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武训”李尧坤

2015-09-10 07:22赵进一花葆竹
新民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云浮市粤西性情

赵进一 花葆竹

一场颇具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教育改革正在一个鲜为人知的偏僻之地澎湃展开。

这个地方在粤西,它是广东省最年轻的一个地级市——云浮市。

一位有识之士对此作了深入考察之后大胆预言: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很可能要从这个小地方起步。

此话可不是空穴来风——人们惊奇地发现,这场教育改革改变的不仅是教育本身,而是极大地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

这场变革的最大推手就是人称“红色武训”的云浮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尧坤。他这样概括他们的做法和成效:

“以小课堂改变大课堂,用小社会辐射大社会。”

广东,又是广东。纵观近代史,广东总是走在中国的最前面。

海关官员的困惑

金风送爽的季节,又一个学年即将开始。

新加坡海关。当一名赴中国的新加坡小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准备过境时,海关官员发现这个小学生申请的签证期特别长,便好奇地问:“小朋友,你到中国去干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上学。”又问:“哪里上学?”答:“罗定。”“罗定在哪儿?”家长告诉他:“在广东省云浮市,孩子上的是喜耀粤西学校。”海关官员耸耸肩,他无法理解,从来都是中国的孩子到新加坡上学,没听说新加坡的孩子会去中国上学,而且上学的城市为什么就不是上海、北京甚至广州呢?

但如今,这样的事已越来越常见。除了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及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也有不少学生不辞路途遥远,赶往罗定市喜耀粤西学校求学。

“喜耀粤西学校”,这究竟是怎样一所学校?中国教育界的“庞麦郎”吗?它是如何勃兴起来的呢?

话还得从25年前说起。

1989年,李尧坤还在肇庆市当镇长。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尧坤结识了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霍韬晦先生。著作等身的霍教授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佛学家、梵文学者和新儒学家,还是“性情文化”的倡导者。一个是普通的基层干部,一个是声誉卓著的当代大儒,从年龄上看,也属于两代人了,但他们一见如故,并在相识至今的25年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一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在李尧坤的胸中激荡着——为官一任,除了尽心履职以外,还得为老百姓做些什么。做什么呢?面对因追逐铜臭诱发的种种社会乱象,他最想做的一件实事就是通过教化,在民众中普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用中华传统美德及传统价值观滋养社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思想,凝聚涣散的人心,净化恶浊的社会风气,改变社会的精神面貌。

当李尧坤把自己的愿望告诉霍教授后,霍教授说,我也早有此想法。“我在香港、新加坡等地开设‘国学文凭班’及‘华学课程’等,讲授《诗》、《书》、《礼》、《易》、《春秋》,把中华文化的‘药汁’慢慢地渗透到国人的灵魂里去。”

如何渗透?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办学啰。但是一个小小的镇长哪来如此大的能量?尽管霍教授告诉李尧坤,香港有一个“喜耀教育基金会”可支持办学,但开办学校除了资金,还要土地、教育部门审批手续等等,对此李尧坤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1997年,机遇终于来了。这年李尧坤升任罗定市(隶属于云浮市)市长,终于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在李尧坤的推动下,市里以最优惠的价格划出50亩土地给霍教授,用于开办学校,并将其纳入市教育管理系统。不过,这样一件好事也引起人们的质疑:香港人在这儿办学是假,撸钱是真……对此,李尧坤同他们算了一笔账:按每亩地3万元(时价)计算,50亩地就是送给他们也不过150万,但把学校建起来,人家至少得投资2000多万,以后还要添置教学设备,承担教师工资等各项开支,况且,政府同他们签订的合约明确锁定这块土地只能用于办学,不能作其他用途……一席话,说得大家心服口服。1999年,这所由香港喜耀教育基金会出资,非营利性的民办学校——喜耀粤西学校在素有“中国教育之乡”之称的罗定市落成,并招收了第一届学生。霍教授担任校监。

市长任上的杰作

那么,这所学校有何魅力,引得八方子弟汇集于此?

