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规模化蕉园机械化现状分析

2015-09-10 04:42迟志广方昭林涛张江周李宝深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香蕉规模化机械化

迟志广+方昭+林涛+张江周+李宝深

摘 要 以广西金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蕉园为例,分析广西规模化蕉园各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现状以及折合用工量,计算出蕉园总机械化率为71.19%,总结阻碍实现全程机械化的限制因素主要为定植、喷药、追肥、植株护理等操作。建议应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技术,按照适地适栽的原则,重点开发定植、追肥、护果、植株护理等环节机械化。

关键词 香蕉 ;规模化 ;机械化 ;现状

分类号 S668.1

Mechanization Status of Large-scale Banana Plantations in Guangxi

CHI Zhiguang1,2) FANG Zhao1,2) LIN Tao2) ZHANG Jiangzhou1,2) LI Baoshen1,2)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2 Guangxi Jinsui Agriculture Group Co. Ltd, Nanning,Guangxi 532703)

Abstract Taking the banana plantation of Guangxi Jinsui Agriculture Group Co., Ltd as an example, we analyzed the status of mechanization and equivalent amount of labor in large-scale banana plantation of Guangx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mechanical rate was 71.14% and planting banana, spraying, top dressing and banana fruit management were the mainly limiting factors to achieve fully mechanization. It should be widely learn advanced foreign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llowing the principles of suitable land planted, developing the machinery of planting, fertilizer, fruit care, plant care and other aspects.

Keywords large-scale banana plantation ; mechanization ; status

近几年,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和香蕉国际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香蕉产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蕉果品质,对实现全面机械化规模生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1]。自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香蕉产业升级计划以来,中国香蕉产业逐渐进入由传统产业转变为现代产业的重要阶段。国内香蕉主产区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生产发展,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并迅速成为热区各地的重要产业[2]。目前,大规模的香蕉种植园比例不断增加。据广西香蕉协会统计,2015年广西蕉园总面积超过12万hm2,面积超过67 hm2的基地超过20%,这也为蕉园实现全面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基础。笔者以香蕉产业龙头企业——广西金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蕉园为例,分析广西规模蕉园机械化种植现状,总结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限制因素。

1 种植园概况

广西金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具备先进的香蕉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产品达到中国绿色食品生产标准,下辖19个标准化香蕉生产基地,是中国规模较大、产业化程度较高、设备技术较先进的香蕉龙头企业,拥有成熟的现代化农业种植经营模式。金穗各蕉园种植面积在67~133 hm2,配备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设备、管道式喷药系统、大型深耕机、开行机、旋耕机、挖掘机等现代农业机械设备,可代表广西大部分规模蕉园的经营模式。

2 蕉园机械化现状

2.1 整地起垄

新垦蕉园定植前或老蕉园翻种时,需要对蕉园土地进行整理,包括清园、通耕、起垄等生产操作。目的是改善蕉园土壤物理性状,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目前,广西规模蕉园已基本实现整地环节的机械化生产,通常采用大中型耕整机械,如平台式四轮驱动拖拉机、大型挖掘机、轮式开沟机等(图1、2),配备专用深松耕或传统的铧式犁,耕作深度可达60 cm,机械化程度高。

2.2 基础建设

蕉园基础建设包括场房、泵房建设,管道铺设等工作(图3、4)。目前,广西规模蕉园广泛采用水肥一体化的灌溉施肥技术,蕉园种植前需完成管道系统的设计和铺设,采用挖掘机挖坑,人工埋管的方式,耗费人工较多,属于半机械化操作。

2.3 基肥定植

香蕉定植环节包括施用基肥、垄底翻耕、开坑、拉管、定植、淋定根水、盖膜等措施,操作较繁复,除垄底翻耕时采用小型旋耕机外,其它操作均为人工操作,属于半机械化操作(图5、6)。有研究显示,可以借鉴烟苗机械种植的方式提高机械化程度[1]。

