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北京

2015-09-10 07:22章开元
摄影世界 2015年3期
关键词:北平北京

章开元

尽管今天的北京与从前相比大不一样 ,昔日的北京人也大多搬到了三环甚至四环外。但北京还是北京,它的基本城市布局没变,魅力不减,迷人之处仍然很多呢。

15年,就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看,对于一个像意大利罗马或德国纽伦堡这样的城市,实在是小意思,这些城市可能100年都不会有太明显的变化。但对于北京或其他许多中国城市来讲,最近15年的变化足以让你出门转向找不着北。不过即使变化再大,旧房子拆得再多,北京的“传统魅力”即它的好玩儿可逛之处还是能保留下来。因为这种好玩儿,是在北京这块地界儿上几百年涵养出来的,要想让它立马消失不可能;别的地方要想照搬,一时半会儿也学不来。比起以前的北京,胡同和小店虽然少了,但毕竟北海、天坛、颐和园还在那儿呢,如今又多了潘家园、南锣鼓巷和三里屯等时髦地方,所以北京好玩儿的魅力不减反增。

平心而论,每个城市都有它的好玩儿之处,但十根指头总不会一般齐。细究之下,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一定的历史积淀、相当的规模以及南来北往的流动人口,好玩儿的地方总不会太多;即使有或许也可能难以维持下去。放眼望去,北京的大公园里还是外地游客多,他们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明显要多于本地人,而真正的北京人倒是很少去天坛、北海、动物园、雍和宫这些地方。如果这些公园指望当地人买门票养着,肯定没戏。

我曾去过八九个还挺知名的欧美大城市,能与北京相提并论的,至少在我看来还没有。北京既有类似鸟巢、水立方这类“高大上”的建筑,彰显着现代化的气派,也有街边小店胡同饭馆,保留着“老旧俗”的市井文化;有高收入人群进的精品店,也有低收入者进的小门脸。尤其是北京本地人,如果足够精明,会操持家,讲求实惠而不为脸面,5块钱花出10块钱的精彩是家常便饭。

北京的好玩儿属性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是仅从北京人口中说出的。许多在北京久居或暂居的外地人也有同感,七八十年前对北京大有好感的著名外地人写的文章就有很多。而相对中国的其他城市,类似赞歌式的描述却不太多。福建人林语堂在《迷人的北平》一文中这样写道:“北平像一棵高大的树,根是深入到地下层而获得滋养的。数百万的昆虫,生活在它影蔽的下面,也有些在树叶和枝干里面。这些昆虫怎能知道这树有多高大,生长是多么快,深入地下有多么远,住在另一枝上的又是哪些同类?一个住在北平的居民,他怎会述说这样古老这样宏大的北平历史呢?”

湖南女作家谢冰莹写得最直白,她写道:“凡是到过北平的人,没有不对她留下深刻的印象,离开北平之后,没有不常常怀念她的。北平,好像是每个人的恋人,又像是每个人的母亲,她似乎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在吸引着每个从外省来的游子。住在北平时还不觉得怎样,一旦离开她,便会莫名其妙地想念起她来,无论跑到什么地方,总觉得没有北平好。”

知名教育家、江西人熊佛西在《怀北平》一文中是这样评述北京的:“我觉得北平的可爱倒不一定是它那古老辉煌的建筑,也不是那怡静风雅的生活方式。例如:玩玩古董,画画字画,逛逛公园,放放风筝,养养鸽子;更不是因为它那佳肴美食,例如:正阳楼的涮羊肉,便宜坊的烤鸭,同和居的烤馒头,东兴楼的乌鱼蛋,致美斋的烩鸭条,灶温的烂肉面,砂锅居的白肉,月盛斋的酱羊肉,信远斋的酸梅汤,王致和的臭豆腐,六必居的酱菜等等。我觉得北平最可爱的是‘北平人’!北平人实在太可爱了!永远是那样的敦厚和蔼。你在北平住那么多年,你虽满嘴的南方口音,你曾给他们欺侮过么?”

再有江苏人叶灵风、安徽人朱光潜、河北人老向(王焕斗)、江西人张恨水、浙江人郑振铎等,都写过讲述北京生活情趣的专著。至于像梁实秋、老舍这样的当地人,讲述北京的文章那就更多了。

在这些文人的字里行间中,也非说北京什么都好,比如北京曾经非常著名的春季沙尘暴,郑振铎就没少费他的笔墨。现如今,沙尘暴即便不是踪影全无,也是日渐稀少,而今天的雾霾,至少不是北京所专有的吧。

可以说,这些都是擅长舞文弄墨的文人,但那些只会说不会写的普通人对北京的印象和评价也应该大多是正面的,否则的话,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在北京扎下根来呢?不带偏见地说,北京真是一个包罗万象、庞大无比、景点繁多,甚至独一无二的摄影创作基地。不管你是多能拍,腿脚有多利索,都够让你拍一辈子。

依我之见,一个城市是否能达到好玩儿的标准起码得有以下几条。一是钱得经花,物价不能太高,或者档次拉开,有钱的过得起阔日子,没钱的也能混个衣食无忧,还能照顾到一点儿“小爱好”。在这几方面北京应该是够格的,而东京、伦敦、奥斯陆等城市都是不够格儿的。第二条是这个城市要够大,有了这个“大”才能容纳得下五花八门的所在,才能照顾到各种人的口味和兴趣。这么说,北京够格,东京、伦敦也够格。再次,社会治安,公共交通,也是北京拿得出手的两个长项。想当年,有一次我在黄昏时分乘大巴经过美国东部的巴尔的摩市,这个地方离著名的耶鲁大学不远,属于美国开发较早的新英格兰地区,按说是个上档次的地方,可我邻座的老外说,这个地方这时候只能坐在汽车里往外看,可不能在大街上走,弄不好你一个外地人,小命丢了,还不知道是谁干的。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在北京绝无此事。我经常到住处的楼下理发,到一个安徽人开的小店买点儿零碎什么的,店主异口同声说北京治安好,从来没丢过东西。我也顺便问问他们北京好玩儿不?他们却都回答不上来,或者说是还没来得及去体验。看来,北京的好玩儿之处是需要指点的,是需要领悟的,是需要点儿时间体验的,当然,也是需要点经济条件的。

能跟好玩儿的北京有一拼的,在中国没有第二座城。比如上海也够大,但那是个工商业城市,逛街的好地方,如果想买点儿老货旧货、古玩旧书之类的东西,绝比不上北京。成规模的旧书店,原先北京林林总总有十几处,家家有货。上海福州路的旧书店跟北京不能比,虽也算不少,特别是解放前的老版本,价格可都不便宜。上海人做生意精明,凡是上了点儿年头的东西都敢开价,如果再是洋货,那更要一再强调。

总之,北京是个谜一般的城市,一个人用一辈子恐怕也只能了解它的一部分,我在这里生活了将近60年,离开它的时间最长也没超过45天,而且还干了几年的专职采购员,整天骑着自行车在北京街上转悠。但如今出门照样转向找不着北,且到处仍有新鲜感。一个城市能让人有这般感觉,便是它的一种魅力。

猜你喜欢
北平北京
北平的秋
十路大军进北平
十路大军进北平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想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