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精彩

2015-09-01 06:04邹国清易贤智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5年7期
关键词:校本德育生命

邹国清 易贤智

叶澜老师说过:“学校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怀着对生命的敬畏,玉沙小学以创造适合的教育为己任,基于成长需要,强化生活体验,坚守学生立场,致力校本课程构建,把天空还给孩子,把创造还给孩子,把快乐还给孩子,让每一个孩子绽放生命的精彩。

生命德育课程化

学生有着与生俱来的生命活力,他们不需要外在的管束、严格的规范,只需要我们静待花开。因此,实施生命德育必须在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前提下,站在课程的高度去整体思考与策划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德育主题课程化。在实施过程中,明确了课程目标、实施内容、操作策略、反馈与评价,纳入统一的课程体系,提供给不同个性的学生以全面的体验式教育,为不同年级学生的生命成长构建综合立体的教育场。

传统文化课程。以学年度为单位,依据时间节点、传统节日,确立每个月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如九月的行为规范教育,结合新生入校和教师节,设有入学典礼和“师恩难忘”课程;十月的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国庆节和中秋节,设有“祖国在我心中”系列课程;十一月的生命教育,设有“我在队旗下成长”系列课程;十二月的理想教育,结合年终总结和元旦节,设有“走进新年,秀我风采”系列课程。

成长体验课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基于生命成长规律,细化年级德育主题,使校本德育更具针对性。如一年级:培养习惯,融入集体;二年级:了解生命,维护安全;三年级:快乐合作,共同成长;四年级:聪明管理,体验成功;五年级:互相欣赏,懂得感恩;六年级:自主设计,放飞理想。这样安排既符合孩子们的心理,又适合生命成长的规律。

社会实践课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设计形成具有年级跨度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低年级侧重于家务活动、亲子互动,如学生与父母“同唱一首歌”“同读一本书”,共同走向大自然的亲子互动课程;中年级侧重于社区实践、社会调查;高年级侧重于身心体验和踏青远足。学校生命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既在纵向的年级层面由低到高,自成序列,层层推进,又在横向的班级层面相互关联,有机配合。

课程实践日常化

生命德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架构完成之后,学校从以下四个方面挖掘教育资源,强化课程实践的日常化、科学化、科研化。

学科课程有机渗透。形成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和全程德育的有效运行机制。德育课程目标不仅在思品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这些显性课程中得以落实,也会在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隐性课程中有机融合,进行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和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

两大板块专题落实。一大板块是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整合家校资源,围绕课程主题,定期开展高质量、富有生命意义和感染力的生命教育主题对话。另一大板块是每周的班队课程,组织讨论,交流点评。每次要求做到:课前有教案,课中有检查(年级校长下到年级巡查),课后有反思(案例)。每周一整理,每月一点评。

三个微课堂倾力打造。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们普遍感到提升学生日常实践的重要性,于是以“晨诵”“午写”“暮省”为主的三个微课堂火爆开设。微课堂10至15分钟不等,晨起诵读国学经典,午写修身养性,暮省则围绕学生小岗位设置、小组建设,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活力60分”综合融通。每周五的下午,学生没有课业负担,不背书包上学,实现快乐走班,简称“活力60分”。全校分为校级、年级、班级三级社团课程。校级有“我写毛笔字、我吹葫芦丝、我拉小提琴、我打架子鼓”共10个兴趣班;年级有“跆拳道、乒乓球、篮球”共12个班;其余的以班级为单位,自主开设剪纸、插花、朗诵、书法等40项兴趣拓展课程。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发展要求,让每一名学生自主选择,自由呼吸,自然生长。

日常评价多元化

教育评价是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不竭动力。学校建立了“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评价机制。通过目标评价、过程评价、自我评价、动态评价、发展评价不断使日常评价多元化,让评价唤发生命活力。

课程评价保质量。学校课程领导小组根据学生日常参与的情况、领导巡课记录、学生问卷调查、抽样测试的结果、家长及社会的反馈等方面综合考虑,形成最终评价,纳入绩效考核,每学期进行两次。通过评价,学校客观公正审视校本课程开设情况,及时调整、补充、完善,确保课程开设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教师评价促发展。倡导教师人人都是生命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评价者。建立了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要求教师做到“五有”“两定”。“五有”:有开发方案、有教材(自编、选编、选用)、有备课、有考勤记录、有研究成果;“两定”:定时间、定地点。学校通过听、查、访,对教师课程推进行为实施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并采取票决的方式定期开展“课改先锋”“责任标兵”“优秀班主任”的评选表彰活动,以评促教,以评促改,以评促研,以评促学。

学生评价展自信。自信心是学生成长的基石。学生只要有一点小小的进步,随时可获得一个“星星”,5个星星兑换一张笑脸,5张笑脸兑换一封表扬信,获得表扬信的同学可兑换个人心愿与物质奖励。这种灵动的评价重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获得情感体验,形成生活态度,养成良好习惯,习得生存能力,促进自主管理。此外,根据小组积分,定期开展“安全卫士”“最懂感恩的学生、最讲礼仪的学生”“勤劳之星、才艺之星、进取之星”等星级少年的评价。让评价由单一变为多元,由评判变为唤醒、激励,由关注优秀、少数学生变为关注全体,关注每一个,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由成长。

两年来,学校通过生命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规范了学生习惯的养成,提高了学生的生命质量,培育了学生的生命自觉。主动快乐地学习,享受童年生活的充实与快乐,成为了他们对校园生活的美好记忆。

(作者单位:监利县玉沙小学)

(责任编辑 周 俊)

猜你喜欢
校本德育生命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