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研究

2015-08-29 00:49梅仲明贾君李双姚骏
中外医疗 2015年18期
关键词:临床观察

梅仲明 贾君 李双 姚骏

[摘要]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于2011年2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82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此次试验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使用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方法)和对照组(使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患者)各41例,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的眼压值为(13.3±2.2)mmHg,前房深度(2.8±0.7)mm,均低于对照组水平,且观察组的视力值为(0.8±0.2)则明显高出对照组,各指标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使用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能够有效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且手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和使用。

[关键词] 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79.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6(c)-004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ngle-closure glaucoma. Methods 82 patients with angle-closure glaucom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tween February 2011 and May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ive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using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and control group (using traditional trabeculectomy) with 4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reatment outcom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fter operation,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anterior chamber depth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3.3±2.2)mmHg and (2.8±0.7)mm respectively and they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visual acu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0.8±0.2)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P<0.05).Whats more ,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can b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angle-closure glaucoma, and with high surgery safety, it is worthy of recommendation and use.

[Key words] Phacoemulsification; IOL implantation; Angle-closure glaucoma

闭角型青光眼是常见于老年患者的眼部疾病[1],症状主要表现为眼红、眼痛、视力模糊、头痛、恶心、呕吐等[2],临床中普遍使用周边虹膜切除和小梁切除等疗法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但该类方法操作复杂,难以控制患者眼压,术后并发症较多[3]。为研究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分析2011年2月—2014年5月间该院收治的82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该收治患者,随机选取8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入院标准:①依据《临床青光眼》[4]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对照组41例,男性20例,女性21例。年龄51~79岁,平均(60.21±7.16)岁;观察组41例,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龄50~80岁,平均(63.35±8.16)岁。按照患者所患青光眼的类型分急性青光眼58例,慢性青光眼24例,对患者采用裂隙灯显微镜、前房角镜、眼压计和检眼镜进行检查。。

1.2 方法

选取基线资料相同的病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小梁切除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①在12点钟的方向以角膜缘为主要基底的高位结膜瓣9~10 mm;②再做1/2巩膜厚度,其边其边长约为4~5 cm,的方形巩膜瓣;③将浓度设置为0.3 mg/mL的丝裂霉素棉片置入巩膜瓣下,5~6 min后将巩膜瓣掀起及除去棉片,使用200 mL平衡盐溶液,多次将角膜、 结膜面和滤过区的残留药液冲洗;④预置前房穿刺口,将多余的房水放出,大约切除约 1.6 mm×1.6 mm大小的小梁组织,切除周边的虹膜,2个角巩膜瓣使用10-0尼龙缝线各自缝一针。观察组使用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具体方法如下:

1.2.1 术前 为患者进行眼部常规检查,检测出患者眼角膜曲度以及眼轴位置,从而计算适合患者的人工晶体度数。要求患者在手术前一个星期,使用氧氟沙星滴眼液,1次1~2滴,5次/d。在手术前1 d,为患者剪短睫毛,冲洗泪道和结膜囊,清理眼部残留物,避免影响手术进程,造成眼部感染。

1.2.2 术中 要求医护人员为患者讲解手术流程,告知患者手术情况及注意事项,并安抚患者情绪,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为其使用1%卡因表面麻醉,如果在手术中难以自行放松,可适当使用结膜下、眼球周围麻醉。在患者眼部角巩缘稍上方的位置进行切口,一般切口长度为5.5 mm左右,使切口呈隧道状。在患者前房进行穿刺,缓慢排出前房房水,同时将黏弹剂注入前房,进行环形撕囊使囊膜分离,长度约5 mm。使用超声乳化吸出晶体,并清除眼部残留物,清理后囊,在晶体囊内注射黏弹剂,植入人工晶体,清除眼内的黏弹剂。注入林格氏液帮助前房恢复,使切口完全闭合,并检查切口闭合状况,确保没有渗漏情况后,将电凝球结膜覆盖巩膜切口。在结膜下注入地塞米松和庆大毒针,防止切口感染,并进行包扎处理。

