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中的运用

2015-08-15 00:51马鹏超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江西建材 2015年5期
关键词:力学教学法高职

■马鹏超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建筑力学与结构》学科是高职建筑类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等方面,内容丰富,该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为学生日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其难度高,教学质量不佳。项目教学法即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对项目进行设计、实施和管理的教学方式,是以一种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手段。如果在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中适当运用项目教学法,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1 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凯兹和加拿大教育学家查德共同提出的,其内涵在《项目教学法》一书中有着详细的说明。加拿大的查德博士曾于2001 年在北京专门对“项目教学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讲授。对我国的高职教育工作而言,“项目教学法”被赋予了这样的含义:由高职教师制定项目并指导学生完成项目计划,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操作等内容,从而在学习能力、社会能力、个人素质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而《建筑力学与结构》的教学则以培养初级、中级的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得本就难度略高的课程显得更加枯燥。而如果能够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在《建筑力学与结构》的教学中,则能够构建出一个更适合高职学校的知识体系,学生的运用能力也能够得到锻炼。

2 《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现状

2.1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采用教材情况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相对于高职的其他课程来说,知识点更为密集、覆盖面更为广泛,综合性更强。在正常的课程教学中,选用一本好的教材是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的基础。最初在《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材的编写中,主要是将三大力学和四大结构的知识进行罗列,不仅课时多,难度也不小。目前,该课程教材的编写质量得到了一定提高,但仍存在着内容过多、难度过大的问题,且适用与高职院校学生的教材也更少。因此,该课程教学采用教材方面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教材编排不够合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没有进行科学的取舍,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2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过程学生情况

通过对某些高职院校的招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建筑专业的学生大多为文科出身,入学之前专业教育不够明确,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也不够清晰,这就导致大多数的高职建筑专业学生会将精力尽量多的投入进建筑设计类的课程当中,对《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重视度不够。除此之外,因为该课程本身理解难度较高,学生往往会对此产生畏难情绪,缺乏积极主动性,学习效果达不到理想的目标。

2.3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过程教师情况

除了教材方面和学生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的教学设计翔实度对教学质量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主要为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学生授课,这些专业为《建筑力学与结构》分配课时往往比较多,教师也可以讲解的比较详细。但对建筑专业的学生而言,该课程的课时安排则比较少,教师的重视度也就略低些,也不太适应。现如今,随着教学改革力度的加大,教师不仅要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还要进行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等工作,因而在教学工作上的投入不够多,对教学方案的设计也不够翔实。这不仅影响到了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热情,也影响到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3 如何在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

3.1 教学任务分配阶段

在教学任务分配阶段,教师要为学生布置和讲解任务的内容,将课程分为几个技术单元,并以每个技术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每一个教学项目的完成意味着本技术单元授课的结束。例如,可将《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划分为下列几部分:钢筋混凝土梁、板设计、钢筋混凝土柱设计、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等。在该阶段中,教师应注重项目的完整性和容量,以保证学生在完成一个项目之后能够产生学到知识的成就感,不会产生畏难的心理。

3.2 教学项目计划阶段

在教学项目计划阶段,主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项目计划的制定。教师需要做的工作是讲学生按照适宜的标准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均有成绩在各个层次上的学生;为每个组分配任务;指导学生进行项目计划,如可以实现准备项目指导书发给每个组的学生等。如此一来,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项目的要求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执行计划,从而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3.3 教学计划实现阶段

在教学计划实现阶段,主要以学生为主导自主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对此进行一定的指导,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如果在一个问题上有疑惑或出错的学生较多,教师可以统一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解,以保证后续任务的正常完成。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能够达到一定的加深。

3.4 教学成果检查阶段

在教学成果检查阶段,首先由学生对自己小组的计划制定合理程度、任务完成程度进行自主评价,组长也要对每个组员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一定的检查,并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改善。在达到规定要求后,可以交由任课教师进行最终成果验收。在教师验收完毕且讲解完毕之后,可分小组进行互评,教师对互评结果进行统计,从而完整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情况。

4 总结

根据《建筑力学与结构》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对该课程进行讲授时不仅要为学生讲解基本的理论知识点,更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利用相关知识点处理问题的应用能力。由实践教学的效果证明,如果高职能够引入“项目教学法”,使该方法在《建筑力学与结构》的教学中得到充分的运用,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也突出了力学课程知识点的实用性,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范凌燕.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4):133,206.

[2]张东岭,蔡小超.《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应用[J].职业技术,2012,(5):66 -66.

[3]祁丛林,胡瑾.《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项目教学法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4).

猜你喜欢
力学教学法高职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弟子规·余力学文(六)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力学 等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