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传统建筑木结构构筑技术地域性特征浅析

2015-08-15 00:51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0
江西建材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斗式木构柱子

■秦 维,熊 宇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1 研究对象

桂林地区传统建筑的类型多样,除了传统的民居外,还包括商业建筑、祠庙、会馆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建筑。论文研究对象是现存于桂林历史文化名村镇中的传统建筑。桂林历史文化名村镇中的传统建筑以其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数量丰富并具有深刻历史价值的建筑遗产与文物古迹,能较完整反映出桂林地区地域传统风貌与民俗特色。

桂林地区传统建筑常采用的房屋结构的类型主要有插梁式木构架、穿斗式木构架与硬山搁檩式砖木结构这三种。民居中多采用穿斗式木结构与硬山搁檩式砖木结构;大型公共建筑中则多采用插梁式木构架。

2 插梁式木构架

插梁式木构架在桂林传统大型公共建筑上应用较多,民居中一般不会用到,其结构是穿斗式木构架与抬梁式木构架这两种结构形式的结合,其结构特点是屋面檩条下面都承接有一根柱子,每一根非落地柱都接在下部木梁上,大梁则是插入落地柱柱身。由梁传递上部荷载,其组装与施工方式类似于抬梁式木构架。1结构所选用的落地柱直径多在25 -35cm 之间,非落地柱(瓜柱)直径多在15 -20cm 之间,梁的直径在20 -30cm 之间,尺寸大小较之穿斗式木构架与抬梁式木构架来说更大一些,因而构架整体稳定性会更好一些。

插梁式木构架檩位和各层托架端头位置并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檩位连线坡度平缓而梁端位连线坡度较陡,这样的做法能让梁架上下空间更舒展,便于艺术加工。

3 穿斗式木构架

穿斗式木构架是通过使用穿枋将木柱整体串联组成房架,檩条搁置在柱头之上,再用斗枋将柱子串联,构成一整体房架。2穿斗式木构架在桂林地区传统建筑当中运用广泛,其柔韧性良好、能够适应地形的起伏变化,地域适应能力极强,构造木料用量小,经济实惠,便于对井院式建筑空间的拓展。

(1)穿斗式木构架的构成

桂林传统建筑(多为民居)所使用的穿斗式木构架由柱子、穿枋、檩及欠子构成,这不同于别的地区的穿斗式木构架还有挂这一构成部分,其整体造型显得比较灵巧简练。檩条直接由柱子(落地柱以及短柱)承托,而不用梁承接,用穿枋串联柱子,水平构件和竖直构件相互穿插组合,形成建筑室内穿斗式木构架结构,共同合作承重受力。

柱:桂林传统民居中所采用的穿斗式木构架形体结构轻巧,木柱纤细切柱径偏小,其柱子的尺寸远不能达到官式建筑的柱子尺寸。一般的,传统民居穿斗式木结构的落地柱尺寸较大,非落地尺寸要小于落地柱尺寸。在经过实地测量后,有相关数据表明,桂林传统民居中的穿斗式木构架落地柱半径大多为10-15cm,非落地柱半径较小,一般尺寸为8-10 厘米。柱子纤细修长,其柱子细长比大多在1:20 -1:28 之间,穿斗式木构架在桂林地区主要采取隔柱落地的柱网结构,房屋的进深距离可根据柱网间距和柱网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计算得出。每一榻梁架落地柱的数量多为四根或是五根,前檐柱与前金柱间距为两架到三架深,距离在1.5-2.1m 之间,其余柱间距多为三架,即每两根落地柱之间通常会有一至两根非落地柱(瓜柱),非落地柱之间、非落地柱和落地柱之间的间距多为0.6-2m。相邻两根落地柱之间的距离大多为1.75 -2m,各柱基本上都是等距而立,每架的深度多为0.6-0.75m。柱子之间由多根穿枋水平连接,穿枋之上立有短瓜柱,柱子通常直接承托檩条,这么一来就能便利的将瓜柱顺势移位升降,满足房屋的举折要求。

