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PISA为契机提升区域阅读素养

2015-08-18 14:01高淑一张学艳
中国教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房山区读书文本

高淑一 张学艳

PISA阅读素养践行的正是这样的理念,而房山区的阅读教学实践也定会因为对PISA阅读素养的追求而使学生受益匪浅,纠正学生阅读思想和阅读行为偏差,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009年,北京市房山区学生参加了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PISA中国独立研究,以此为契机,房山区教育委员会成立“阅读能力提升项目研究”项目组,对PISA概念、理论及思想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对本区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思考和诊断,以推动本区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提升语文教学品质。经过数年的尝试与摸索,PISA语文阅读教学在房山区发展态势良好。

一、PISA阅读素养内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创造性地以“素养”为核心,测试学生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它突破以前学界对“素养”内涵的界定,将其界定为:“阅读素养是对文本的理解、使用及反思,其目的在于达成个人目标,发展其知识与潜能以及参与社会。”可见,其对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素养”是PISA中国独立研究中最具变革性的理念,其将个人“素养”与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建立起紧密的联系。PISA所测评的“素养”不仅局限于学生在学校课堂中的表现,而且要让焦点离开学校,拓展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的阅读、思考和运用都建立在社会性背景中,而非传统语文试卷中的那些单薄的字符及文本。因此,教师必须面对那些与他们具有直接或潜在关联的地点或情境,发现字符与文本在情境和目的中的特殊意义,进而掌握参与未来社会的能力。

所以,素养不再是一种孤立的认知方式和技能形式,更是一种基于不同情境下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一种面向未来世界的参与能力。而PISA注重在功能性、社会性、高阶性和文化性等多个维度中,测试和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境与文本阅读中的阅读素养,能运用已有知识背景对文本内容和形式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强调阅读本身是文本与主体发生互动交互的概念,因此,阅读主体必须反思,通过反思激起个体对自身主体性存在的认识,发现学生具体、现实的参与社会的能力。

二、房山区语文阅读教学状况分析

北京市房山区历来就比较重视语文阅读教学,然而由于学生的阅读素养较为欠缺,与PISA所要求的能力相差甚远,这和房山区之前的阅读教学状况存在密切

关系。

首先,语文阅读教学所用文本较为陈旧,多依赖于传统课本与配套阅读教材,阅读内容往往与现实社会脱节。且语文阅读考查方式题型化明显,应试模式较为突出,相比PISA的阅读文本,房山区阅读教材文本的社会参与度明显不够,不符合阅读教学的基本发展趋势,导致学校课程开设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其次,经典阅读严重匮乏。无论是对个人文化素质的提升,还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经典阅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课外经典阅读效果并不理想。由于课业压力,学生可用于经典阅读的时间有限,一些学生甚至连课标要求的经典著作都无法完成。而且,因为城乡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课外阅读资源极为欠缺,学校图书馆资源严重不足,不仅图书数量较少,且大多陈旧,真正适合学生阅读的不多,不能满足学生现实的阅读需求。

再次,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房山区地处北京远郊区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家庭文化背景与经济水平也相对较低。一方面,家庭无阅读气氛,大部分学生的家中藏书较少,家长文化水平和经济能力较低,不知或没有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还有些学生的家长长年在外打工,无法对其阅读进行积极引导与管理。另一方面,学生缺乏阅读意识,因为没有给予有效引导和管理,加之年龄较小,很难抵御电视、电脑和通俗读物的冲击,渐渐地对文本阅读丧失兴趣。久而久之,导致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缺乏。

最后,学生缺乏明确的阅读目的与读书方法。大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阅读目的,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消遣娱乐。对所阅读的书籍或文章,没有准确清晰的认识,很难具体表述出文章内容及阅读感受。导致这种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这些学生既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对要精读或略读的书籍也没有什么概念,更不会做读书笔记。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严重制约学生的阅读质量。

因此,针对房山区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匮乏、阅读教学内容亟须改善的状况,本区教育人士以PISA教育素养为导向,进行大胆探索,以期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三、观念、理论和实践引领的多管齐下

根据房山区阅读教学的现实情况和具体问题,本区开始采取相应措施,帮助教师和学生提升阅读素养,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的学生。

1.重视阅读,观念引领

目前房山区的中学生整日忙于题海,应付各种各样的作业、考试,根本没有闲暇时间去阅读。别说经典,不少学生连课本都没有进行深度阅读,甚至有些学生连浏览都没有做到。许多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也反对学生读“闲书”,认为这是耽误时间。面对这种现状,阅读能力提升项目研究项目组成员一致认为:要让学校领导及师生重视阅读,必须让其转变观念,认识阅读的重要性及阅读能力提升对其他学科的正向相关影响。

从世界读书日的确立到语文新课标和《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对阅读的相关要求中,让本区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可以说阅读是人生最基本的技能,阅读能力提高了,其他学科凭着这种基本的阅读能力也能读懂绝大部分内容,因为所有学科的教材均以文字形式呈现。阅读能力越强,意味着记忆力和理解力越出色,学习力就越强,越利于终身可持续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达成这样的共识:一个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够有效地教书、育人;一个热爱读书的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求知、做人。一个崇尚读书的校园,一定是一个健康而充满生机的校园;一个崇尚读书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理性的、优秀的民族。

