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不想做甄嬛

2015-09-10 07:22阙政
新民周刊 2015年49期
关键词:郑晓龙孙俪娘娘

阙政

孙俪说自己“不是娘娘更不是太后,在家在公司都是服务型的女人”。家里的“邓导”也对她说:“你已经被叫娘娘很多年了,做一个演员不能总这样,你需要不被人叫娘娘已经很久了。”

四年前,《甄嬛传》力夺剧王,成就名噪一时的现象级“屏霸”。四年后,相似班底再创《芈月传》,大幕刚开,荧屏纷争便情同剧中战国乱世……

剧红是非多

11月30日,“一剧两星”时代的《芈月传》在东方卫视和北京卫视黄金档同时首播。根据全国网收视数据,这一天,东方卫视的《芈月传》收视率突破1.8%,成绩单上的第一笔并不辜负大剧预期。但随即传出令人不快的消息:当晚上海一些地区IPTV中东方卫视的信号中断了将近两个小时,正是《芈月传》的播出时间。更有传闻,上海部分街区有人用现金买收视,要求收视率调查样本用户每日锁定观看外地某卫视。

收视率造假,原本并不是件稀罕事。被垄断的收视调查、不尽科学的样本选择,一直以来都为业界诟病。收视率样本户被收买被控制、花钱买收视等灰色地带屡屡见诸报端。到了年末,一些卫视为了冲业绩,同样会在收视率上做做手脚,即使整体收视曲线呈现极不自然的夸张走向,也能拿来蒙骗不知情的广告主——毕竟对一方卫视而言,收视率就像微信的阅读量,尽管有虚假的成分,却仍然是内容能否变现的重要参考依据。

而当收视率造假搭上志在夺取年度“剧王”的《芈月传》,吸睛程度就比以往更甚。即使不论“幕后黑手”,两家首播卫视也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开播当日,东方卫视通过删减不必要枝节的方式加快剧集进程,北京卫视就掐头去尾甩掉贴片广告,大家都在你争我赶,在编排上使出狠招,力图招徕更多观众。你以为竞争对手只有彼此?又错了——虽然《芈月传》必须遵循“一剧两星”规则,但你会发现安徽卫视和山东卫视也加入了战局。原来只要避开“一剧两星”规定的“晚间黄金档”,其他卫视仍然可在非黄金时间段跟播此剧。

到目前为止,收视造假一事仍然悬而未决。按照以往的经验,很可能会因“证据不足”不了了之。但其实收视数据存疑的还不止电视台——《芈月传》的两大网播平台,腾讯视频和乐视网,最近也跟数字拼上了,还纷纷是每天一起破2亿的节奏。腾讯视频的统计数据显示,《芈月传》自11月30日开播,截至12月8日,总播放量已超过15亿,乐视也不居其后。

孙俪再次演古装,希望不要重复“甄嬛”。

刘楚恬饰小芈月。

面对这样的数据,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你也2亿他也2亿,中国的盯屏人口一共才多少?根据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用户总量也还不到10亿;再来看另一个数据:2011年的《甄嬛传》,播出至今4年多,在乐视网的播放总量是60亿次——而《芈月传》如果按照一天2集,2集就2亿播放量的节奏再延续下去,等到81集播完,播放量就已经能达到80多亿次,才40天就超过了《甄嬛传》4年多的点击量,你说科不科学?视频网站在欢天喜地公布数字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下前后关联,别自己打脸才好。

当然,对一部志在“现象级”的大剧而言,这些争议也未必都是坏事。有争议,正说明群众基础很大。所以,这一边,收视率阴谋论还在继续,原创作者蒋胜男和电视剧总编剧王小平还在打着编剧署名官司;另一边,乐视网(也是电视剧出品方花儿影视的母公司)已经开始了“全IP”的开发——同名网游手游,定制红酒,整个年末都会被打造成“芈月季”,火力全开。