1.2.3 术后 检查患者切口恢复情况,为患者使用四环素可的松眼膏进行切口护理,如果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应该及时采取消炎措施,保证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为患者测量术后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闭合状态,测试患者在术后视力,并将数据与术前进行比较。检查两组患者术后有无角膜水肿、驱逐性大出血等并发症,判断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

1.4 统计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的手术效果分析

对比分析手术前后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并将两组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得出观察组中眼压、前房深度、术后视力均优于对照组,采用的超声乳化吸出以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通常是由于眼球前房角闭合,造成眼内防水无法正常排出,导致患者出现眼红、眼痛、视力模糊等现象[5],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通常为中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眼部肌肉调节机能减弱,导致晶状体更靠近眼部虹膜,使房水无法正常从瞳孔流进前房,造成虹膜凸起,房角闭合[6]。因此,如何有效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成为医疗领域关注的重点。

3.1 传统手术与超声乳化吸出以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在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方法上,目前主要采用传统行周边虹膜切除的疗法,为患者眼部的前房和后房建立通道,使房水不再穿过瞳孔就可以直接流通,从而达到打开房角、促使房水压力下降的目的[7],如果病情较为严重,也可以采用小梁切除术的方法,该类方法虽然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但是疗效不稳定,术后并发症较多,操作复杂,难以控制,容易导致复发,使患者再次进行手术[8],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而且增加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根据闭角型青光眼的形成原理,晶状体在闭角型青光眼的病理中非常关键,只有从晶状体病变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治疗闭角型青光眼[9]。

3.2 对比两组术式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传统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方法采用的是激光手术或者外科手术,尽管对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可能会导致眼内的感染,威胁患者眼球安全。该研究通过分析2011年2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患者共82例的临床资料,从实验结果上看,得出观察组中眼压、前房深度依次为(13.3±2.2)mmHg、(2.8±0.7)mm,与对照组的(16.4±2.1)mmHg及(2.9±0.8)mm相比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术后视力水平为(0.8±0.2),较对照组的(0.7±0.2)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超声乳化吸出以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显著;与盛耀华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另外,王梅芳等在研究中指出,超声乳化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较高,术后并发症率仅为11.4%,明显低于行传统小梁切除术的25.7%。该组研究显示,观察组发生术后角膜水肿及黄斑囊样水肿的几率依次为8.3%与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超声乳化吸入及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较高。与上述结论具有一致性。

随着医疗领域将显微器械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相互结合,并逐渐应用于闭角型青光眼等各类眼科疾病的治疗中,该疗法采用对角膜进行隧道切口的方法,不仅不需要打开患者的眼部结膜,手术切口小,前房深度前后差异小,虹膜不容易离开眼球,对眼部刺激小,切口能够自然愈合,操作简单,而且术后恢复快,感染和并发症发生几率小,患者视力恢复效果较好,得到医护人员的认可,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建议医护人员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时选用超声乳化吸出以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法,帮助患者恢复视力,提高治疗效率,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文豪.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高龄患者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32):1465-1467.

[2] 石韶宇.超声乳化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J].中外健康文摘,2013,11(11):240-245.

[3] 廖彭.房角关闭程度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治疗术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4,24(25):1431-1432.

[4] 陆正兰.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临床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11):65-66.

[5] 江晓琴,蔡方荣.两种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和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6):50-52.

[6] 冷远梅.两种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3,21(4):338-340.

[7] 张伟忠.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1):122-123.

[8] 盛耀华,王珏,王于蓝,等.超声乳化晶状体摘出在老年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J].眼科研究,2014,22(3):316-318.

[9] 王梅芳,黄瑞华,郁文国,等.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8(28):26-28.

(收稿日期:2015-03-26)

猜你喜欢
临床观察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