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样本

2015-09-01 06:22曾宪波林云志姜楚华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5年7期
关键词:松滋市办学资源

曾宪波++林云志++姜楚华

王家桥镇麻水小学距离松滋市城区大概半个小时的车程,尽管如此,仍难以“抹掉”该校作为一所典型的农村薄弱学校的事实,而正是麻水小学这一稍显“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这所农村学校在城镇化建设浪潮和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旺盛需求中,好端端的区位优势却演绎成一种无形的办学上的巨大压力。

三年前,松滋市实验小学办学资源联盟的成立,让麻水小学一步步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也为松滋市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一个样本。这正是松滋市教体局局长苏振德三年前作顶层设计时勾画出的理想图景之一。办学资源联盟机制的建立和实践,催生了焕然一新的麻水小学,实现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城乡学校的共赢共荣。

资源联盟机制造就了一所最美乡村小学,也成就了一群有思想有担当的办学实践者

当江艳走进麻水小学的时候,她并不知道自己将会面临什么,以及三年后的自己和麻水小学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她以为,为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重托,只需要克服个人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比如年轻,管理经验不足,离家远,夫妻两地分居等等,在麻水小学安心努力工作就可以了。但是,江艳很快发现,她需要面对的问题远比自己预想的要复杂得多:学校教师平均年龄近50岁,教育理念和激情、对新事物的适应性都不可想象;没有专职的体音美教师,科学教师即将退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连年流失……

“江艳校长有一股不退缩的韧劲,能够顶住学校发展面临的巨大压力,遇到问题肯想办法。”几年的交流、融合、发展,实验小学副校长戴庆兰亲眼目睹江艳和麻水小学的点滴变化,她对江艳“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管不顾,执着前行”的教育情怀感佩不已。

的确,由于是麻水小学校长临时空缺引发的突然调动,江艳并不熟悉情况,但她的坚毅执着和与众不同的工作方式很快让人眼前一亮。

江艳到麻水小学任校长后的第一个春节,一年级语文教师代方荣接到一个电话。江艳在电话里说,正月初五要和副校长艾凌一起去给代方荣拜年。代方荣一口回绝,“你来了我也不接待,哪里能让校长给我拜年呢!”惊讶之余,代方荣更多的是感动。

就是这个春节,江艳的真诚打动了麻水小学的每一名教师:她一家家地走访慰问教师,向他们请教如何把学校办得更好,让周边的老百姓更满意。

鉴于学校留守儿童居多的客观实际,江艳又逐一走访留守儿童家庭,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征求家长对学校办学的意见。

几年来,在推动麻水小学内涵发展上,江艳付出了坚实的努力。“一次,一位老师说好多年没外出学习了,我听了觉得心痛。”江艳下定决心,一定要为教师争取更多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走出去才可以见识外面的世界,走回来才可以创造自己的世界”。

这时候,办学资源联盟进入了江艳的视野,如她所想,教师“走出去”又能“走回来”,这令江艳兴奋不已。

三年来,麻水小学和实验小学互动交流,教学教研活动联动机制日趋完善,麻水小学教师“走出去”的道路越来越平坦开阔。对于公开课比赛,过去有教师说,“不是我不行,而是没机会”。现在,全校教师都有主讲公开课、研讨课的机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质的飞跃。学校各部门之间也建立起互相支持、相互依靠的关系,有事大家一起拿计划,所有教师组成密切合作的团队,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有一种归属感,在这里都会受到尊重,每一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江艳四处奔走,建起了麻水小学少年宫,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接受艺术的熏染;留守儿童则有了属于自己的“留守儿童之家”,环境干净整洁,这里的教师更是尽职尽责;每学期和实验小学的交流活动,也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中的大事。

实验小学和麻水小学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紧密,用江艳的话说,实验小学包容麻水小学,麻水小学也依恋实验小学。

在实验小学的引领帮助下,“让所有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让每名师生成就更好的自己”成为麻水小学的办学目标,他们的办学愿景则是“办最美的山村学校,做居住在乡间的城里人,培育走向世界的山里娃”。

麻水小学就是这样逐渐明晰发展方向,从松滋市众多小学中脱颖而出,连年获得松滋市乃至荆州市教育质量先进单位等殊荣。这在麻水小学历史上是第一次。而江艳也从此“换了一种生活方式”,“心灵更广,少了许多浮躁,多了许多沉稳和教育智慧”。

“资源联盟机制,就像一所没有围墙的培训学校,校长、教师、中层干部都可以互相学习、启发。”按照苏振德的设想,未来几年,在带动师资素质整体提升的同时,将会有一大批校长和教师在全市脱颖而出。

从“带着教师干”到“促使教师干”再到“教师自己干”,学校管理要通过教师心态的改变激发内驱力

松滋市实验小学办学资源联盟成立不久,校长禹之松就带领自己的管理团队到麻水小学“把脉问诊”。禹之松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把江艳问住了:“麻水小学确立了什么样的发展愿景,你们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是怎样的?”