走进喜耀粤西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前广场上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塑像,环顾四周,教学大楼及走廊的墙面乃至操场的围墙上,满目都是精致的古代经典语录或书画作品,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中华传统文化气息……

这里是全国第一所以“性情教育”为职责的学校,学校在按国家标准完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运用中华传统文化开发学生的性情,把学校办成孕育健康人性的场所。

“性情教育”就是萃取《诗》、《书》、《礼》、《易》、《春秋》的精华,依循孩子生命成长的特点,将古人的智慧融入现代教育当中,形成“喜耀新六艺”,依次对应为感受力、记忆力、自制力、创造力、理解力和领导力的开发和培养,是谓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完美结合。有一次,初中部有位老师在讲到先秦百家争鸣这段历史时问学生:如果让你用诸子百家的理念来管理我们这个班集体,你会选择哪一家学派呢?孩子们的回应精彩纷呈,有选择道家的,有选择儒家的,也有说要用法家的,各有各的理由,莫衷一是,刹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此后,“从诸子百家到班集体管理”成为这个学校开展“性情教育”的“固定项目”。

性情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是老师团队的打造。只有老师有性情,才可能教出有性情的学生。喜耀学校的老师入职以后,都要分批赴香港参加霍韬晦教授亲自主持的喜耀生命课程,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如何把禅宗有关“接、转、开”的理念运用到教育上。所谓“接”,就是要真心接纳、包容每个学生的一切,无论优点和缺点。然后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冷静分析,如何展其所长,让优点得到充分发挥,如何对症下药,使其缺点得以克服。尤其当学生“犯错”时,老师非但不能责备孩子,反而要把它视作教育孩子、让孩子成长的一个机会。霍教授告诉老师说,大家要明白,孩子在我们面前犯错,风险最小,成本最低,我们应该庆幸才对,因为我们有机会教育他,以免他将来在外面犯错,付出沉重的代价。老师唯有真正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知己知彼”了,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间,使学生的思想出现变化。所以,当孩子的思想出现变化时,就要抓住教育时机,开启孩子光明的心,这就是“转”;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理解与接纳后,心中的恐惧和抵触自然就会放下,心立刻就会变得开放、柔和,愿意与老师沟通了,这便是“开”。仅仅一年,人们就看到了“性情教育”的效果: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孩子不但好学上进,而且温文尔雅,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彬彬有礼,像个“谦谦小君子”。学校的招生量直线上升,如今在学人数已从最初的18名直线飙升到1400余名。中考成绩过重点学校录取分数线的人数不断攀升,最高达97%……

喜耀粤西学校现在是名声在外。每逢暑期,新加坡总有一些家长千里迢迢把孩子送到喜耀粤西学校来参加“性情教育”暑期活动。

“ 30%和70%”

2011年底,中共云浮市新一届市委成立,李尧坤当选为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分管的工作除了本职宣传以外,还多了个教育和电力(为此他还在政府里保留了市政府党组成员之职)。宣传部长兼管教育,还带管电力,这在全国尚无先例。

李尧坤本来就是个“教育迷”。当年,喜耀粤西学校成功开办后,他还打算着怎样把喜耀经验推广到罗定全市,现在既然在市委分管教育,就可以把推广的范围扩展到云浮全市了,他的理想可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实施。市委的安排,真是“天遂人愿”。在云浮市多年,他虽然没管教育,但一直关注着教育,知道云浮现在的教育,是把70%的教育资源用于30%有能力升学的学生身上(全国的状况也是大同小异)。只能享受到30%教育资源的70%的学生,非但没能从这样的教育中受益,其中有许多还由于被教育体制“抛弃”,走向社会后,干脆破罐子破摔,成为当地社会治理的负担;有相当一部分则不能自食其力,被父母供养着。

在现行教育体制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得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即对上述70%的学生,即使不能培养成才,也要把他们培养成自食其力的人,至少是不危害社会的人;另外,在不削减正常课业的前提下,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合于日常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一所学校,牵涉的面小,船小掉头快;但对全市那么多学校而言,牵一发动全身,不要说让所有的校领导和教师都接受,光是让家长接受就不容易,人们会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功课啦等等;再则,要搞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得有一定的文言文功底,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不是每个教师都具备这样的功底,还有教材,用什么教材,经费哪来?要知道,全市中小学生有35万之众哪!