赵文瑄饰秦威王。

但是关于IP,众说纷纭之际,我还是最认同尔冬升导演的一番话。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他说:“IP?完全没兴趣,那都是金融界的东西,美国根本没有这种阐述。什么是IP呢?我就是IP,《星球大战》《窃听风云》也是。有原创的东西才能有IP,而现在都在消耗——买小说,搞噱头,把所谓的IP毁掉了。观众被骗得多了,就不看了。我不认为到明年夏天IP还会是热词。这都是金融老板、电影宣发干的事,跟编剧导演没什么关系。以前也见过,只不过现在规模很大对吧。只为赚钱的话,不如炒股票好啦。”

看起来,IP好像与优质内容关系最大,其实,更多还是影视产业前端(找钱)和尾端(卖钱)的事。尔冬升真是业界的耿直boy,毫不犹豫就给皇帝脱下了新装。

高山边上建高山

所以,先别忙着谈IP,电视剧好不好,还是内容说话。《芈月传》从最初发布会上的90集,到现在尘埃落定81集,论体量,还是要比《甄嬛传》的76集更大。都知道导演郑晓龙爱嗑瓜子,这回拍《芈月传》,嗑得更多:“在现场脑子一动,手上和嘴上就都想动,这次的瓜子肯定比往年多,你看,吃得我肚子都大了。”

为芈月大了肚子的郑晓龙,其实很不喜欢别人把《甄嬛传》拿来和《芈月传》作比。“很多人都在问,反复问,《芈月传》和《甄嬛传》的区别在什么地方,或者《芈月传》比《甄嬛传》会怎么样,其实是很不一样的——题材不一样,内容不一样,故事不一样,人物性格不一样,创作方式不一样……《甄嬛传》的小说是架空的,只是在拍摄的时候为了让观众有代入感才安排在了清朝,历史上本身是没有甄嬛这个人的。而《芈月传》里的芈月是历史真实存在的人物,有历史依据,所以我们要把这个历史故事和人物讲清楚,把她的一生展现出来。”

一个是架空戏说的清朝后宫,一个是有史可据的战国七国争霸。从出品方到导演、编剧、演员,无不在反复强调:这一次,我们的格局更大。郑晓龙妻子、本剧总编剧王小平(也曾是《甄嬛传》编剧)打了这样一个比方:“《甄嬛传》只是一个小港湾,《芈月传》是在惊涛骇浪的大海里面行船。如果非要放在一起比,我就说《芈月传》真比《甄嬛传》好,好得不是一点儿,好很多。”出品方也把《甄嬛传》比作江南园林,而《芈月传》则更为大气磅礴。

所以,在大部分观众都把《芈月传》当作《甄嬛传》姐妹篇来期待的时候,主创自己满脑子想的却是“离甄嬛远一点”。郑晓龙承认,为了不让观众过多联想两部剧的关系,在《芈月传》的整个创作过程当中,“首先是尽量避开《甄嬛传》”。“《甄嬛传》这几年确实播出影响力比较大,很多人都以它作为一个标准,去学习,或者模仿,甚至还有抄袭剽窃。但是我们不行。因为《甄嬛传》我们已经做过了,我们希望离它远一点。大家都说《甄嬛传》算是一座高山,我觉得非要在高山的基础上建更高的山,那很愚蠢。聪明的做法,就是在它旁边再竖起一座完全没有可比性的高山,让大家看看,这也不错。”

所以,在《甄嬛传》里令人印象深刻的“华妃娘娘”蒋欣,不过友情客串了一下《芈月传》,在第四集开头就早早领了便当,也是出于这种考虑,不想被人说又是《甄嬛传》的原班人马。唯一不变的是孙俪的女主角,但从甄嬛演到秦宣太后芈月,孙俪自己也在尽力避免重复,选择的演出方式,第一考虑就是要和甄嬛不同:“哪怕一些细节只要和甄嬛相同我都要改掉。”

不过,比较尴尬的是,《芈月传》在营销传播上,却无法和《甄嬛传》这一曾经创造过“年度剧王”、“现象级大剧”的里程碑式作品完全撇清。捆绑营销、借势营销在所难免。于是就出现了“导演编剧演员都不太希望观众言必称甄嬛”,但宣传方却“非常希望大家能像当年捧场甄嬛一样捧场芈月”的错位。

