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探析

2015-09-07 21:13郭振平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发病原因青光眼白内障

郭振平

【摘要】目的:分析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原因。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收治于我院的131例青光眼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1例患者中共有73例患者并发白内障,占55.7%(73/131),其中眼压因素与手术因素导致患者产生白内障的几率较高。结论:在对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时青光眼手术虽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部分患者可能并发白内障,因此在围术期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同时对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观察、监测,从而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发病原因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使得我国青光眼以及白内障患者人数每年都呈现出上升趋势。青光眼属于典型的视神经疾病,具有发病快、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等特点,患者若是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可能导致失明。部分患者在经过青光眼手术治疗后可能伴有白内障,本次研究将分析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原因,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收治于我院的131例青光眼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73例,女58例,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72.3±3.5)岁。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全部经过我院房角、眼压、视盘检查以及视野检查。同时排除患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及哺乳、妊娠期妇女。131例青光眼患者中包括39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以及9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下均可发现浅前房以及虹膜膨隆情况。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病史进行研究,对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在对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前,首先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检查和诊断。检查方式包括:首先,反复检查患者的眼压,同时判定患者眼压高低情况。其次利用房角镜判定患者属闭角型青光眼还是开角型青光眼,对患者的眼底以及视野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对青光眼的病症进行了解;最后对患者的眼部组织完好程度进行详细、认真检查,保证对患者诊断的准确性。在手术过程中为患者提供眼部水流渠道,疏通原本的水流渠道,要充分保证眼球放水流动性,避免患者眼球压力过大,降低对患者内部神经的压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青光眼术后情况进行观察。

2 结果

131例患者中共有73例患者并发白内障,占55.7%(73/131),其中眼压因素与手术因素导致患者产生白内障的几率较高。见表1。

通过表1能够看出,临床治疗中部分青光眼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可能会并发白内障,这类患者多数属于术前本身就患有白内障,只是在经过手术后加重了白内障病情。导致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并未对患者的眼部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诊断和检测;为了避免由于患者自身因素导致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情况发生,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检查,认真仔细观察患者的眼部情况,判定术前是否存在白内障,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

3 讨论

在经过本次研究后我们认为,针对于青光眼患者而言采用青光眼手术治疗虽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白内障情况。

对所有可能导致白内障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后,我们认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患者因素:对于术前本身就患有白内障的患者而言,在行青光眼手术治疗前就应当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防止术后加重患者白内障病情。(2)眼压原因:患者眼部房水发生变化且房水流动变化不合理时便可能导致患者的眼压过低,患者眼压一旦过低后变可能对晶体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导致术后出现白内障。(3)手术因素:将患者眼角膜边缘部分进行切开是青光眼手术中重要的环节,由于手术存在一定难度,操作医师通常选用相关的手术仪器夹取,这便使得晶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为了降低和减少晶体受损导致的白内障,在实施手术过程中我们建议采用微型镊子进行去除。(4)感染因素:手术环境未消毒、手术开展不合理等均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而引发白内障,为防止上述因素的出现,术前要对患者的手术环境和相关器械进行全面消毒处理,保证患者在完全无菌的环境中完成手术。

总而言之,131例患者中共有73例患者并发白内障,占55.7%(73/131),其中眼压因素与手术因素导致患者产生白内障的几率较高。进一步说明在对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时青光眼手术虽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发病原因青光眼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青光眼能治好吗?
白内障常见4误区
浅谈第一致盲眼病——青光眼
防治青光眼,别只盯着眼睛看
过多晒太阳有害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探究
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