2.4 水肥管理

广西规模蕉园普遍采用水肥一体化的灌溉施肥方法(图7),灌水与施肥操作皆可通过滴灌或喷灌系统进行,一名管理员通过控制泵房的运行即可完成上千亩蕉园的水、肥施用工作,机械化程度高。另外,有些蕉园习惯在生长旺盛期和越冬期追施干肥,此操作属于纯人工操作。

2.5 植保管理

广西规模蕉园大多安装了管道式喷药系统(图8),与水肥一体化系统非常相似,在泵房配药池进行集中配药,通过管道将药液输送到田间阀门,工人只需将喷药枪与田间阀门连接即可喷药。管道式喷药系统节省了大量的配药时间,也减轻了工人背负药箱的负担,极大地提高了喷药效率,属于半机械化操作。

2.6 植株管理

香蕉植株管理包括割叶、除芽、除草、护果等环节,其中护果管理尤为复杂,包括较蕾、抹花、疏果、垫把、断蕾、套袋、绑绳、顶木等操作。香蕉的植株管理操作目前完全依靠人工操作,特别是植株个体的护理(割叶、除芽、除草)是香蕉整个生育期里耗费人工最多的阶段,还没有相应的机械来辅助管理,属于纯人工操作。

2.7 无伤采收

收蕉方式主要有人工采收、索道采收、移动式小车采收等几种。有试验证明,拖拉机吊挂运输香蕉的损伤率为40.45%、人工搬抬为23.6%、摩托车加海绵垫运输为11.5%、平板车加海绵垫运输为8.14%、采收索道运输为2.71%[7]。可见,索道式采收是当前最理想的香蕉收获方式。目前,越来越多的广西规模蕉园开始使用无伤机械化索道进行香蕉采收(图9),收蕉工人只需将砍下的香蕉挂上索道即可运送到包装点,省却了挑蕉的繁重劳动。配合熟练的包装队伍,可使香蕉全程不落地,极大地保障了采收香蕉的外观品质和采收效率。有研究显示,采用无伤机械化索道采收,可降低香蕉机械损伤20%,同时提高工作效率30%[3]。

2.8 防风抗倒

广西香蕉防风措施主要包括绑绳与顶木2种方法。绑绳主要采用1~2条较宽(约2 cm)布带固定树体,布带一端固定在香蕉倒数第一张叶片与倒数第二张叶片之间,另一端固定在附近蕉株距地面1 m处,绑绳方向沿蕉果下垂的反方向。绑绳可增加蕉树之间的群体拉力,可防6级以下的风暴[4]。顶木一般采用立桩法效果更好(图10),首先需用打孔机在距蕉头20~30 cm处打一直径9~10 cm、深40~50 cm的直洞,然后选用基部直径7 cm左右、长4 m以上,结实、有弹性的木桩或毛竹插入洞中,并用布条将木桩与蕉树分3段固定,可防7~8级台风[4-5]。香蕉的防风措施还没有大型的机械运用,属于人工主导的操作。

2.9 蕉秆还田

广西香蕉的种植年限一般在5~6年以后都要进行翻种,在这个过程中最大难题是对大量香蕉假茎和根部球茎的有效处理[6]。传统小蕉园种植依靠人力砍断蕉杆、挖出球茎、晒干后焚烧,既耗费人力,又耽误时间。规模蕉园普遍采用大型挖掘机作业,成本约10 000元/hm2,虽节省人力但成本较高。自2010年广西首台香蕉茎秆粉碎机问世,以机械完成香蕉根茎推到、粉碎、铺放残渣、犁耙等作业,成本约5 000元/hm2,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

3 机械化率分析

根据金穗蕉园实际生产情况,对生产中的各项分工与用工量进行了统计(表1)。从表1可以看出,深耕、开行、灌溉、施肥、农资搬运等生产操作都已经实现完全机械化,这些生产操作也是传统人工种植模式下最耗费劳动力的环节,目前都得到了有效的机械替代。而管道铺设、定植、喷药、采收等环节已实现半机械化操作,尤其喷药与采收环节,机械作用十分重要,且有不断提高的趋势。目前,追肥、护果、植株护理、覆膜等操作仍然为纯人工作业,但追肥、覆膜环节已有相关机械,推行机械化值得期待。

