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摄影中中心线对DR摄影质量的重要性

2015-08-29 20:44袁利田张志芳
中外医疗 2015年5期
关键词:中心线重要性应用

袁利田+张志芳

[摘要] 目的 评价X线摄影中中心线对DR摄影质量的重要性。 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该院自2012年8月—2014年8月以来收治的53例行DR摄影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X线摄影中心线未对准受检部位,观察组X线摄影中心线对准受检部位,比较两组检查效果。 结果 观察组临床伪影率6.67%,对照56.52%,其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0.541,P=0.002<0.05)。 结论 X线摄影中中心线对DR摄影质量具有重要影响,X线摄影中心对准受检部位,使图像质量清晰,提高诊断率,符合诊断要求,

[关键词] X线摄影;DRO摄影;中心线;应用;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R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b)-0014-03

The Importance of Center Line in X-ray Photography to the DR Photo Quality

YUAN Litian ZHANG Zhifa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Shandong Dongying Shengli Oil Field Central Hospital, Dongying, Shandong Province, 25703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mportance of center line in X-ray photography to the DR photo quality.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53 cases underwent DR photography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2 to August 2014.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23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30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enter line in X-ray photography aligned with the checked part,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enter line in X-ray photography did not. And the result of examination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linical artifact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67%,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56.52%,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10.541, P=0.002<0.05). Conclusion X-ray photography center line affects the quality of DR photography significantly. X-ray photography center aligns with the checked part can make the image quality clear and improve the diagnostic rate so that the diagnostic requirements can be met.

[Key words] X-ray photography; DRO photography; Center line; Application; Importance

近几年来,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X线检查手段得到更新。直接数字化摄影(DR)与普通数字化摄影(CR)有着较大的区别,DR检查设备具有操作过程简单、成像速度快、影像质量高的优点,所以越来越多的医院更愿意购买DR检查设备[1]。但是DR在检查完成后,若有不符合要求的图像可以重拍,并没有废片的出现,这就使大多数医技人员依赖后期图像处理,从而导致DR摄影质量不过关,尤其是摄影中心线出现偏差,影响了DR摄影质量。因此,该文为了进一步探讨X线摄影中中心线对DR摄影质量的重要性,特选取该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以来收治的53例行DR摄影检查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行DR摄影检查患者53例,均了解研究相关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13~62岁,平均年龄(46.85±10.58)岁;检查部位:10例胸部,9例头部,3例椎体,1例四肢关节;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12~68岁,平均年龄(42.21±11.10)岁;检查部位:11例胸部,10例头部,6例椎体,3例四肢关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DR(美国GEfinium6000)检查,诊断软件为Radwork6.0。对照组患者在检查时,X线摄影中心线并未对准检查部位,出现偏差,可能由于患者原因、技术人员原因,使得中心线的中点并未对准检查软组织,从而导致椎体结构较模糊,有着较差的分辨率、清晰度、对比度,不能很好地符合诊断要求。观察组患者则对射偏加以改正,调整好中心线的位置,如:腰椎侧位检查时,心脏斜位片的中心线处于水平方向,位于患者第7根高度,通过胸骨水平线向前约5 cm,放置摄入探测器,其腰椎正位片中心线处于第3腰椎,侧位与正常的人相比,通过第3腰椎垂直摄入,且脊柱向下弯曲,相应放入探测器。

1.3 观察指标

对X线图像评分的中位数、伪影率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率采用%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临床伪影率6.67%(2/30),对照组伪影率为56.52%(13/2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41,P=0.002<0.05)。对照组有13例患者出现伪影,导致入射点不合格要求重拍,经重新摆放及将中心线对准受检部分入射点后获得效果较佳的图像。

通过对两组患者所得到的分数资料给予正太分布的K-S检验,得到两组所得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研究所得资料为非正态分布资料,因此,取两组分数的中位数,应用非参数检验的配对秩和检验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评分的中位数为14 分,对照组的评分中位数为9 分。秩和检验的统计值Z=-7.12,P<0.05,两组影像的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图1。