郑晓龙的价值观

其实,《芈月传》和《甄嬛传》最大的不同,窃以为并不只是朝代更替、格局大小、文戏武戏的比例,而是人物——女人。

撑起《甄嬛传》的就两个字:宫斗。当年《新民周刊》采访郑晓龙时,发现他并不热衷于后宫斗争。妃嫔媵妾争宠,在他看来不但无聊,还很可怜。现在想来,郑晓龙确实是一个三观很正的导演——芈月身处的时代,女性相对自由,宫廷里的女人不只有服侍大王这一个选项,有女官,也有女医,女人的话题不再只是阿胶或麝香(这样的伪科学),也能纵论经纬,也能为国为民——如此背景下的“中国第一位太后”、“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才有可能激起郑晓龙的创作欲望。

他把芈月比作“中国的伊丽莎白一世”:“她不是一个小女人,是一个女政治家,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的伊丽莎白一世’。我们从她出生拍到七十多岁,是真正的传记性的片子。封建社会初期,一些新的生产关系、生产力代表是非常朝气蓬勃的,所以那个时代很有意思。”

历史上,芈月随嫡公主芈姝陪嫁去秦国,成为秦惠文王嬴驷的宠妃,生了秦昭襄王,又与情人义渠王翟骊私通,生了两个儿子,晚年还有自己的男宠。但郑晓龙坚持把芈月的每段感情经历都纯真化(包括杜撰的与春申君黄歇的青梅竹马),并且反对把芈月陪嫁和改嫁视为“拿性作为政治利益的交换”。连历史上的大义灭亲,芈月杀义渠王和两个孩子,也改成了杀夫留子。这一方面是电视剧过审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见出主创本人的价值选择。

省略了宫斗戏之后,饰演芈姝的刘涛成了本剧最大的“白转黑”担当。据说剧组就是看中刘涛的“贤妻”定位,才给了她这么一个由白转黑的角色。而在省略宫斗戏的背后,主创也希望借由增加的武戏和韬略,让《芈月传》能够吸引比《甄嬛传》更多的男性观众。

但也许正是这样的定位,让《芈月传》眼下陷入了尴尬:爱看宫斗的女性观众流失了,爱看历史正剧的男性观众却在吐槽剧作的种种纰漏。

比如历史失实——芈月和黄歇年龄差距很大,青梅竹马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黄歇也不是屈原的弟子;战国的人怎么会穿如此艳丽的衣服,戴浮夸廉价的头饰;写字哪里来的纸;唐代才有的“物宝天华”,怎么先秦已经当“成语”用了?

刘涛饰芈姝。

考虑到《芈月传》即使基于史实,拍摄方式也是正剧,但电视剧毕竟是虚构的艺术,戏说成分在所难免。为了情节连贯、矛盾集中,为古人拉近点距离,可以理解。实际上,《芈月传》相比各种穿越雷剧,对史实已算相当尊重——楚威王翻阅的都是竹简,写的都是小篆,纸上题字可能是一时疏忽所致。全剧拍摄时都有礼仪老师跟组,像副导演一样在旁监督,如果发现演员做出了不符合时代的举动,会加以提醒。服化道方面,剧组也做过研究,知道战国服饰颜色多为暗系,但出于美观考虑,还是决定替之以浓墨重彩。出品方也否认了“服化道是否淘宝廉价款”的疑问,称仅仅孙俪的服饰便有85套,每套造价近万元。

让人觉得别扭的,还有台词和配音。孙俪说:“我觉得芈月比甄嬛难演多了,从台词来讲就太难背了。我们私下里聊天都是‘你台词怎么背的?’台词都堪比英文台词。”不文不白,加上许多生僻字,别说演员难背,观众听着也不容易。再加上主要演员都用了配音,听起来就更觉隔阂。

嗑瓜子的郑晓龙导演。

不过,真正的大问题可能还不在于台词或一些细节的史实,而是编剧本身的无力。看《芈月传》的感觉使人联想到看美剧《复仇》时的体验——同样是一路打怪升级的进程模式,《复仇》的缺点在于:装备说来就来,队友想有就有,通篇只见编剧随心所欲的翻云覆雨手,不见人物顺理成章的自我发展。而这种过于明显的“编剧”痕迹,也是《芈月传》的弊病。

