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

2015-09-07 21:17李凯康吉龙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

李凯 康吉龙

【摘要】目的:探讨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认知障碍、栓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差异显著,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十分显著,但是腰硬联合麻醉的肺部感染、栓塞、认知障碍发生率低于全身麻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应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

髋关节置换术,实质上就是临床上的一种手术方式。本文主要针对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8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研究组40例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9-84岁,平均年龄为(72.1±2.4)岁;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52-87岁,平均年龄为(75.2±3.6)岁。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多个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仓药物,进行诱导;然后插入气管,通过辅助设备帮助患者进行呼吸,保证患者的呼吸次数在15次/min。

1.4 观察指标

对比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评定标准:见效:肌肉放松,镇痛效果显著;好转:有不适应感,镇痛效果一般;无效:牵引肌肉之后产生强烈的不适宜感。

1.5 统计学方法

1.2 诊断标准

①80例患者治疗之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80例患者均给予髋关节置换术。

1.3 方法

1.3.1 研究组

研究组40例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具体方法:麻醉之前给予供氧,注射阿托品等相关药物,建立一个静脉通道,实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与临床体征变化;给予患者左侧卧,穿刺点选取于脊椎中正确的位置,将麻醉针推入,保持0.2ml/min滴注,完成所有操作之后,将导管空间留置,穿刺完毕之后将腰针取出。

1.3.2 对照组

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具体方法:建立一个静脉通道,注射0.8mg丙泊酚药物、0.4hg/kg芬太尼药物、0.03mg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X2检验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x±s)表示计量资料,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

如表l所示,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

如表2所示,研究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触感恢复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阻滞感觉时间分别为(141.4±28.7)min、

(10.57±5.2)min、(59.2±10.3)min: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99.5±42.9)min、(24.13±10.2)min、(168.4±52.8)min: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十分显著,但是腰硬联合麻醉的肺部感染、栓塞、认知障碍发生率低于全身麻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髋关节置换术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康复新喷剂对支气管插管术后咽喉并发症的影响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