3 讨论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对DR与CR的合理应用的问题成为当前医院研究的热点问题。已有学者[2]提出CR摄影应被淘汰,应全部使用DR。DR是在传统的屏胶摄影系统的基础之上而发展的,采用的是IP成像板来代表胶片,当X线摄影照射于IP板时,可将信息记录下来,从而形成潜影。可在激光束扫描IP板时,综合利用光电转换技术,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从而利用计算机系统,获取较为满意的摄影图像。DR摄影相比较传统的数字摄影而言,采用的是独立的IP板,使用较方便,尤其适宜用于急诊、不能挪动的患者[3-6]。经过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的DR操作技术更为简单,且在体检时,能够使用自动光栅技术、铜滤过技术,同时患者所接受的X线剂量也有所减少,对患者的危害性较小。更为重要的是不需要反复更换平板,可减少技术人员的工作强度,缩短摄影时间,提高工作效率[7-9]。DR在拍摄的过程中,有时为了能够使摄影过程更为简便,常采用立位摄影,较为常见的有头部、胸部、腰椎等,对影像质量有着较大影响,甚至存在漏诊的问题[10-11]。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多角度的摄影受到平板结构的影响,如:若对患者股骨颈侧位、跟骨轴位的检查,相对而言,所产生的效果与CR相比,具有一定距离。

DR在摄影过程中,视野有一定的规定大小,对于传统的摄影而言,可将其缩小到一定范围内,而在缩小的过程中,使得中心线对准受检部位尤为重要。中国学者彭志、简昊[12]选取该院进行DR 摄影患者首次DR 摄影因为中心线未对准受检部位入射点不合格要求重拍的病例83 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表明:中心线对准受检部位,可获得较清晰的细小结构,提高图像质量。在临床中也时常出现因检查部位入射点并没有对准中心线,导致拍摄出来的图像有一定缺陷,并在很大程度上由于部位的缺少或者偏移造成图像不清晰,不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的依据。由于曝光条件大多是系统内自动生成的,且每一个部位都有固定的曝光系数。一旦中心线出现偏移后,图像的系数也就发生了变化,也就不能够获得清晰的图像,且出现伪影。因此,X线摄影中心线的位置对于DR摄影质量有着较大影响。在该研究中,对照组的中心线部位出现偏差,使得伪影率高于观察组,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漏诊或误诊。同时,对两组所得到的图像质量加以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质量评分为14分,对照组的质量评分为9分,说明:观察组对准中心线后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未对准中心线后的影像质量。最后,由于受到研究时间以及样本容量等因素的限制,最终的研究结果和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准确和片面性。因此,该研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不断完善。

综上所述,DR摄影过程中应确保X线摄影中心线位置的准确性,通过保证中心线位置的正确性,降低伪影率,提高诊断率,才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清晰的图像。

[参考文献]

[1] 吴瑞祥.探讨DR摄影图像的质量控制[J].中外医疗,2011,30(1):166-167.

[2] 李大鹏.DR胸部摄影KV的选择[J].中外医疗,2014,33(7):188-189.

[3] 郁宏伟.数字化X线影像检查技术成像质量与X线摄影条件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8):52,60.

[4] 王鹏程,张富利,李士俊.计算机X线摄影(CR),数字摄影(DR)两种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影像质量与成像剂量的比较.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J].2005,25(1):95-97.

[5] 张乐,王建军,马春忠,等.计算机X线摄影与直接数字X线摄影在胸部摄影中的应用比较[J].海南医学,2010,21(18):84-86.

[6] Vastagh S.Statement by MITA on behalf of the MITA CR-DR group of the X-ray section[J].Pediatric Radiology,2011,41(5):566.

[7] 曾剑兵,邓八妹,莫金潮,等.数字X线成像摄影伪影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32-33.

[8] 李成荣,陈光文.DR床旁摄影辐射剂量分布规律的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2,27(10):1132-1134.

[9] Schaefer-Prokop C M,DeBoo D W,Uffmann M, et al.DR and CR: Recent advances in technology[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09,72(2):194-201.

[10] 周兴宁,徐中佑,周燚,等.全脊柱数字化拼接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2):113-115.

[11] 陈进良,凌阳,陈晓林,等.CR与DR临床应用对比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5):762.

[12] 彭志,简昊.中心线在DR摄影质量中的作用体会[J].江西医药,2014,49(1):83,92.

(收稿日期:2014-11-28)

猜你喜欢
中心线重要性应用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第十讲 几何公差代号标注示例10
——目镜套筒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基于曲率计算血管中心线特征点的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