从操作用工方面来看,水分管理、施肥管理和植株护理3个环节折合用工数量远超其它环节,分别占整轮香蕉生产用工的48.83%、19.01%和16.28%。其中,水分管理和施肥管理环节利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设备已经实现全面的机械化操作,极大程度地解放了劳动力,是香蕉生产推行全程机械化操作的核心技术。而植株护理环节为纯人工操作且用工量巨大,并且由于操作十分精细且极具差异化,推行机械化操作非常困难,已逐渐成为制约香蕉产业标准化生产的首要因素。

通过对蕉园用工类型的分析,总结出蕉园不同类型的用工比例(表2)。机械用工折合用工数量远超半机械和人工,占总折合用工数量的71.19%,即机械化率为71.19%。机械半机械化率为76.47%,说明目前广西规模蕉园的机械化程度较高,且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剩余23.53%的生产作业为纯人工作业,是香蕉产业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

4 全程机械化限制因素

有资料显示,国外的香蕉从整地、栽培、管理到采收、包装等各个生产环节都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操作,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保障了香蕉产品质量,从而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创造了条件[1]。而我国香蕉的全程机械化生产仍然存在诸多难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机械定植尚不成熟

香蕉的定植受光热条件和种植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地区因气候条件不同种植密度往往不同,而有的蕉园习惯等行距定植,有的蕉园为方便物资运输和采收习惯采用宽窄行的方式定植。因此国内香蕉栽植机械化尚不成熟,有待开发[3]。

4.2 机械追肥难以普及

由于某些肥料如有机肥、钙镁磷肥等溶解性差,无法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施用,因而通常以干肥的形式进行追肥。但不同地区的种植环境差异较大,如广东平地种植,海南垄上种植,广西垄下种植,使得机械追肥难以适应、普及。

4.3 机械喷药效果差

目前能够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喷药机械已经十分常见,其中以风送式弥雾机和飞机喷药为代表。但由于香蕉本身植株高大,叶片繁茂,纯机械喷药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并且易对蕉园附近的人畜造成危害,因而使用率很低。

4.4 植株护理依赖人工

当前的蕉园生产中,为保证香蕉产量与商品性,需要人工对香蕉植株进行大量的护理工作。其中大部分操作如割叶、除芽、较蕾、疏果、绑绳、顶木等,依赖种植者对香蕉植株长势的判断而需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措施,导致全程机械化无法应用,只能从生产工具上加以改良。这种情况阻碍了香蕉管理标准化、集约化的推进,而目前并无有效的解决办法。

5 结语

我国香蕉产业日趋规模化、集约化与标准化,提高机械化程度是降低蕉园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目前广西大部分规模蕉园的机械化作业量已超过人工作业量,具备较高的机械化水平,但一些关键的生产环节仍然受个体差异或管理水平影响而无法广泛地实现机械化操作。要解决这一问题还应大力加强农业机械化研究,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生产经验,按照适地适栽的原则,开发针对性强的农业机械,向着全程机械化生产不断努力,促进产业整体升级。

参考文献

[1] 周昆华,杨建辉. 浅谈香蕉生产机械化管理[J]. 热带农业科技,2010,33(1):24-25.

[2] 李 君,杨 洲,汪刘一,等. 香蕉生产机械化研究与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 836-1 838.

[3] 梁 锐. 香蕉生产机械化技术[J]. 农机科技推广,2005(3):34-34.

[4] 吕 斌. 香蕉防风技术[J]. 中国南方果树,1999(5):31-31.

[5] 林巧蔚,陈恩海. 香蕉防风害措施[J]. 中国热带农业,2011(3):64-64.

[6] 王斌斌,曹卫东,张进疆. 香蕉假茎还田机的设计[J]. 现代农业装备,2006(12):44-47.

[7] 李德安. 香蕉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J]. 中国热带农业,2006(4):40-41.

猜你喜欢
香蕉规模化机械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快手香蕉饼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瓶里有香蕉
香蕉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