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2015-08-15 00:51廖深鹏福建龙岩364000
江西建材 2015年5期
关键词:房屋建筑注浆水泥

■廖深鹏 ■福建,龙岩 36400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于普通工程来讲,高层建筑对地基工程的强度和沉降有着更高的要求。房屋建筑如果处于软土地基上,往往有着较大的沉降量和较长的沉降稳定时间,如果采用了不正确的施工方式,或者违反了相关的规范,就会对房屋建筑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1 软土地基概述

软土地基,是指在静水或者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而成的、天然含水量较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透水性差的一种软塑到流塑状态的饱和粘性土层,包括在河流沿岸、湖泊塘地等沉积的各种淤泥和淤泥质粘性土,在沿海、平原以及山区湖泊地区广泛分布。软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透水性差等特点,因此,如果作为建筑地基基础,则难以有效满足建筑设计施工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做好软土地基的处理,是建筑施工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2 常用的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也使得城市人地矛盾日益紧张,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考虑,许多原本并不适合建设房屋建筑的地域也开始逐渐得到改造和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软土地基成为建筑工程中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做好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从目前来看,对于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换填地基法: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相对较差,难以满足建筑的实际需求。对此,可以采用换填地基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改造处理。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挖除地基中的软土层,然后采用性能良好的灰土或者粗砂等进行回填夯实,形成新的牢固的力层,提升基础的承载能力,从而保证建筑的稳定和安全。

(2)土工合成材料法:主要是在工程结构表面以及内部的各个结构层填置人工合成的聚合物,从而提升结构的过滤功能排水功能以及防护功能等。在实际施工中,首先应该挖除一定深度的软土,然后利用筋材进行分层铺设,当筋材触及到土层后,可以有效抑制土体变形,强化其内部强度和整体性能,进而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

(3)注浆地基法:根据注浆材料的不同,可以将注浆地基法分为水泥注浆和硅化注浆两种:水泥注浆是指将配置后的水泥浆液注入地基中,通过填充、挤密等措施,提升土体密度,减少其中存在的水分和孔隙,提升地基的稳固性;硅化注浆是以硅酸钠为注浆溶液,在地基中形成结石,从而提升地基强度。

(4)预压地基法:预压地基法在粘性土或者冲填土的处理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对地基施加一定的荷载力,从而排出土体中存在的空气和水分,提升土体的密实度和稳定性。根据荷载力施加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两种,前者需要在地基中设置相应的排水竖井,在改善地基沉降问题的同时,提升其稳定性,后者则是在地基中应用塑料排水带或者沙井地基,提升地基的承载力。

(5)搅拌桩法:搅拌桩法也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水泥搅拌桩和石灰搅拌桩。在淤泥、淤泥质土以及泥炭土等处理中,可以采用水泥搅拌桩,具有不错的效果。深层水泥搅拌桩指的是在固化剂中,选取了水泥,将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应用过来,来在地基深部强制拌合软土和固化剂,促使房屋的地基强度得到提升。深层石灰搅拌桩则是强制搅拌混合地基土和石灰,促使二者有化学反应生成,进而实现地基土稳定以及软土地基强度提高的目的。通过实践研究表明,这种方法比较的简单,有着较好的经济性,房屋整体沉降以及软土层沉降可以得到有效减少,软土层的承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提高,促使房屋软土地基得到有效的加固。

3 案例分析

龙工大厦建设工程基坑东西长度为100米,南北宽为85米,坑深度为10.5米,天然地基无法满足上部荷载的要求;经过综合比较分析,选择了预制静压管桩桩基础方案;静压管桩有着较高的可靠度,它将预制的高强混凝土构件作为桩身。施工技术包括这些方面:

(1)底桩定点:在具体的施工中,一般需要在每一个桩位处利用石灰或者贝灰以原定的桩心为圆心,然后以本桩桩径为直径,画一个圆形,以这个圆圈为基准压底桩,这样就可以尽量减少成桩的偏差。

(2)桩身垂直度:因为通常会有一吊有重锤的绳线设置于静压管桩机驾驶室,因为开机员利用本线来对桩一个方向的垂直度进行控制,那么就需要另外控制另一个方向的垂直度,方法就是将一吊重锤的绳线设置于垂直于桩与此绳线连接的地方,利用两条绳线来对桩的垂直度进行控制。

(3)接桩及焊缝:在接桩之前,需要保证上下两节桩是顺直的,并且控制两桩桩心的错位偏差在2毫米以内,将焊接接桩法应用到管桩施工中,在焊接之前,需要仔细的清刷两节桩的端头板,直到有金属光泽露出来。控制焊接层数在两层以上,要仔细清理每一层焊渣。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就需要重视软土地基处理;如今已经出现了诸多类型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各有优缺点,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处理技术;相关的设计施工人员需要不断的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总结施工经验,以便设计出更加科学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实现房屋建筑质量提升的目的。

[1]李红霞.高层房屋建筑软土地基处理的深层搅拌法[J].洛阳工学院学报,2001,2(1):123 -125.

[2]李浩,刘东佳,侯超群.群夯法对杂填土地基处理效果的实例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2,2(6):66 -68.

[3]周军平,刘运来.面波勘探方法在填方路基压实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3,2(12):77 -79.

[4]赵春生,李安玉.高速公路高填路堤软土地基处理及高天路堤施工技术[J].四川水力发电,2009,2(6):155-157.

猜你喜欢
房屋建筑注浆水泥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讨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探讨
建筑工程注浆技术的应用
对房屋建筑设计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注浆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新型复合注浆材料研发与应用
化腐朽为神奇—本土创造—水泥环保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