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北坝上冷凉地区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015-08-17 05:28石玉侠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绿色防控技术马铃薯

石玉侠

摘要 通过选用抗病品种,采用健身栽培、物理及生物防治等优化集成的绿色防控技术对冀北坝上冷凉地区马铃薯病虫害进行防治,使马铃薯化学农药残留控制在允许水平之内,使病虫害能得到可持续的控制,同时达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蔬菜产品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马铃薯;绿色防控技术;冀北坝上冷凉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5.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140-01

河北省坝上地区气候冷凉、土壤肥沃,十分适宜种植马铃薯。马铃薯是河北坝上地区三大主要农作物之一,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是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但以晚疫病、病毒病、蚜虫等主要病虫害常年发生,常使菜农遭受很大损失,对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当前的化学防治虽然对病虫害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也造成了产品的安全隐患。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使蔬菜残留不超标,提高蔬菜产品的质量,达到经济、安全、有效、高产的目的,应采取绿色防控技术。2009—2014年在河北省丰宁县坝上以大滩镇、鱼儿山镇为中心示范区,连续多年实施了露地马铃薯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现将其介绍如下。

1 播种期防治

1.1 推广种植脱毒种薯

推广种植脱毒种薯是防治晚疫病和病毒病的主要措施,也是提高抗病力、降低晚疫病等病害发生程度的措施之一。重点推广种植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的克新2、夏坡蒂、大西洋等脱毒种薯。

1.2 种薯挑选和处理

种薯出窖时挑出病烂薯并将其淘汰。播种时进行种薯处理,用72%霜脲·锰锌或58%甲霜灵·锰锌1 125~1 500 g/hm2,加水30~45 kg/hm2,均匀喷洒在1 875~2 250 kg/hm2种薯块上,避光晾2 h以上待药液吸收后播种,或用相同剂量药剂加细土混合均匀后拌在种块上,以预防马铃薯疫病。对于蚜虫、28星瓢虫发生重的种植区,可用68%吡虫啉拌种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对于地下害虫发生重的地区,可用48%毒死蜱乳油10 mL+水1 kg拌种10 kg,或用50%辛硫磷乳油20 mL+水2 kg拌种薯15 kg,堆闷3~5 h后播种[1]。

1.3 严格切刀消毒,防止人为感染

将切刀放在盛有消毒液的器皿中进行消毒,一般要准备2把以上的切刀,当切到病薯、烂薯后要对切刀进行更换,以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环腐病等病害通过切刀传播。一般以小整薯播种为宜,如果进行大种薯切块,应在播种前2~3 d进行,切块大小以30~50 g为宜。为保证出苗整齐,必须打破顶端优势,以种薯顶芽为中心点纵切1刀,然后再分切,每个切块至少带1~2个芽眼。切芽块的场地和装芽块的工具要用2%硫酸铜溶液喷雾消毒,也可用草木灰消毒。

1.4 强化健身栽培管理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植株抗病性。采用宽窄行高垄条栽技术,宽行67 cm、窄行40 cm、窝距33 cm,栽植5.25万株/hm2左右。合理轮作,尽量避免与茄科类、十字花科类作物连作[2-3]。

2 生长期防控

2.1 诱杀防治

2.1.1 黄板诱杀。粉虱、蚜虫等成虫对黄色有较强的趋性,利用这种特性,用诱虫黄板进行诱杀,黄板设置数量300块/hm2,黄板规格30 cm×40 cm。将黄板放置于植株顶端20 cm左右处,及时更换粘满害虫的黄板,此种防治方法同时也可减轻病毒病的发生,在蚜虫发生较轻的情况下,单用这种方法即可对其进行有效防治,而遇发生较重的年份要配合药剂防治,但可减少药剂用量20%~30%。