面对重重困难,李尧坤早已成竹在胸。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云浮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一批接一批地印了出来。因为靠社会力量募款办学办教材,人称他“红色武训”。

“蒙以养正,此其时也”

一个由“万人嫌”转变为“万人爱”的“小富二代”的故事近日在云浮地区不胫而走。故事的主人公小裴(化名)过去是出了名的“恶少”。他从不把心思用于学习,他最感兴趣的事就是作弄人,而且“毒点子”层出不穷。对于他来说,最好每一天都是“愚人节”。为此,他曾多次转学,老师同学,左右邻舍见他无不侧目,“万人嫌”的绰号由此而来。

不过,最近“万人嫌”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变化之大,令人难以置信。最早发现“端倪”的是他母亲:那天,母亲见他蹲地鼓捣,怀疑他又有什么“坏水”,急忙过去一瞧,惊奇地发现他正在把被猫掀翻在地的猫食一粒一粒地捡起来放回猫食盆里……不可思议啊,这个平日里油瓶打翻也不会扶一扶的孩子,怎么一下子变得如此“有节操”啦? “万人嫌”真的变好了。不久前,他还当选为班长,而且干得比前几任都出色。他的变化何以如此大,如此快?谓予不信,奇迹的发生竟源于《弟子规》——

“万人嫌”虽不喜欢学习,但每当老师领着大家朗读古文时,他还是比较有兴趣,这种东西读起来朗朗上口,尤其是读书时摇头晃脑的样子,他觉得好玩、有感觉。那天早自修,老师在课堂里领读《弟子规》,接着逐句解释。当读到其中有一句“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时,他心里忽有所动,正当他隐隐约约地联想到自己时,老师又给大家讲了古代“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情节对他的触动最大:当周处为民除去白虎和恶龙回来以后,听到乡里人以为他已与白虎、恶龙同归于尽,大家竟为此而兴高采烈地庆贺时,方知其实大家早已把他当作与白虎、恶龙并列的一大祸害了,他由此产生了悔改的心意,继而痛改前非,努力修炼自己。

这就是教化的力量。

深谙此理的李尧坤在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组织专家学者及来自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编写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在这件事上,他着实下了一番苦功。三年来,他共主持编写教育读本38册,另有高中生读本2册尚在加紧编写之中,2015年春即可出版。作为这套丛书的“编委会主任”, 李尧坤可不是空挂其名,事实上他为此耗费了大量的心血。

在云城区云硫小学,传统文化进校园开展得如火如荼,学校鼓励学生熟读、背诵古文经典和诗词,学校每年举行一次古典诗词背诵考级活动,合格者发“考级证书”。校长说,此举既能让学生积累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增强记忆力。

“读国学,诵经典,做优秀文化的传承人”成为了云浮各中小学师生的自觉行动,学生在活动中体味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了知识内涵,提升了品德修养。“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的思想无声无息地渗透到学生的意识当中……

罗平镇党委书记不无感慨地说,2011年前,学校里矛盾多,尤其是教师与家长的纠纷每年都要发生好几宗,现在为零,学校呈现出一派平安和谐的景象;过去街头网吧都是放了学的学生,有的学生双休日都泡在网吧里,家长忧心如焚却毫无办法,现在网吧生意清淡。

如今,每当晨曦初露,云浮的每一所中小学校,都会传出琅琅的读书声。这是孩子们在诵读《大学》、《中庸》、《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古代经典。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猜你喜欢
云浮市粤西性情
粤西出土唐许夫人及冯氏墓志相关史事考略
350人参会!恒兴虾苗在粤西再次火爆,为何深受养户青睐?
时间的性情
云浮市博物馆藏唐至宋青铜葵花镜等10件金属文物的保护修复
云浮市政协主席黄达辉到龙美达石材调研
云浮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调研龙美达石材共享平台
粤西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
感受书法 体味性情
茂名:粤西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成立地
硬、安、纯——鲁侍萍没有大改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