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类app 传播效果研究

2015-08-31 11:24
科技传播 2015年5期
关键词:跑步受众运动

王 苗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00

进入21 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不断发展,尤其是自2010年以来,以苹果、三星等品牌为主的大屏幕智能手机,以及ipad 和平板电脑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拥有智能手机的人越来越多,与之一同兴起的还有安装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里的应用程序——app。人们热衷于下载各种各样的app,例如视频客户端、新闻客户端、小游戏、实用生活小技巧以及一些运动类的app。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现在生活压力比较大,身体素质降低,肥胖问题、大气污染等,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些都引起了人们多健康和运动问题的关注,人们也非常迫切的想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其中运动类app 就是一种方便经济获取运动健身信息以及促进健康传播的一种方式。受众使用运动app 受到的影响,也就是运动app 的传播效果是研究的核心。

受众群体是研究的核心要素,初步调查使用运动app 的人群集中在15-32 岁之间,35 岁以上对运动app的使用逐渐减少。所以本次调查抽样从15-32 岁的受众群中随机抽样300 人,按照男女比例1:1 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277 份有效问卷获得以下分析。

受众性别情况:

性别 男 女比例 47% 53%

受众使用运动app 的现状:

使用现状 正在使用 曾经使用 从未使用比例 45% 37%18%

受众使用运动app 的频率:

使用频率 一周1~2 次 一周3 次以上 每天 其他比例 50%16% 9% 25%

根据受众使用运动app 和使用频率的调查结果,能保证每周使用运动app,1~2 次的高达50%,也就是被调查的人群中平均每两个人就有一个人可以达到每周都使用运动app,可以明显看出运动类app 的巨大市场,而且市场调查机构IHS 发布报告称,运动app 下载量将从2012年的1.56 亿次增长至2017年的2.48 亿次,增长率为63%。

运动类app 种类繁多,功能也不同,有跑步类型的、健身增肌、仰卧起坐、腹肌训练等等,根据此次调查得出受众喜爱的运动app 如下:

App 类型 Nike Runing 咕咚运动 乐动力 薄荷 动动 其他使用率 33%15%12% 9% 7% 24%

我们的调查中高居榜首的是NIKE+RUNING,有33%的受众使用这款app,其次是咕咚,也有15%的受众选择咕咚运动,咕咚运动和NIKE+RUNING 使用人群比较集中,乐动力的使用率也有12%,且都是跑步类型的app,可以看出目前跑步类的app 是比较受欢迎的,其他还有薄荷爱瘦身,它的使用者也有9%,多数是女生选择的,这款app 有食物库,可以测算食物的热量,想瘦身的女生比较钟爱这类app。

在调查中大部分人认为运动app 可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也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可以帮助他们计算跑步的速度、时间、消耗的卡路里等,从受众的反馈中也可以看的出运动app 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问卷调查的最后一项内容是:您认为您所使用的运动app 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这一问题的回答率高达98%,整合内容如下表。

运动app 在使用过程中的广告植入,尤其是将广告放置在极易触摸到的地方,不仅会导致用户意外流失手机流量而且造成使用的困扰,这也是在调查过程中受众普遍抵制的现象,比例占到24%。同时,20%受众对运动app 界面不满意,希望能够界面能够更完美;15%的受众希望运动app 的运动内容能够更加丰富化,例如跑步app 可以增加热身运动以及运动放松的内容;22%的受众希望运动app 能够更加准确纪录运动内容,提高定位的准确性,更科学严谨;5%的受众认为运动激励机制有待提高,希望能够多多鼓励,比如一些提示性的语言等;5%的受众觉得认为通过对软件评分才能继续使用软件的行为,会让使用者产生厌烦的感觉,也会说失去对软件的兴趣,从而选择其他类似的替代品;5%也有受众希望运动尤其是跑步可以提供一些马拉松或者跑步的比赛信息,运动能够有难度等级的区别,能够针对性别进行优化等等。

需要改进的地方

本次调查以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使用跑步类型的app 的居多,运动app 的选择也会因目的、性别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要使某款运动app 能够在广阔的app 市场中生存下去而且能够受到广泛的关注,app 制作商最根本的着眼点就在于“受众需求”,满足了消费者需求,就能赢得更广泛的市场,本文给出以下建议。

1)跑步类app 的定位应该更加准确细致。跑步app 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要想在众多跑步app 中脱颖而出,就应该寻求一定的突破,受众希望跑步记录准确、定位准确,同时应该设置合理的激励机制,多鼓励,少刺激,使得用户可以继续坚持。

2)运动类app 应该更加专业化、增强对受众的针对性。除了跑步类型的app,还有专门练腹肌、瘦腿、瘦腰、仰卧起坐、平板支撑这些动作的app,受众需要专业化、系统化的训练,这类app 不仅要有标准的动图,而且要配有有节奏的音乐和口号、鼓励的语言。除此之外,有难易程度、级别的设置也可以让运动更加系统化,由简到难也可以提高用户的信心和对软件的兴趣。

3)广告植入不可避免,但尽量不要影响受众的使用。广告植入是app 盈利的一个重要手段,运动app 多数是免费的,如果没有广告的植入,运动 app 难以为继。但广告的存在确实也给受众带来了很多不便,因此可以考虑将广告设置为非链接式,广告可以出现在开始界面,运动开始以后或者间隙时不要再出现,避免因广告导致运动中断。

[1] 龚琼.健康健美类App 传播研究——以iOS 系统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4.

[2] 王艾莎,李双玲.浅谈移动软件应用程序与体育运动发展及体育文化传播[C]//体育社会学与社会变革中的挑战——2014年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暨中国体育社会科学年会论文集.2014.

[3] 裴旭强.路跑加速 运动类APP 胶着战[N].中国经营报,2014-11-17.

[4] 徐伊宁.用App 软件来辅助运动[J].成才与就业,2014(11).

[5] 孙望艳.手机新闻客户端“使用与满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6] 张晓瑞.移动社交网络的传播学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3).

[7] 宋琳琳.网络媒体使用与满足形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8] 曹钦,原辰辰.“使用与满足”理论文献综述[J].东南传播,2013(12).

[9] 新媒体环境下“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转型研究[C]//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2012.

[10] 马烨.大学生对于手机媒体的使用与满足分析——基于对北京市24 名大学生的深度访谈[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

[11] 庄美连.使用媒介:网络时代“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新发展[J].绥化学院学报,2010(4).

猜你喜欢
跑步受众运动
做到七点跑步不伤膝
跑步穿什么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不正经运动范
带表跑步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跑步为何让人如此痴迷?跑了就懂!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