2.1.2 灯光诱杀。目前,采用较多的是佳多频振式杀虫灯,于蔬菜生长季节开始使用,安装时灯底部距离地面1.2 m,每盏杀虫灯可有效覆盖方圆2.0~3.3 hm2菜田,可有效杀灭草地螟、地下害虫的成虫等害虫。2013年在丰宁县坝上土城沟村核心示范区每2 d定点调查1次,诱杀虫数可达155头/台,高峰期可达912头/台,其中鞘翅目害虫占18.1%,鳞翅目害虫占54.5%,其他占27.4%。此种杀虫方法对多种害虫防治效果较好,同时可减轻环境污染[4]。

2.2 药剂防治

2.2.1 蚜虫防治。当蚜虫发生严重时,很有必要采取药剂防治措施,可选用的植物源药剂有0.4%蛇床子素(虫清)800倍液、5%天然除虫菊素(云菊)乳油800~1 500倍液、20%苦参碱2 000倍液等,同时可配合施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48%噻虫啉3 000倍液、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喷施药剂的重点在叶背,间隔7~10 d防治1次,连续2次,注意收获前7 d停止用药。

2.2.2 草地螟防治。草地螟药剂防治的关键期在卵孵高峰期至2龄前,可选用的药剂有20%苦参碱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5%云菊800~1 500倍液、Bt(苏云金杆菌)500~1 000倍液、0.4%蛇床子素(虫清)800倍液等,注意农药的交替轮换施用,以防产生抗药性。

2.2.3 地下害虫防治。在灯光诱杀的基础上,如果播种前没来得及处理土壤和拌种,苗期可用50%辛硫磷乳油225~300 mL/hm2加细土375~450 kg/hm2拌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或用毒饵诱杀,使用50%辛硫磷乳油,用药量为饵量的0.5%~1.0%,先将药剂进行稀释,然后在饵料中拌入炒香的谷子,于傍晚撒到幼苗根际附近。

2.2.4 豆芫菁、28星瓢虫防治。发现豆芜菁和28星瓢虫成虫时,可用50%辛硫磷乳剂1 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以上药剂交替使用,10 d喷1次,连喷3次。

2.2.5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及时将田间发现的中心病株拔除进行集中销毁处理,并用生石灰进行病穴消毒,在病株50 m范围内喷施甲霜灵500倍液、代森锰锌500倍液等进行预防处理,阻止病害进一步蔓延。发病之初可选用保护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安泰生)2 250 g/hm2喷1~2次;发病中后期用治疗剂或保护剂和治疗剂同用,可选用687.5 g/L银法利6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对水750~900 kg/hm2均匀喷雾。根据发病情况,每隔7~10 d喷药1次,连喷2~3次,要求对叶面、叶背同时均匀喷雾。若喷药后8 h内遇雨,应及时进行补喷。

2.2.6 病毒病防治。发病初期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1.5%植病灵K号乳剂1 000倍液、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隔10 d左右再喷1次。

2.2.7 收获与储藏期的病害预防。马铃薯的收获宜选择晴天进行,可减少表皮的受伤几率。注意收获前7 d进行杀秧,清理茎叶等至田外集中处理。入窖前将有伤口的薯块和病薯剔除,在阴凉通风处堆放3 d,储窖要提前用硫磺进行熏蒸消毒,储存量要适宜。储藏期间,要保证窖内湿度不高于75%、温度不低于4 ℃。

3 参考文献

[1] 雷玉明,张建文,邢会琴,等.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蔬菜,2010(1):32-33.

[2] 董风林,郭志乾,马桂艳.固原市马铃薯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对策[J].中国马铃薯,2007(4):238-239.

[3] 龚浩,陈家旺,古国强,等.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集成与效果[J].广东农业科学,2010(6):120-121.

[4] 周启江.毕节市马铃薯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J].植物医生,2006(1):38-39.endprint

猜你喜欢
绿色防控技术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给马铃薯“开窗”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想露脸的马铃薯
推动病虫害绿色防控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火星马铃薯”计划
设施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马铃薯主粮化
套袋梨常见病害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