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的黎明

2015-09-10 07:22
新民周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密苏里重光太平洋

天亮了。

早晨的海风拂过东京湾,空中有些灰云。满载排水量5.5万吨的“密苏里”号战列舰泊在海中纹丝不动,9门406毫米口径的巨炮,高扬炮口俯视着近旁的日本首都东京。

这是1945年9月2日,星期天,日本即将向同盟国签署投降书。

东京湾位于太平洋西侧。在侵略中国和发动太平洋战争中,东京湾扮演了重要的帮凶角色。无数日寇军舰、飞机从这里出发,轰炸中国的土地、轰炸珍珠港、轰炸太平洋上许多和平的土地。恶魔的战火从这里燃起,往西烧向中国,往东一直燃遍了整个太平洋。当天,它将见证侵略者的灭亡。

日本正是在东京湾被美国打开国门,走向明治维新的。1853年7月8日,大清咸丰三年、日本嘉永六年六月三日,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官、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率领4艘战舰,驶入德川幕府咽喉要地江户湾相州浦贺海面(今东京湾神奈川县南部),下碇停泊,船上的大炮不怀好意地瞄准了岸上的炮台。这些军舰是奉美国总统之命前往远东,与日本、琉球等国商谈开国问题的大舰队的一部分。第二年马休·佩里再一次率领舰队进入江户湾的浦贺,把美国总统写给日本天皇的信交给了德川幕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日本与美国签订了神奈川《日美亲善条约》,同意向美国开放除长崎外的下田和箱馆(函馆)两个港口,并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被美国打开国门后,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国力强大后,却走上了一条对外侵略的道路,最终又在东京湾,走向帝国的覆亡。

1945年9月2日上午7时许,参加日本投降仪式采访的中国《大公报》记者朱启平,随同记者团的200多名各国记者,从另一艘军舰乘小艇登上“密苏里”号。8时30分,乐声大起,联合国家签字代表团到场。他们是乘驱逐舰从横滨动身来的。第一个登舰的是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他穿着一身洁净的哔叽军服,左胸上两行勋绶,向在场迎接的美国军官举手还礼后,拾级登梯走至上层甲板。随后,英国、苏联、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的代表也陆续上来了。8时43分,远东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将军乘“尼加拉斯”驱逐舰到达“密苏里”号。8时56分,参加投降仪式的11名日本代表乘美军“兰斯多斯”驱逐舰到达。

朱启平写道:“8时53分,一位美国军官领先,日本人随后,陆续从出入口来到主甲板。乐队寂然,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在前,臂上挂着手杖,一条真腿一条假腿,走起路来一跷一拐,登梯时有人扶他。梅津美治郎随后,一身军服,重步而行。”

梅津就是与国民党政府亲日派何应钦于1935年7月6日签订“何梅协定”、掠夺中国在河北大部分主权的那个臭名远扬的“华北驻屯军司令官”,他曾要求带着他的军刀来签降,未获盟军批准;重光葵也是日本侵略邻国的急先锋,曾在上海被朝鲜爱国志士炸断一条腿。

9时整,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正式开始。投降书共两份,内容一样,包装不同。为了羞辱日本人,同盟国的版本做成皮面的精装版,而日本的版本只是用帆布草草包了个黑皮儿。“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除帽放在桌上,斜身入椅,倚杖椅边,除手套,执投降书看了约一分钟,才从衣袋里取出一支自来水笔,在两份投降书上分别签了字。梅津美治郎随即也签了字。”

当全体签字完毕时,朱启平抬手看了一眼表,恰恰是9时18分。这让他猛然一震:“九一八”!1931年9月18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1933年又强迫中国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9时18分。”“现在14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

朱启平写道:“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70年来的奇耻大辱。”

从东京湾燃烧起的法西斯战火,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打击之下,被揿灭在西太平洋的海风中。

11架B-29轰炸机飞过“密苏里”号上空,接着是更大的机队飞来,总共1900架战机掠过东京湾,显示同盟国战胜日本的强大力量。

对于中国来说,这一天的意义尤为重大。抗战的胜利和二战的结束,消除了一个数十年来一直觊觎、骚扰、侵害中华文明的恶魔。甲午战前,清朝曾有一位大臣出使日本。日方耀武扬威地说:“我们有一个上联却对不出下联,只好求于汉字发源地的人了。”说完亮出了上联: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清朝大臣机智应对:倭委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

1945年9月2日,正是一个“合手擒拿四小鬼”的好日子。

太平洋迎来了一个清新怡人的黎明。

猜你喜欢
密苏里重光太平洋
清 笪重光 行书拟白乐天放歌行轴
衡水学院与美国中央密苏里大学举行校际交流暨两校深入合作“云签约”仪式
爱管闲事的“太平洋警察”
决胜太平洋
珍珠港历史遗迹密苏里号战列舰纪念馆
跨越太平洋的爱恋
缅怀民族英雄左宗棠
李重光:我闭上眼,就是中国的明天
太平洋还是北冰洋
南风吹梦,礼乐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