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调查与思考——以张掖市为例

2015-08-15 00:55杜翠泽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村干部农民

杜翠泽

(中共张掖市委党校,甘肃 张掖734000)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农民收入倍增目标。张掖作为农业大市, 如何能让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呢? 常言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着村干部。 ”2013 年10 月14—31日, 我围绕村干部是如何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这个主题,在张掖市六县区三堡、六坝、东乐、位奇、长安、南华、平川、康乐等十多个乡镇进行了调查,并结合调查情况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村干部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一)超前谋划,引领发展。 村干部在摸清家底、学习掌握政策的基础上,立足本村实际选准突破口,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准确定位,超前谋划发展点子,引领群众有信心、有目标、有步骤的发展。 如:甘州区前进村党支部书记马志祥,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努力,走出了一条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首先,2001 年上任伊始抓住张掖被确定为节水型社会示范点的契机,带领农民大力发展日光高效蔬菜温室。 通过筹集资金注册成立蔬菜经销公司拓展销路、注册“长绿”牌蔬菜商标提高知名度、招商引资建设蔬菜预冷保鲜恒温库调整上市时间,使前进村一时间成了商户们垂青的“高原夏菜”生产基地。 目前,共引导群众建造蔬菜日光温室236 座, 每座温室的收入在8000 元左右,最高的达1.2 万元。其次,2007 年发挥地处城郊的地理优势,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发展设施红提葡萄。 目前,已引导农户发展设施红提葡萄540 亩,栽植红提长廊1.5 公里,并注册“前进村庄”红提葡萄品牌,使棚均葡萄收入达到3 万元以上[1]。 第三,2008 年成立奶牛专业合作社以入股合作的方式大力发展规模化奶牛养殖业。 通过与伊利集团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稳定销路、注册“前进牧业”鲜牛奶品牌提高声誉、高薪聘请或引进人才进行标准化养殖、引进双华清真牛羊肉屠宰生产线延长产业链条等举措, 逐步做大做强了奶牛养殖业。目前,全村90%以上的农户都加入了奶牛合作社,共建成总资产达6 亿元的现代化奶牛养殖场7 个,入园奶牛1.6万多头[2]。 在他的带领下,2013 年,前进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 万元, 村民们全部住上了水暖电天然气一应俱全的楼房,孩子们上村办幼儿园,实现学费全免,村民医疗得到村级财政的补贴,60 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还能领到村级“养老金”。

(二)抓住机遇,争取项目。村干部利用各级政府扶持三农发展的政策积极争取项目示范带头,引领农民致富。如:高台县成号村村党支部书记抓住高台县实施“村干部创业助力工程”的机遇,2012 年带头与本村4 名党员,争取到县上60 万元创业扶持资金贴息贷款, 修建了43 座造价5.3 万元的温室大棚,当年每棚净收入达到1 万元。在他们的示范引领下,2013 年带动全村修建大棚97 座,达到户均1 座。 预计每棚年收入在1.5 万元以上。 两年来,高台县有756 名村干部利用“村干部创业助力工程”带头创办了350 多个创业项目, 已带动1.2 万户党员群众走上了增收致富的路子。[3]

(三)调整结构,规模经营。村干部普遍非常重视农产品结构的调整,在确定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同时倡导、扶持规模经营。 种植业方面, 通过农户把土地流转给村委会,村委会再流转给大户、企业、经济合作组织等方式,实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 既促进了企业、大户、经济合作组织规模化经营、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又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效益低、风险高的农业中解放出来, 不仅旱涝保收拿到土地流转费还可以就近或外出打工增加收入。 如:临泽县的三二村,2013 年以每亩1000 元的底价将5000 亩土地以10 年的期限流转给奥瑞金公司,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玉米制种示范基地。养殖业方面,在继续发展分散养殖的同时,统一建立大型的养殖小区,通过政策引导养殖大户退出庭院、退出散养、退出草场、进入小区,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防疫、分户饲养、分户经营。 一方面解决了农户分户建设养殖厂房资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标准化管理,解决了分散养殖过程中技术指导不到位、防疫不及时、 销售不统一相互恶性竞争降低收益等一系列的问题。如:山丹县的二十里堡村,采取“三退一进、两统两分”的模式建立了蒙尔丹养殖小区,2013 年10 月小区养殖户达12 户,年养羊量达到1.5 万只以上,带动全村百只以上养殖户达50 多户。