禹之松认为,一所学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问题。在实验小学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麻水小学的办学目标从无到有,而且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办最美乡村学校”到“构建均衡教育,创建特色教育”,到如今的“让所有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让每名师生成就更好的自己”。

禹之松的理念,来自于他多年的管理实践。“学校管理要通过教师心态的改变激发内驱力”。禹之松说,以前刚做校长的时候,他总是一马当先,带着教师一起干,时间一久,他发现了一个问题,由于事务繁杂,自己精力有些跟不上了。仔细考虑之后,他决定改变思路,想办法激发教师的热情,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力。

“办学不能做井底之蛙,而要开门办学、开放办学。”随着办学资源联盟机制的深入推进,松滋市实验小学的办学也越来越开放。禹之松旗帜鲜明地提出:联盟校要深度融合,在融合中碰撞,在碰撞中发展。简言之,就是要实现两所学校“品牌嫁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共荣目标。endprint

好的办学思路需要精致的管理策略来实施。为此,实验小学扎实搭建了成事成人的平台,健全了“以专家引领为保障,以干部交流为关键,以教师培养为根本,以学生体验为纽带”的人力资源互动运行机制。于是,办学资源联盟校会议制度、专题研讨制度、定期交流制度、活动展示制度、送课到校制度、客座教师制度等一系列机制制度建立起来,大大提高了联盟工作的实效性。为了明确职责,实验小学还主持成立了办学资源联盟工作领导小组与工作专班。这些创新举措,让办学资源联盟机制顺利“着陆”,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持续化的方向前进。

禹之松说,实验小学和麻水小学的合作共赢,主要体现了四个方面:变革办学思路、变革学校生活、搭建成事成人平台、建设特色文化。通过多方面的长效机制建设和融合实践,两所小学实现了品牌资源、管理资源、活动资源、硬件资源等资源的共享,最终达成了办学资源联盟校的“互通”共荣。

随着联盟的深入发展,禹之松发现,麻水小学环境变美了,教师自信了,实验小学教师更富激情,校园更具活力了。他欣慰地说,这就是办学资源联盟制度设计所期待的发展目标。

设计管理和教研等立体化的办学资源联盟机制,使城乡学校的融合发展成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有机结合的“交响曲”

两所学校的融合是两个群体的融合,要实现两所学校的携手共进,其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磨合的过程可能相当漫长。对此,松滋市教体局、教研室、实验小学和麻水小学相关领导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忧,因此,在联盟机制建设上,他们进行了精心设计。经过近三年的实践,这次“嫁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办学资源联盟机制的促动下,麻水小学教师对教育的激情不断高涨。李琼,一位曾经面对实验小学团队会感到自卑的教师,现在却拥有无限活力,用她自己的话说,“做教育更需要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生命状态”。她向自己的女儿学习课件制作,在一次教学竞赛活动上,她居然和女儿同台竞技,这种经历让她至今记忆犹新。她说:“只要不退休,就要敢于挑战自我。和年轻教师尤其是和自己的女儿同台竞技,虽败犹荣。”

教师内心的变化,也悄然发生在实验小学。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彭爱芬说,一进麻水小学,校园的精致赏心悦目,乡村的气息纯朴自然,让人感觉像是回到了无拘无束的童年。孩子们三五成群吃午餐,师生脸上洋溢着幸福快乐的表情。每次跟岗培训和工作例会,无论是麻水小学的领导,还是中老年教师,个个精神抖擞、谦虚好学,这种精神风貌感染着实验小学的每一位教师。

“以前,实验小学教师总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但是通过联盟办学的各种活动,我们发现麻水小学教师虽然年龄大,工作却一丝不苟,对于实验小学教师的多才多艺,他们也不甘落后,主动学习,令人钦佩。一次德育工作论坛,麻水小学教师连晚饭都没吃,自始至终地参加,直到晚上6点半活动结束。”实验小学政教处副主任刘继蓉对教师的变化有深切的体会,她说,她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反思、成长、进步,她相信,这也是联盟校中每一位教师共同的切身感受。

松滋市实验小学办学资源联盟就是这样一步步促使教师主动发展,而他们自身的变化又引发学校的一系列变化,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谈起今后的发展规划,禹之松踌躇满志,他说,下一步他们将积极筹备松滋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而麻水小学将在他们的支持下,朝着打造“耕读教育”品牌,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书香校园的方向努力。他坚信,松滋市办学资源联盟机制的创新实践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责任编辑 曾宪波)endprint

猜你喜欢
松滋市办学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The teacher who makes me shine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资源回收
How to Arouse Students’Interests in English Learning
她的温情,让我难以忘怀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