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43例中的应用

2015-08-27 06:59叶卓雄黄玉英吴南宁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23期
关键词:颅脑重症营养

叶卓雄 黄玉英 吴南宁

1.广东省普宁市中医医院外科,广东 普宁 515300;2.普宁华侨医院,广东 普宁 515300

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以老年患者居多,且该病病情重,变化快,多数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病发时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便持续下降,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干预措施则可发生继发感染、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1]。老年患者的机能有所减退,在行颅脑手术后进行早期行营养支持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笔者对收治的43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 (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3例,男21例,女22例,平均年龄 (62.1±6.3)岁。对照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 (63.3±5.7)岁。所有患者脑部出血<12h,首次发病,Glasgow评分低于8分,头颅CT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糖尿病及胃肠道负荷损伤患者[2]。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进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术后采用十二指肠置管,以小剂量开始留置饮食,48h之后采用全力营养液 (批号:141207,纽迪希亚制药 (无锡)有限公司)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第1天以40~50ml/h的速度给予患者300ml,3d后加量至1000ml,并对患者胃内潴留的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及消化道出血等状况则暂停进行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在术后24 h后置入鼻胃管,对患者的胃肠进行减压及冲洗,术后48h后进行鼻饲能全力营养液,开始以20ml/h的速度进行鼻饲,若未出现反流,则每天逐渐加用20ml/h,直至满足患者对营养的需求。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常规、生化指标及肺部病变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蛋白含量的影响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计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EN前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总蛋白/g/L 前白蛋白/mg/L 血红蛋白/g/L观察组 43 EN前43.78±4.16 204.28±32.76 103.28±20.46 EN后 59.01±4.04*# 249.21±33.24*# 130.23±20.03*#对照组 43 EN前 44.11±3.05 203.45±23.84 103.27±11.27 EN后 46.96±3.02# 209.62±30.26# 104.13±11.06#

2.2 对免疫指标的影响 观察组患者的免疫力指标数据优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免疫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免疫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IgG/g/L IgM/g/L观察组 43 36.82±3.97a 26.03±4.18a 1.91±0.39a 2.41±0.43a 14.29±3.37a 1.23±0.42组别 例数 CD4/% CD8/% CD4/CD8/% Iga/g/L a对照组 43 25.01±3.16 19.12±2.62 1.24±0.32 1.69±0.71 10.46±0.58 0.89±0.22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发生后机体处于严重的应激状态中,患者代谢发生异常,在此状态下,患者代谢量为正常基础代谢的一半左右,机体蛋白质含量下降,糖负荷也随之降低,继而出现应激高血糖[3]。患者颅脑受损引起机体出现意识障碍与内分泌紊乱,导致患者无法摄取足够的能量,还会出现电解质紊乱,免疫力下降,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带来严重影响,甚至会加重感染、重型颅脑损伤致残率及死亡率[4]。EN支持可使患者得到足够的蛋白质和能量,让患者的基本代谢需求得到稳定保障,并且提高患者胃肠功能,降低应激溃疡发生率[5]。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消化异常的根本部位处于胃和结肠,小肠是机体吸收营养的关键部位,因此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较小影响,无需等到患者出现肠鸣音后才能够进行EN早支持[6]。患者在术后24~48h之内是最需要营养的时候,而此时进行EN开始肠内营养最佳,患者的病情较稳定,进行EN可以得到能量的持续供应,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7]。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血清总蛋白、外周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免疫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提示进行EN支持可以提高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水平及免疫能力,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其研究结果与陈玉军等[8]研究的结论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可以提高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外周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伍剑斌,朱咏絮.早期肠内外营养结合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J].广州医药,2012,43(2):17-18.

[2]梁大胜,杜正隆.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监护室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9):115-121.

[3]方燕云.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断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5):849-849.

[4]张丽娅,卢锦华,严国康.联合营养支持疗法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血浆蛋白及并发症影响的研究[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4):254-256.

[5]杜鹏,木依提,栾新平.重症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和肠内营养临床意义[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1,34(1):92-94.

[6]卡斯木买买提江,吐尔地拜合提尼沙,石鑫,等.营养代谢支持与调节对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1):4622-4624.

[7]伍剑斌,朱咏絮.早期肠内外营养结合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J].广州医药,2012,43(2):17-18.

[8]陈玉军.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体会[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4057-4058.

猜你喜欢
颅脑重症营养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