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的制度设计

2015-08-18 01:47
新西部 2015年7期
关键词:奇葩办事证明

近段时间来,随着李克强总理严批我们的政府部门机制僵死,机制落后,导致群众“办事难”、“办证难”等弊病,公安部、外交部、国家旅游局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证明多”、“证明繁”等问题,研究制定出一系列简政放权措施。事实上,这些存在久远的弊端完全是集权主义思想的体现,每个职能部门都想一手遮天,办理这证那本本,但一旦遇上问题又会相互推诿扯皮,一推六二五。

不夸张地说,我们是世界上各种证件最多的国家,经不完全统计,我国每人一生起码需要被办70多个证(卡),从生到死络绎不绝,这也是街头办假证者难以绝迹的根本原因。我们保守地估计,一个证平均2元钱,70个证区区140元,多吗?对于一辈子,显然不多,但对于13亿中国人,那就是个划时代的产业。譬如前些年,某地许多人被办了社保卡,原本是件整合个人信息资源的好事,但据说后来又因为某领导犯事,该卡涉嫌违规,又被全部作废,这理你找谁去说?

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公民个人的基本信息系统化管理已经不是困难事,但办事还是得奔走于多部门开具证明仍是常态。政府投资成亿元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被部门与部门之间人为设置了障碍,互通有无的网络信息被相互“屏蔽”,高端的现代化设备演变成打印机和橡皮图章,所有的人力成本被完全忽视,许多奇葩的证明材料仍就被作为一种制度程序继续延续着。

笔者的一位朋友是某单位的行政干部,他每年都要出差去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单位退休职工家里走一圈,证明老人们还健在,退休工资可以继续发放。据说囿于成本原因,近两年他们学了一套“先进经验”,让老人们的子女拿着当天的当地报纸与老人们合影,以此验明正身。

我们的制度和机制已经到了非改不行的地步,否则“你妈是你妈”就还得去证明,卖房还得开单身证明,去银行兑换残币还得社区出证明,某些考试还得提供人品证明。荒唐的旧有制度彰显出权力的傲慢,让人处处能够嗅觑到权力设租和寻租的鬼魅身影。endprint

猜你喜欢
奇葩办事证明
“空中奇葩”验证机
细节指引 办事不抓瞎
获奖证明
判断或证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说说你家娃的那些奇葩事
各自为政
奇葩少年欢乐多
履职尽责谋发展 为民办事解忧难
明天有事
证明我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