檩:檩的作用是承椽子。桂林地区穿斗式木构架中檩条间距大多在0.6 -0.8m 之间,直径在0.1 -0.2m 之间。

穿枋:是柱子间相互连接的的重要部件,穿枋将柱子联结成一个整体。桂林地区穿斗式木构架中穿枋的断面高且窄,高度多在15 -20cm间,宽度多在5 -10cm 之间,其高宽比大约为2:1。穿枋的数量视民居构架以及檩柱而定,在桂林,民居构筑通常会采用五檩二穿、七檩三穿这两种形式。

(2)穿斗式木构架的落柱形式类型

穿斗式木构架用料节省,其结构通常会对木材原始形态进行保留,木材料中部大多有一定的弯曲弧度,构筑时,将材料的曲面向上放置,这对于木材的受力十分有帮助,造型原始朴素而优美。此外,其结构形式整体性比较强,但其结构当中木柱的排布较为密集,对于建筑室内空间的营建有很大制约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穿斗式木构架有着多种形式的演变,并形成了多种形态类型。桂林传统建筑大多会使用如下3种类型:隔一柱落地式、隔两柱落地式以及不规则隔落地式。

隔柱落地式就是在落地柱之间会有数棵不落地的短柱(瓜柱)架在落地柱间的穿枋之上,穿枋有抬梁的功能。桂林传统建筑的穿斗式木结构形式通常会有隔一柱落地式和隔两柱落地式这两种,其中又以隔两柱落地式应用最为广泛。隔柱落地减少了落地柱的数量,节约了木材和整修经费,又能有效的拓展使用空间,空间灵活性得到改善,利于山墙面开门窗洞口,在有较大空间要求的堂屋等建筑空间十分适用。

不规则间隔落地式:桂林传统建筑中所采用的穿斗式木构架形势,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会有几种做法的组合,如隔一柱落地经常与隔两柱落地式,甚至偶尔还会有与隔三柱落地式相结合的木结构形式,形成极具桂林地域特色的穿斗式木结构。

4 硬山搁檩式砖木结构

硬山搁檩式砖木结构同样也是桂林传统建筑中使用最多、最广泛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的做法主要是将建筑的承重墙按照屋顶所要求的坡度砌筑成相应的三角形,通过建筑的山墙来承托木檩条,檩条上面铺设椽皮,椽皮上再铺设小青瓦。建筑屋面的重量就可由木檩条传递给山墙体承受,进而支撑整个房屋屋面的重量。这种结构形式省掉了屋架,构造方式简单、施工方便、快捷、经济实惠,对于开间较小的房屋比较适用,也经常与穿斗式木构架一起混合使用,一同构筑三开间的民居。

硬山搁檩式砖木结构与穿斗式木构架的组合运用。当地人民充分考虑到不同建筑结构形式的特性,依据其自身的经济条件以及建筑结构的优势与特性,进行结构的混合使用,达到建筑结构优势互补的效果。常见的有硬山搁檩式砖木结构与穿斗式木构架的组合运用在硬山屋顶建筑中。在传统民居空间中,中部的堂屋空间常采用穿斗式木构架作为主要的结构形式,房屋两侧的厢房则是采用硬山搁檩式砖木结构来承托屋顶重量,中部的穿斗式木构架既经济环保、美观、可塑性高、质量轻,质朴简洁,还具备砖墙体的分隔作用。

5 小结

文章从史论学研究角度出发,立足于桂林整体物质建成环境,在对实地实物测绘调研的基础之上,以桂林历史文化名村镇传统建筑房屋木结构作为主体来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研究出了传统建筑木结构与所处环境中的相关因素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并由此归纳总结出传统建筑木结构构筑技术地域性特征的量化基础数据与资料,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中国西南部地区山水名城地域建筑以及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镇等相关研究的的缺漏,能为桂林地域建筑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参考。

[1]王丽.桂林地区汉族民居特色的研究与继承.[D]深圳大学硕士论文,2008.

[2]曾宇.川渝地区民居营造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猜你喜欢
斗式木构柱子
城里有朋友
希腊遗址
山西发现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构水井
着水小麦对斗式提升机产量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大中型水斗式水轮机的关键技术
木构的味道
观察:长廊和柱子
山西蒙元仿木构墓葬文化特征研究
浅析链斗式连续卸船机的构成及控制系统
秦汉时期世界最大木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