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狂欢”角度解读我国明星户外真人秀

2015-09-10 16:17陶苏
新闻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狂欢巴赫金真人秀

陶苏

【摘要】真人秀是长盛不衰的电视节目,近两年来,明星户外真人秀节目异军突起,成为各大电视台和视频网站的新宠儿,特别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明星户外真人秀的播出和网络实时讨论更是达到一个“全民狂欢”的地步。本文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出发,分析让各大卫视花重金打造的明星户外真人秀节目,探讨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并尝试提出引导其良性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狂欢理论明星户外真人秀网络时代

明星户外真人秀是由明星充当主角,在规定的情景中,按照预定的游戏规则,为了一个明确的目的来做出自己的行动,同时录制地点是在户外而非棚内的这样一个被记录下来的电视节目,它比一般真人秀摄制难度更大、也更能吸引大众眼球。我国的明星户外真人秀发展较晚,且很大程度上都属于引起外国节目版权,原创较少,直到2014年我国明星户外真人秀才达到一个全面开花的局势,2015年发展得更是如火如荼,达到全民狂欢的地步。

一、狂欢特征

如今,中国的明星户外真人秀节目一路高歌,“娱乐至上”已成为全民性风潮,就像巴赫金所描述的欧洲中世纪的狂欢节一样振奋人心,可谓是狂欢节在中国以电视媒介所演绎的新式狂欢浪潮。当然,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强调的是阶级之间的自由和平等,并不能完全等同地适用于今天的明星与网民观众之间的狂欢平等,但在明星真人秀节目中的诙谐幽默元素,明星与普通人之间平等亲昵的互动,戏仿颠覆等特征也正符合狂欢理论的诸多特征。

1、一起参与的全民性

巴赫金说过:“在狂欢节上,人们不是袖手旁观,而是生活在其中,而且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其中。”因为从其观念上来讲,它是全民性的。明星真人秀在电视里明星与普通人一起合作完成任务,电视播放的定时性与集体性又将这种狂欢传播给每个电视机前的观众,再在网络上引发全民讨论,绽放出强烈的全民参与狂欢的色彩。《奔跑吧兄弟》里有一期主题是“三校争霸赛”,全民性在这一期里表现得尤为明显,三百多个学生与明星一起完成任务,并在游戏中不分你我,没有高高在上不可接近的明星,只有一起奋战的队友,再加上新媒体互联网的推波助澜,引发全民讨论,绽放全民色彩。

2、集体行动的仪式性

在人类学和宗教活动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人们的一种集体参与,明星真人秀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成是一种仪式活动,因为无论节目现场还是电视机前都有一群特定的群众集体参与进节目,这是明星真人秀的特征。狂欢节的中心场地是广场,广场在这里就是集体性的象征,而明星真人秀节目所营造的狂欢广场与狂欢节中的广场是有区别的,但是也有相似的作用,真人秀的“狂欢广场”通过电视这一主流媒介传播开来,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并融入到现场的狂欢气氛,外加网络时代的来临,观众可以在互联网和手机客户端上畅所欲言,与节目组与明星与大众互动,形成明星真人秀节目的“狂欢广场”。

3、推倒传统的颠覆性

颠覆性意味着对传统的推翻,狂欢蕴含着对权威的反叛和颠覆。在电视节目发展的今天,真人秀的出现打破了电视节目初期教化意味浓重的电视节目,而明星户外真人秀更是把平时高贵冷艳的明星最真实的一面记录下来,并呈现给电视机前的观众。现在的真人秀节目里,女明星素颜上节目,摄影师记录明星们晚上睡觉打呼、流口水等全过程,明星们顿时变得与普通人无异,这种颠覆是将一贯高高在上做节目的姿态变得接地气,从而实现自由与平等。

二、狂欢体现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将狂欢分为四种特殊的范畴,纵观当今狂热的明星户外真人秀,却也总有意无意地与这四个范畴所体现的精神不谋而合。

1、“人们之间随便又亲昵的接触”

顾名思义,这一举动就打破了人们之间的等级与不平等地位,普通人不再是畏首畏脚,而是随便地与任何人展开亲昵的接触。《奔跑吧兄弟》开播的第一期里,明星们将要背着普通大妈与其一起完成任务,在“前世情侣”那一期里,邓超在胡同里吆喝走过路过的群众来与他一起比赛扳手腕等等,在这些情节设置里,明星与普通人一样,他们之间可以随便而又亲昵地产生接触。

2、“插科打诨”的文化艺术

上层社会的精英文化已经不再大行其道,而平民阶层的大众文化反而在插科打诨之间慢慢流行开来。在明星户外真人秀节目中,严肃高雅的文化艺术已经不再吃香,更多的是接地气的、接近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朴素的文化艺术受到追捧。从某个方面来说,这也正是如今明星户外真人秀火爆荧幕、受到观众追捧的一个原因,节目丢弃了晦涩难懂说教式的基调,而是时刻同人民大众在一起,将插科打诨的平民文化进行到底。

3、“俯就”消除间隔与枷锁

俯就,是指随便而亲昵的态度,无论是对待价值、思想、现象还是事物。而明星户外真人秀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所有的条条框框被打破,一切在人民中存在的“间隔”都在狂欢中被消除,人民在狂欢这一过程中完成了自己与各种枷锁、限制的决裂。明星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推掉光环与普通大众一样。《奔跑吧兄弟》里常有的画面是在泥潭里比赛,所有的明星为了完成任务完全没有任何形象可言,在泥潭里肆意翻滚,围观的群众也看得开心,在一旁加油打气,完全消除了间隔与枷锁。

