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不缺罪案

2015-09-10 07:22西风独自凉
新民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夜行者尼娜布鲁姆

西风独自凉

小时候看欧文·华莱士的畅销书《不择手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媒体大亨为了争夺眼球,居然亲自操刀上阵炮制爆炸性新闻,杀人越货,无所不为。这本犯罪小说用一种夸张的方式表现资本疯狂逐利的血腥,相信为丹·吉尔罗伊带来了《夜行者》的创作灵感。

《夜行者》对节奏的掌控、人物情绪的拿捏异常精准,以完美口碑问鼎北美票房,堪称近年来水平最高的黑色电影。非要鸡蛋里面挑骨头的话,只能说相比《老无所依》,它过于“完美”和顺滑,少了些反转和意外之喜。主角布鲁姆的另类美国梦散发着撒旦般的魅力,体重狂减18斤的杰克·吉伦哈尔将人物的谦卑、傲慢、冷血和精于算计的本性演绎得出神入化,加冕奥斯卡影帝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布鲁姆可不是一般的吊丝,他做每一件事都有清晰的规划,为什么做,怎样做,自己的强项、弱项在哪儿,如何才能扬长避短?抢手表、偷井盖于他而言,简直就是“屈才”。发现拍摄突发事件的视频可以卖给电视台之后,布鲁姆精神大振。

统计数据显示,全美约有24500个帮派组织,人数多达77万,洛杉矶的帮派、人数位居全美之冠。尽管治安日趋好转,犯罪率连降12年,但洛杉矶要洗刷“暴力犯罪之都”、“全美帮派之都”的双重恶名,依旧任重道远。

洛杉矶不缺罪案,关键是及时获悉哪里发生了案件,并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布鲁姆配置了能够截听警方通话的设备,请来一个助手(类似汽车越野赛向车手指示赛道信息的领航员),以便争分夺秒,在警方设置警戒线和同行赶到之前抢拍独家新闻。

收视率关系到电视台的影响力和真金白银的广告费,作为晚间新闻组的策划,尼娜面临巨大压力。一旦法律顾问给出“没有法律后果”的判断,即使布鲁姆提供的视频再血腥,尼娜也照单全收,只是播出时打上马赛克罢了。

面对灾难,出手施救还是按下快门?1994年自由新闻摄影师凯文·卡特拍摄的《饥饿的苏丹》获得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引发新闻职业伦理的世界性争议,批评者认为“自私的、不关心民众的媒体和记者,踩在小女孩的尸体上得了普利策奖”,卡特是“在场的另一只秃鹰”。可是,不用镜头留下真实记录,有谁知道小女孩的悲惨境遇,进而关注苏丹发生的人道主义灾难?

发现罪行、凶手,先报警还是先拍?同为自由新闻人,强盗出身的布鲁姆,眼里只有能卖大价钱、扩大自己影响力的新闻,毫无职业伦理的困扰。拍摄角度不好,挪动遇难者的尸体就解决了。媒体长年累月用暴力新闻喂养观众,后者的胃口越大,布鲁姆就越是吃香。

潜伏在大街上的布鲁姆,犹如黑夜里追腥逐臭的大白鲨,迅猛如电,令人生畏。凭借百无禁忌的冷酷心肠和以身犯险的执行力,布鲁姆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令电视台刮目相看的新闻提供者,连尼娜也不得不让他三分。

布鲁姆隐匿了一桩凶杀案的关键信息,私下追踪凶手,并非想当蝙蝠侠,而是为了拍摄警匪交火的场面。助手借机抬高自己的身价,引来杀身之祸,成为凶杀视频的素材。整部影片的高潮戏,不是枪战或令人血液沸腾的汽车追逐,而是黑洞洞的枪口下,布鲁姆面无惧色,照拍不误。除了令人厌恶,他身上有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疯魔气质,以致影迷惊呼:“真他妈励志!”

猜你喜欢
夜行者尼娜布鲁姆
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在超声医学科教学读片中的应用
夜行者(外一首)
西城最美“夜行者”
河流 (外一首)
命悬一线
基于“数字布鲁姆”理论的空间形态构成知识更新与慕课建设
基于混淆布鲁姆过滤器的云外包隐私集合比较协议
从电影《夜行者》看电视新闻伦理失范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在五年制生物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