不是娘娘更不是太后

不得不说,孙俪和刘涛确实是好演员,以34岁和38岁之龄扮演及笄少女,演技但凡差一点,不是车祸现场,也是羞耻play,难为这两位还能兴兴头头地演下来。

尽管处心积虑要与《甄嬛传》撇清关系,导演郑晓龙还是选择孙俪担任《芈月传》女一号,因为“我们认识的孙俪是个精灵,又有些假小子,她会把想法直接反映到动作上,这和芈月前期非常像。如果说之前孙俪是在演甄嬛的话,那么芈月就是孙俪本人”。

《甄嬛传》是孙俪的第一部古装戏。拍完之后,她也想过,再也不拍古装戏了。但《芈月传》还是说动了她,“扔下当时四个月大的孩子,离开家五个月”。进组前,她专门找了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教授,讲解先秦历史:“如果有两三年时间可以给我准备的话,我能把很多相关的历史都看了。但是只有四个月时间,两三周就有一轮新剧本来,我就只能找老师,算是走捷径,自己提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都会回答,好像私人定制的课程。几十堂课下来,老师还说他挺感激我,因为我问了很多深入的细节问题,他查阅了很多史料,对历史了解得更透了。”

她也会觉得中国电视剧的拍摄方式不尽合理:“81集电视剧,八九百场戏,感觉拍电视剧比拍电影难多了,电影每天只拍十几个甚至几个镜头,电视剧却是一天十七八场,每场十几个镜头……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你去思考,一不小心就会牺牲几个镜头。我问过美剧的工作量,都跟电影差不多,两个礼拜恨不得才拍一集。而内地剧,三四天拍一集已经算是精致的。”

她对古装的表演方式有自己的理解:“跟现代戏、年代戏,表达方式都不同。”虽然比较谦虚,说自己被夸演技好是因为戏多,对各种场景和剧情都更熟悉,不需要经常跳进跳出,才比较入戏。但其实一个演员有没有用功,有没有用脑子演戏,还是很明显的。(反例窃以为是剧中某位大王,尽管挑不出演技差在哪里,有时还演得挺自然,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其实就是用了现代剧的表演方式去演古装剧造成的尴尬。)

演完娘娘又演太后,孙俪理所当然被归类到了强势女性,但她却说自己在生活中“气场弱爆了”,“最爱去菜市场买菜,戴着口罩跟人讨价还价”,“不是娘娘更不是太后,在家在公司都是服务型的女人”。家里的“邓导”也对她说:“你已经被叫娘娘很多年了,做一个演员不能总这样,你需要不被人叫娘娘已经很久了。”

于是邓超就在自己导演的第二部电影《恶棍天使》里,让孙俪演了一个二傻子“查小刀”。孙俪也很开心:“虽然演了娘娘和太后,发到我邮箱里的剧本中还有不少是让我演当今的小人物。我现在的表演热情比以前更多,没演过的都想去尝试,相信自己能演出更好的角色。”

继《甄嬛传》华妃的白眼、“贱人就是矫情”被做成表情包之后,《芈月传》里孙俪有几场情绪大开大阖的戏,也被做成了太后表情包,尤其是杀义渠王一幕。“当时我和导演达成共识,不想哭,拒绝哭。但是实际拍摄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嗓门可以这么大,完全撕开了,自己也听不到了。摄影师都惊呆了。”孙俪说,“表情包挺好玩的,但是我拍戏的时候不会想到表情包,还是会跟着戏走。”

猜你喜欢
郑晓龙孙俪娘娘
郑晓龙夫妇:斗出精彩,吵出恩爱
郑晓龙夫妇:斗出精彩,吵出恩爱
娘娘与唐宋的“恩爱”日常
孙俪的“趣味”婆媳情
郑晓龙:成就我的不是甄嬛,也不是芈月
孙俪:兼容更多打开的方式
孙俪的原生家庭那么糟糕,为何她的婚姻那么幸福?
娘娘寨的春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