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早期诊断及免疫治疗探讨

2015-08-29 00:47刘相波
中外医疗 2015年18期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早期诊断免疫治疗

刘相波

[摘要] 目的 对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早期诊断和免疫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入住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儿,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免疫球蛋白联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滴注。对两组患儿的神志转清时间、降温情况、血压恢复时间、休克纠正时间以及病死率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患儿的昏迷、高热、血压下降、休克等症状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儿的神志转清时间、血压恢复时间以及休克纠正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体温降低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死亡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用免疫球蛋白联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注射能够提高患儿的免疫力,有效提高免疫治疗效果。

[关键词]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免疫球蛋白;早期诊断;免疫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1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6(c)-0043-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immunotherapy of fulminant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Methods 60 children with fulminant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who were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conventional treatment based on which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intravenous drip of immune globulin combined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The turn conscious time, cooling conditions, blood pressure recovery time, shock redress time, and mortality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symptoms including coma, fever, drop in blood pressure, shock, etc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in terms of turn conscious time, recovery time and shock redress tim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between hypothermia time of the two group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hild mortal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Intravenous drip of immune globulin combined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an improve children's immunity thu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immunotherapy.

[Key words] Fulminant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Immune globulin; Early diagnosis; Immunotherapy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危重疾病,其发病骤急,病情恶化快,多发于儿童[1]。有关资料表明,早期诊断和免疫治疗是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2]。该研究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入住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早期诊断和免疫治疗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入住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这60例患儿均确诊为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其中男性患儿31例,女性患儿29例,患儿的年龄区间为6个月~6岁。所有患儿均出现高热、面色发白、皮肤瘀斑、血压下降症状,57例患儿出现头晕、恶心、昏迷症状。将这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儿。对照组中,男性患儿15例,女性患儿15例,患儿的年龄为6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2.7±1.1)岁,有28例患儿出现头晕、恶心、昏迷等症状;观察组中,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14例,患儿的年龄为8个月~6岁,平均年龄为(2.9±1.2)岁,有29例患儿出现头晕、恶心、昏迷等症状。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即入院时静脉注射青霉素联合氯霉素治疗,使用升压药对患儿进行血压控制,静脉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联合多巴胺,对患儿进行休克纠正和血管扩张治疗。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免疫球蛋白联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每天静脉滴注1次,每次400 mg/kg,溶于50 mL水肿,加入进5%的葡萄糖溶液中,将其稀释至3%,2 h内滴注完成,连续静脉滴注不超过2 d。甲基泼尼松龙每天静脉滴注1次,20 mg/(kg·次)溶于10%的葡萄糖100 mL中,2 h内滴注完成。

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神志转清时间、降温情况、血压恢复时间、休克纠正时间以及病死率进行观察。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使用[n(%)]表示。

2 结果

两组患儿的昏迷、高热、血压下降、休克等症状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儿的神志转清时间、血压恢复时间以及休克纠正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体温降低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对照组患儿出现6例死亡,观察组患儿仅1例发生死亡,观察组患儿的死亡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043 1,P=0.044<0.05)。

3 讨论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具有发病急、病情恶化快、死亡率高的特点,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3]。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患儿早期多出现呼吸道或者消化道感染,同时出现高热、恶心、呕吐、面色发白等症状;患儿出现病因不明的重症感染症状,周围循环出现障碍;患儿在发病后12 h内,皮肤出现瘀点,并形成瘀斑[4];血常规检测发现,患儿血液中的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出现增多。该研究选取的60例患儿均出现高热、面色发白、皮肤瘀斑、血压下降症状。但在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季节,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对出现休克和重症感染的患儿,也应考虑其患有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可能,避免漏诊、误诊[5]。

免疫球蛋白能够有效刺激抗炎症因子,有关资料表明,免疫球蛋白能够有效的抑制炎症介质活性[6],从而对炎症起到抑制作用。同时,免疫球蛋白还能提高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纠正患儿的机体免疫紊乱。甲基泼尼松龙能够对炎症反应进行抑制,有效降低细胞因子的活性[7-8],从而起到抗炎作用。该研究中,两组患儿的昏迷、高热、血压下降、休克等症状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儿的神志转清时间、血压恢复时间以及休克纠正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体温降低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对照组患儿出现6例死亡,观察组患儿仅1例发生死亡,观察组患儿的死亡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043 1,P=0.044<0.05)。这可以说明,加用免疫球蛋白联合甲基泼尼松龙的患儿的疗效更为显著,其病死率得到有效降低。

综上所述,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早期临床诊断多以重症感染为特点,在常规基础上,加用免疫球蛋白联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注射能够提高患儿的免疫力,降低患儿死亡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春蕾,王丹茜,刘新民,等.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例报告[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1(7):559-560.

[2] 马志英.小儿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早期抢救[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6):102-103.

[3] 郝国蓉.儿童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例[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1,18(4):382.

[4] 郑振华,王丹茜,张春蕾,等.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例报告[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6):956.

[5] 张运玲,朱朝敏.重庆地区2000-2010年儿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特征[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22):1745-1747.

[6] 张莉,徐葵花.流行性脑脊髓膜炎85例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7):988-989.

[7] 高化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治疗体会[J].中外医疗,2012,31(12):64.

[8] 郑振华,王丹茜,张春蕾,等.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例报告[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6):956.

(收稿日期:2015-03-14)

猜你喜欢
免疫球蛋白早期诊断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B超诊断早期宫外孕患者30例的临床分析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效果评价
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临床分析
肾癌生物免疫治疗进展
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对辅助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Toll样受体:免疫治疗的新进展
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在反复种植失败和复发性自然流产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