加收入,通常采用增加化肥和农药量提高作物产量。因此,必须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

3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可行性

3.1 政府重视,有组织领导机构

桐柏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每年都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列为县委、县政府十大主要工作之一,与县水利、农业等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监督落实。为加强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领导,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桐柏县县委、县人民政府专门组织成立了“桐柏县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桐办文〔2011〕20 号文),桐柏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县主管领导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公室、财政、水利、农业、国土等县直有关单位及有关乡镇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水利局。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有关政策、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协调项目建设中各方面的关系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督促指导项目按计划实施。

3.2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基础工作扎实

桐柏县组织编制完成了《桐柏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10-2020年)》,经省发改委审查,桐柏县人民政府于2010年6月以桐政文[2010]30 号文批准。该规划在摸清全县农田水利工程家底的基础上,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条件及特点出发,进行合理的水土资源配置和农田水利工程总体布局,提出全县“2010-2020年”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旱灾害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涉及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目标任务、工程措施、实施计划及管理办法。

3.3 水源有保证

桐柏县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水源主要是中、小型水库灌区和小型水源工程,建设范围内赵庄中型水库及后河小型水库已完成除险加固,学屋庄水库正在进行除险加固,水库工程运行状况良好,水源有保证,淮河上游的月河段常年流量均在10m3/s 以上;白莲洼、柴庄、夹山沟、老虎冲、梅塘、上厂、小杉坡7 座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已完成。从水资源分析上可以看出,实施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示范县,水资源是有保证的。

3.4 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桐柏县水利系统现有水利、农业等专业工程的技术人员35人,其中有高级技术职称的18 人。通过多年实际工作磨练,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具有高级别设计资质、技术水平高的设计、施工单位配合,完全有能力完成桐柏县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管理任务。

为加强乡镇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桐柏县人民政府牵头,在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中,坚持以“农业搭台、水利唱戏,服务三农”的原则,县水利局定期组织县乡两级水利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随时搞好技术服务。通过学习和实践,锻炼了一大批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水利专业技术队伍。

3.5 农民参与观察建设积极性高

项目区群众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迫切,积极性高,各村组群众通过“一事一议”,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决议,一是坚决支持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按照《方案》要求,搞好项目建设;二是自觉投资投劳,同意项目建设内容;三是发挥村委会和农民用水协会的组织作用,做好宣传发动,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并承担建后管护责任,并予以签字认可。为加快桐柏县农田水利建设,2012年1-6月,共完成塘堰清淤整修加固268 座,其中:面积0.13~0.33hm2塘堰共148 座,面积0.33hm2以上塘堰共56 座,新修塘堰64 座,并通过了上级部门的组织验收,县财政兑现奖励补助资金300.36 万元。

3.6 资金筹措多元化,有保证

坚持“政府引导、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多方整合”等方式,在县财政积极投入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加大政府投入与鼓励农户投工投劳结合起来,同时整合其他部门的有效建设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工程建设与管理,逐步建立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项目建设得到资金保证。

桐柏县人民政府以桐政(2011)48 号文颁布了《关于设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的决定》,决定每年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设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桐柏县2011-2013年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规划项目工程共计划整合各类资金5760.00 万元。

3.7 工程运行管护制度健全

2011年,桐柏县出台了《桐柏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机制改革方案》桐政办[2011]6 号文、《关于印发桐柏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移交方案的通知》桐政办[2011]50 号文、桐柏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设置乡镇水利服务站的通知》(桐编[2011]2 号文),同时成立了桐柏县项目区农民用水协会26 个,制定了农民用水协会章程。通过对全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明晰产权,完善管理体制,落实管护责任,加快建立和完善产权明晰、投入多元化、服务社会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工程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做到建、管、用相一致,责、权、利相统一,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基础性水利支撑和保障。

桐柏县推进水价综合改革,以桐政办[2011]51 号文出台了《桐柏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建立完善农业水价政策体系,强化用水户自主管理,改革农业水价形成和水费计收机制,促进节约用水、减轻农民负担、保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良性运行农业水价新机制。

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工程管理制度、水费计收办法,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对机井和小型提水工程进行承包、租赁、拍卖,明晰产权、经营权,落实工程运行管护责任,保障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

猜你喜欢
桐柏县高标准农田水利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桐柏县关工委委员慰问贫困大学生
桐柏县关工委奋斗在抗疫第一线
桐柏县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农田“高标准”带来农业高效益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