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日澳很讲理

2015-08-29 09:37建中
当代工人(A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讲理蓝领白领

文|建中

德日澳很讲理

文|建中

美国前财长、经济学家萨默斯在一次年会上指出:仇上这种情绪已成全球现象。但发达国家的仇上并未成为普遍社会心理。

经多年打拼,中国梁先生已是德国一家大型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典型的白领。他有一位朋友是货车司机,月收入跟他差不多,算上加班,收入有时比他还高。“他每天腰板儿都挺得溜直,跟谁都不卑不亢的。”

德国蓝领和白领的收入,不存在巨大差异。这种现象并没有让梁先生这种人感到什么不公平,“我在这儿喝啤酒,人家可能在辛苦工作。”

德国对蓝领的重视,在全球数一数二。德国经济学家菲利普说,许多德国人从小就对机械感兴趣,“能去工厂当工人,是不错的选择。”中国的《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在辛德芬根工厂采访时,发现许多技工进厂后,一干就是一辈子。“这些技师是公司的宝贵财富。”工厂管理层这样表示。

2013年,美国劳工部发布调查结果,2012年,德国蓝领的收入在全球排名第六,每小时报酬达43.76美元。当时1美元约合6.18元人民币。

与德国蓝领不仇上相比,日本则主张“白领优越”行不通。

日本一个普通作坊生产的茶釜,一个能卖100万日元,合人民币628元。高级陶艺师制作的茶碗,一个能卖五六十万日元。日本一本商业管理类杂志曾大篇幅介绍日本各行业收入:牙科医生1329万日元、上市企业员工808万日元、农民765万日元、地方公务员728万日元、国家公务员628万日元、工薪阶层平均439万日元……农民收入甚至高于公务员。

日中创职协会久永事务所代表泽田笃志说,日本蓝领与白领的收入,主要靠“需求与供给的平衡”来决定价格,白领有各种等级,蓝领有各种工种。以前,日本大学生很少,所以人们普遍拥有“知识劳动胜于体力劳动”的价值观。现在日本的产业结构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中心,高学历者大幅增加,因此,“白领更优越”的想法,在日本已经行不通了。

再看澳大利亚。据澳大利亚统计局2012年11月份公布的数据,新南威尔士州平均周薪1398.90澳元,矿业工人平均为2360.90澳元,行政和公共服务1470.40澳元,金融与保险业1642.10澳元;蓝领平均每周工资1229澳元,比白领高出144澳元。澳大利亚10个高收入职业中蓝领占6个。

“为何蓝领工资那么高?”一位澳大利亚人回答:“蓝领付出了体力和汗水,不比白领轻松,有时比白领还要辛苦。劳动得到了充分认可。”

有这样的价值观和机制,这些国家底层的人想仇上都仇不起来。

耶鲁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薛涌介绍:德国工人不仅享受高薪,还有在企业当家做主的发言权。这体现于德企的工作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不是工会,是工人选举出来参与管理的机构。企业所有涉及工人利益的政策,如雇佣和裁员、工作时间等,都经委员会批准才有效。这是德国工人的尊严。

猜你喜欢
讲理蓝领白领
王建清为蓝领代言
郭锐20年磨炼成“蓝领状元"
一线城市白领青年怎么住
白领“蜕变”农二代的华丽转身
蓝领“高薪”背后的尴尬
小白领的搞笑生活
去年蓝领平均月薪突破4500元
实用白领
讲理的人
“爱不需要讲理”是什么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