4、“粗鄙”的平实日常记录

粗鄙,即是狂欢式的冒渎不敬,转向平实。现在的明星户外真人秀节目大多讲究的是“接地气”,这所谓的接地气可谓就是“粗鄙”的平时日常记录。《奔跑吧兄弟》“韩囧”主题那期里郑恺因为没有休息好拉肚子而在节目上放了一个响亮的臭屁,熏得其余的明星落荒而逃。这一切都被真实地记录了下来,并成为了当期节目最高的收视点;在“谁是神秘人”这期中,李晨在密室逃脱时无奈被对手扯下了裤子,露出了内裤,这一幕也成为了第二天话题榜的热门话题。

三、狂欢异化

前面说过,我们并不能将狂欢理论的原理完全地套用在如今的明星户外真人秀身上,随着如今明星户外真人秀的如火如荼发展,已经存在了一些问题阻碍了狂欢理论中自由平等的原则,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之为明星户外真人秀节目中的狂欢异化。这种异化主要表现在明星和受众这两个方面的不平等:

1、从节目制作方与明星出发

(1)预设狂欢情节炒作

在真人秀节目中,“真”是首要前提,也是基本要素,如果丧失了真实这样一个因素,那么所谓的真人秀节目便失去了所有的意义。如今,在有的明星户外真人秀节目之中,制作方为了所谓的爆点,刻意安排制造人为冲突,有些甚至写下剧本来预设情节的发展。这样的炒作行为从节目一播出便存在着隐瞒与欺骗,是对所有收看节目的观众不平等。比如《花样姐姐》开播的第一期,细心的观众就发现导演预设情节十分严重,有意安排所谓的“冲突”,然而观众们却并不买账。

2、狂欢媚俗化博眼球

同样是为了引起广大观众与网友们的注意,有些明星刻意以一些低俗的方式博出位,博版面,博眼球。这样的手法已经屡见不鲜,这些明星在参与节目的那一刻起,就没有打算真实地来表现自我,而是时刻思考着怎么样才能通过这一次真人秀节目曝光的机会来给广大群众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哪怕这个形象是负面的,哪怕是违背了他们本来真实的意愿的。这样一来,所谓的真人秀也只剩下“秀”可言了,也是对于广大观众来说极大的不平等。

2、从平民大众出发

(1)肆虐的狂欢谩骂

现在,互联网这个狂欢广场上由于缺乏把关人的把关,以及现在微博实名制认证并不普及,导致部分观众在网络上的发言随心而欲,逮谁就骂。在《奔跑吧兄弟》开播以来虽然收视一路飙涨,但也饱受网友们的谩骂。由于是引进韩国版权,导致部分韩粉们对这个翻拍的中国版极度不满意,明星们在节目里有可能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能引起广大网友的无端谩骂,进而将这场狂欢异化成一场谩骂的狂欢。这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明星看到这些极端的言论后,在真人秀节目中畏手畏脚,时刻担心自己的哪些言行又会遭到网友诟病等等,从而不敢表现真实的自己,从这个方面来说,这是对参与明星的不平等。

(2)低俗的镜头暴力

镜头暴力除了包括制作方在对所有素材进行剪辑后有意识地引导观众歪曲事实,后期剪辑没有真实地还原事实,这势必引起观众们的极大不满,这是对参与明星的不平等。另外,镜头暴力还包括部分网友在观看完节目后,对节目上的一些片段自己进行一些低俗的剪辑并在网络上广泛流传,或者是挑选节目镜头中一些细节进行无限放大,将这本来很正常的一件事情进行恶搞使之变得低俗,演变成镜头暴力,对于明星们来说,这也是一种不平等。比如在《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中,就有些观众刻意将吴镇宇在换裤子的镜头无限放大并重复剪辑之后放在网上,对当事人造成了不良影响,吴镇宇本人也痛斥这些无聊恶搞的镜头暴力。

结语

我国的明星户外真人秀发展至今,尽管目前正如火如荼地向前发展着,但在这过狂欢化的广场中已然过于狂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大多的节目都是靠国外版权引进,缺乏原创节目;节目之间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创新;节目缺乏真实,预设情节等。对于这些问题,希望一路高唱凯歌的明星户外真人秀能够在狂欢的热潮中降降温,各大电视台制作商不要盲目引进国外版权,粗制滥造,而是能够仔细针对节目定位走品牌化的路线,量身打造本土化的有创新点的明星户外真人秀,营造真实的狂欢笑场,加强和合理运用新媒体,促进网络平台的推动作用,扩大狂欢源头。这样才能让我国的明星户外真人秀节目能够在众多电视节目中稳步发展,而不只是昙花一现。

参考文献

①巴赫金、王春元、钱中文主编,白春仁、顾亚铃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三联书店,1998

②巴赫金,钱中文主编,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巴赫金全集(1~6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③尹鸿、冉儒学、陆虹:《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M].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④谢耕耘、陈虹:《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⑤张惠,《狂欢理论视域下的交友类真人秀节目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狂欢巴赫金真人秀
狂欢生活中的亲昵化人际关系建构
在与巴赫金对话的长远时间里
谜语真人秀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论《格列佛游记》的狂欢色彩
试论户外真人秀节目中的快感文化传播
缺席本轮楼市“狂欢”,昔日温州炒房团今安在?
调查
“真人秀”满足了谁
乔伊斯与巴赫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