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智庫需要補“鈣”

2015-08-26 20:55
澳门月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學術服務問題

眾所周知,當下澳門,一點也不缺少研究機構。但是,不論是公眾,還是政府決策機構,還是學術界、輿論,乃至於智庫局內人,對於目前澳門專以公共問題之實際研究為指向的智庫的狀況,不很滿意,甚至是很不滿意。研究經濟問題的大多數智庫,去年預言賭收將於今年“止跌回升”已成笑談,而政府作出的很多決策包括立法,也明顯讓人感到,政府沒有充分地理解社會的狀況,其方案也十分粗糙,甚至常有明顯疏漏與自相矛盾之處。問題出在哪兒?抱怨智庫缺乏資金?這種理由如果在十五年前拿出來說,也許還有點道理。但今天,相對其他社會群體,學術與政策研究的群體收入已居社會上遊。因而,今日澳門智庫水準較低,不是因為缺乏資金,而是因為“缺鈣”,即缺乏獨立性,與自己的獨立見解。

《澳門月刊》6月號文章《澳門邁向一流智庫,誰人之觴》強調智庫不能為了迎合民眾的需求,就違背專業性與獨立性規則。而事實上,本澳智庫研究得出的“政策”並非“迎合民眾”,而是在迎合政府和他的主子。不是麼?接受政府撥款的,要聽政府的話,為政府服務;接受洋人資助的,不敢得罪洋人;靠基金會或企業養活的,則要為它們服務。“拿人家的手短”,經濟上沒有獨立性,學術上就沒有獨立性。

當然,這種有人養的智庫也是必要的。政府應該有自己用財政養活的智庫,研究制定政策中的各種問題;企業也要有自己的智庫,研究企業決策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只是,智庫雖然是為出資者服務,但學術上要堅持實事求是,不應迎合上司的意圖;研究什麼是由出資者定的,但結論不是來自出資者。說白了,智庫不能以追求名利作為人生目標和價值。一個社會需要眾多有獨立人格的文人,他們發出的不同聲音可以使決策者增加糾錯機會。

然而,同期文章《政策失序,政府失職還是智庫失靈》通過社會對交通住房物價經濟政策“多有怨言”,質疑政府建議與制定的智庫,何以幾成“金庫”?智庫美其名曰注重專業,可真正政策的可行性又在哪裡?于筆者看來,本澳交通住房物價等領域的積年詬病難解,表明澳門智庫早已失去其獨立性,成了既得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媚上,媚錢,哪裡有獨立的底氣?加上學術上沒有水平,研究工作沒成績,浮躁時代,又不甘坐冷板凳去潛心調查研究,惟坐辦公室靠上網收集資料,推測上面的意見而作出結論,這種沒有自己的獨立研究能力的智庫,能不“缺鈣”嗎?(香港/陸峰)

猜你喜欢
學術服務問題
謝桃坊先生學術成就概論
我與瑞士漢學家傅漢思博士二十年的學術交遊
本刊读者服务部实用产品推荐
㝬叔吴姬鼎釋讀及有關問題
物业服务
敦煌文書P.2704“一七”、“二七”之釋讀及相關問題
篳路藍縷 學林馨香——淺談金維諾先生的學術貢獻和教育思想
2018上海服务业企业100强
白一平、沙加爾《上古漢語:構擬新論》若干例證商榷*——兼談對西方學術評價的反思
説幾件宋器銘文並論宋國文字的域别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