房山区各校以阅读为突破口,积极开发阅读课程,鼓励各学科根据学科特色开展相应的阅读研究活动,形成大阅读的理念,促进各学科均衡发展,形成大教育观,大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让学校成为真正的“书香圣园”。

2.开设阅读课程,理论引领

阅读能力提升项目研究项目组教师通过认真研读相关资料,发现PISA阅读素养水平等级及要求与新课程标准、中高考考试说明中对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要求有较高的吻合度。其明显的区别是,PISA阅读素养更加侧重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考查,突出体现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强调阅读在生活中的运用。

因此,房山区教委安排语文教师使用专门编订的材料实施课堂教学活动,进行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训练,促使学生形成较高的阅读素养。2011年12月,房山区编写“阅读能力培养”专项课程材料,经多次修订,形成校本教材《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约16万字,于2012年5月始在4所试点学校开设“阅读能力培养”课程,进而在全区35所学校的八年级全面开设此课程,在学期末组织全区的统考统阅。接着,陆续在初二年级和高一年级开设阅读课程,每周不少于一节,进行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的训练。

3.组织读书活动,创办刊物,实践引领

传统语文教学阅读大多停留在名著阅读、美文欣赏阶段,阅读面极为狭窄。此外,房山区地处远郊,农村学生阅读积累极为薄弱。因此,组织读书活动首先应解决“读什么书”的问题。2012年10月,项目组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着手编订适合房山区中学生的“房山区中学生阅读指导书目”。编写团队由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等各学科教师组成,推荐书目包括经济、哲思、军事、宗教、地理、医学、心理学、伦理学、自然科普及社会观察等作品。在书籍之外,我们还推荐一些报纸杂志和影视作品,供学生选择。

2013年2月,房山区教委在全区范围内组织评选“房山区阅读推广实验校”。2014年3月19日,韩村河中学举办“房山区阅读推广实验校”授牌仪式,两所高中校、两所完中校及6所初中校,共10所学校接受授牌并组织开展系列读书活动。活动主要包括:项目组安排区内阅读名师在实验校间进行巡回读书讲座;开设名家讲坛,邀请钱理群、苏立康、凸凹等知名作家学者来区开展讲座。2011年,我们固定在每学年的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组织“诵经典美文,润书香人生”诗文朗诵会,在初二年级和高二年级组织“阅读经典,感悟人生”的读书报告会,以及在非毕业年级举行读书征文活动。

2015年寒假过后,项目组创办的刊物《龙乡新芽》与房山区师生见面,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他们积极投稿,反响强烈。我区本土作家凸凹先生评价说:“刊物办得好,朴素的面貌,充实的内容,令人敬佩。”房山区将充分利用该刊物,引领学生与教师的阅读方向。

四、语文阅读教学成效

通过数年的努力和发展,房山区通过教育理念和评价方式的转变,影响整个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的变革。从2011年起,房山区开始组织的诗文朗诵会、读书报告会和读书征文活动已经固化形成常态,成为特色。在阅读能力提升项目的引领下,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了长足进步,语文素养明显提升。自2013年开始,房山区中考语文成绩取得较大进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与此同时,PISA 2012传来喜讯,区阅读成绩提升67个点,位居全球之首。

校本教材《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顺利编订,在全区推广,其所体现的语文素养观与中高考改革方向一致,房山区第一次走到北京市教育改革的前列。房山区的各个阅读实验校随之受益,南召中学、韩村河中学是房山区较为偏远的农村学校,经过三年的发展,其教学成绩已超过房山区的平均水平,获得骄人成绩。

“房山区中学生阅读指导书目”由一本小册子发展到一本厚厚的大书,不但为区中小学阅读和学校图书馆配书提供参考,也为其他区县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范本。房山区语文教师掀起阅读高潮,打造出一只由初高中语文教师读书讲座的团队,力争让每部名著有人讲,一部名著多人讲,讲出特色,讲出品味,形成自己的品牌。

因此,我们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和角色,重新定位课程理念,切实关心学生成长需求,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建有利条件,逐步提升对现代教育思想与改革方向的认识,开发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素养和培养健全人格的课程,促进学生和教师的成长。

同时,进一步突破应试思想的制约,让阅读教材更纯粹,更富有思想性,彻底摆脱中高考模式化影响,开发出满足学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阅读教材,让学生在阅读时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科技的魅力,形成自己独特的体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活动中学到知识,提升阅读素养。

阅读素养不应局限于学校课堂或只是追求工具理性、效率至上的工作需求,而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上,真正地让阅读助力学生进步,成为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PISA阅读素养践行的正是这样的理念,而房山区的阅读教学实践也定会因为对PISA阅读素养的追求而使学生受益匪浅,纠正学生阅读思想和阅读行为偏差,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孙建辉)

猜你喜欢
房山区读书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房山区美丽乡村建设及规划设计的思考
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状况时空变化分析
北京市房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功能分区
2007—2009年房山区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