(四)搭建平台,共同致富。 除了为有条件的大户创造条件促进其发展以外,对于没有资金却很想发展的群众,村干部也积极搭建平台,带领他们共同致富。 如:临泽县的胜利村,2012 年, 由村书记牵头9 人入股成立临泽县翠盛源果蔬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流转土地、统一协调资金、统一建造的方式建成200 亩日光温室示范基地,在保证农户每棚最低年收入2 万元的前提下租赁给没有能力却很想发展的农户分户经营,经营过程中合作社统一提供技术指导, 种植的蔬菜由合作社统一包装销售。 大棚当年建成,当年见效,每棚的毛收入在2 到3 万元。 一方面让部分农户在没地、没资金、没技术、没有销售渠道的情况下,经营了高标准的设施农业,学到了技术、增加了收益,促进他们早日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发挥了村干部和能人的带动作用,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辐射带动一大批农户增收致富,增强了凝聚力、向心力,为下一步更有效的带领农民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村干部带领农民增收致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村干部的激励不到位。农村工作任务重,事情杂,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全靠村干部落实,而村干部一般都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和当家人,年收入8000 元的工资对于家庭来说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许多情况下,他们面临着工作与家庭劳动、无私奉献与家庭经济损失的两难选择。 村干部高付出、 低待遇的问题严重影响农民担任村干部的热情和担任村干部以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二)部分村干部年龄偏大。调查发现,农村许多有头脑、有技术、有本事、有门路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或忙于个人赚钱致富,不愿担任村干部,只能由年龄较大的村干部继续留任。 他们虽然经验丰富, 但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思想不够解放,往往小富即安,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三)部分村干部的素质不高。 部分村干部虽有带领农民致富的热情,但文化程度低,理解、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差,政策理论水平低,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领会不全,很难准确地把握,更难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多数停留在维持现状的层面上。

(四)部分村干部的宗旨意识不强。 部分村干部认识不到自己担任职务的重要性。 意识不到自己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具体贯彻者和执行者,不重视理论学习,理论功底浅,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不多,领悟不透,致使党的好政策贯彻不力。 意识不到自己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领路人,在结合村情,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好办法上想得不多,考虑不够全面,往往是“上面让干啥就干啥,上面让咋干就咋干”[3],能动性、创造性不够。

(五)部分村干部受当地条件制约大。 调查发现,一些沿山、沿边村的村干部,虽有带领农民致富的热情,但由于当地的自然、基础条件差,水、人才、资金、信息都相对匮乏,既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也引不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三、对加强村干部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思考

(一)坚持标准严格选。 村干部是村委会的直接领导人和负责人,是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贯彻者和执行者,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村的发展轨迹。 所以要进一步完善“两推一选”选举支部书记和“海选”村委会的办法,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发展有本事、人民信得过” 的标准严格选拔。 这样选出的村干部既可以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又有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实际本领。

(二)创新机制大胆用。 要通过创新制度来完善选人用人渠道, 解决人难选的问题。 对于那些确实难以选出大家公认的村干部的村,可以打破自然村的框框,重新调整村级组织的设置, 建立适合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组织设置新格局;对于选出的村干部年龄偏大的村,可以选配有经验的大学生村官和他们搭班子, 年龄偏大的村干部经验丰富,大学生村官工作思路新、接收新事物能力强,相互配合,有利于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新领域。

(三)强化培训精心育。对选拔出来的村干部,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结合“30 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采取不同形式不定时地进行培训。 通过集中进行党性教育、群众路线教育,让村干部强化宗旨意识,尽快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通过集中进行国家、省、市各项农村政策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确保各项政策有力的贯彻落实; 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和本地先进典型,使他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干有信心,形成“学、比、赶、超”的浓厚氛围。

(四)健全制度规范管。 首先,要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在考虑当地财政能力、农民收入水平的情况下,大力提高村干部的待遇,让他们“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增强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形成能人争当村干部、村干部争先恐后为群众谋利益的喜人局面。其次,要推广“村干部创业助力工程”。有一批能够带领农民致富的村干部是让广大农民富裕起来的先决条件。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有热情带领农民致富却因地理位置、自然条件、集体经济薄弱、自己的经济能力差等原因无法起步的,应推广高台县已成功实施的“村干部创业助力工程”,通过开展村干部创业培训、策划创业项目、扶持创业资金,为村干部带领农民致富搭建平台。 培养造就一批适应农村新形势、推动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的领头人,使他们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帮带群众增收致富的生力军。

[1] 勇力潮头敢为先 前进路上普华章——记甘肃甘州区长安乡前进村总支书记马志祥[ EB/ OL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0612)[ 20140331 ] .http://dangjian.people.com.cn/n/2014/0612/c385467-25138113.html

[2] 翟同宪 刘雅琴 杜翠泽 张兴嘉 许登奎 穆好文. 农村调研札记之 乡镇干部的服务新变化:创富带富[N]. 张掖日报,2013-11-28(2).

[3] 陈汉明.浅谈村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EB/OL].中国乡村发现网 (20090611)[20140331].http://wenda.tianya.cn/question/4e05c455554dc3e1

猜你喜欢
村干部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饸饹面“贷”富农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公示制度让村干部津贴更“明亮”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农民丰收歌
促进农民增收 粮食部门责无旁贷
为新任村干部廉政课叫好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