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别关系角度看电视剧《咱们结婚吧》

2015-09-10 16:17余梦阳
新闻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杨桃男权桃子

余梦阳

【摘要】现代文明的发展,使得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但从社会性别看,男女关系是不平等的,这不仅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也表现在影视剧中。本文运用批判性话语从性别关系角度探讨电视剧《咱们结婚吧》是如何表达性别并建构性别文化的。从男女不平等关系,男权话语下塑造的女性形象以及对女性自我的“他者”批判三个角度,分析电视剧中隐含着的性别观念乃至性别歧视。

【关键词】《咱们结婚吧》性别关系男权文化

美国史学家琼·斯科特在《性别与历史学》中强调性别是一种权力关系,即一种“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成分”和“区分权力关系的基本方式”。①我国学者对社会性别概念进行了如下阐释,社会性别,一般来说,是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②。而社会性别和社会性别关系反映的是一种两性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其实质是一种权力关系,它深刻地贯穿在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家庭等一切领域。③

电视剧作为大众媒介艺术载体之一,成为中国女性叙事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剧《咱们结婚吧》于2013年11月6日,登陆中央一套、湖南卫视黄金档首播,获2013年年度收视冠军,在优酷等12家视频网站的总播放量也达到了40亿,创下2013年单剧网络点击纪录。④该剧讲述了一位剩女与一位恐婚男如何克服层层障碍,消除彼此心中困惑,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电视剧《咱们结婚吧》中的两性关系。

一、男女不平等关系

性别不平等一直是西方学术界,特别是女性主义理论学派比较关心的问题。在中国,虽然女性的家庭和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男女两性的不平等状态是不争的历史与现实,表现在社会及婚姻家庭的各个方面。

1、女性在事业和婚恋上的相对弱势地位

电视剧《咱们结婚吧》体现着深厚的“男强女弱”的家庭婚姻观念。在婚姻中的男性/女性这一对关系中,男性通常是强于女性的。该剧从新的视角塑造了一群独立、精干、富有个性的新女性形象,如杨桃、苏青、蓝未未,她们有自己的事业、独立的个性、有品位的生活。同样,剧中塑造的男性形象也多积极进取、代表智慧和力量的成功人士,男主角果然是公务员,段西风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经理,李葵是银行理财分析师……相比而言,无论是果然与杨桃,西风与苏青,还是李葵与蓝未未,男性创造的经济价值都是高于女性的,整体上女性在事业上比男性弱。

该剧也体现了在当前的就业竞争中,女性的生育能力使得女性处于弱势地位。一般认为谈恋爱、生孩子会影响工作,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在酒店工作六年的杨桃,因为个人问题没有解决而遭到酒店的无情辞退。

该剧在婚恋上也体现着男女的不平等。大龄女性在婚恋中处于劣势地位,即使是桃子这样相貌如“女神”、品性善良的女人也逃离不了这种命运。桃子在拒绝相亲对象的时候,对方说“有什么了不起,一个三十岁的老剩女,也就有几分姿色而已,早该打折处理了”。即使她工作上做得再出色,总给人一种“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感觉。大龄男女在婚姻问题上都会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诸多压力,但剩女要比剩男承受的压力大得多。同样三十五岁的果然也是单身,他承受的压力就小得多。中国目前有大约四千多万的剩男,但很少有电视剧是表现剩男的,却大肆渲染剩女现象。

2、女性受害者形象的塑造

在现实生活中,女性往往被文化和社会习俗塑造成弱者的形象。不管爱情还是婚姻上的不顺,似乎带来的总是对女性的伤害。在电视剧《咱们结婚吧》中可以找到例证,杨桃被前男友李威欺骗伤害,感情上遭受重创;蓝未未也被李威欺骗流产;邓佳佳和段西风发生一夜情,最后流产离开;杨桃的闺蜜因为婚后不能生育而被迫离婚……对于女性而言,无论他们的生活和表现多精彩,但经过男性主导话语塑造后,女性整体上是被塑造成“弱者”形象。

另一方面女性对自我弱者形象的塑造,女性或自觉或不自觉的把自己放在弱势群体的行列,这样的标签也指示着别人怎样看待她们。在婚姻关系中,女性一开始便把自己置于弱势的地位,在婚前会要求更多的物质上的保障,所以焦阳给桃子出招时要她掌握果然的所有财产。桃子妈则让桃子赶紧去果然的房产证上加名字,这都是防止男人婚后出轨。似乎表明女性不会出轨,一旦结婚便会一心一意,而男人随时可能会变心,抛弃妻子,所以婚前要有忠诚书。要房子车子这样的物质保障,万一男性出轨,也能得到一些赔偿。但其实不管男女进入婚姻就都有责任,维护家庭稳定对婚姻忠诚。我们反对把女性作为弱势群体,作为婚姻关系中的弱者,作为男人的附属品。

二、男权审美文化下的女性形象建构

“父权制”意指一种以男性为中心的权力关系。在中国,父权制在家庭中体现为男性家长制,家长对家庭中的女性及其他家庭成员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社会层面上主要体现在男人的统治。

1、女性外在形象的单一性

电视剧建构的女性形象,抛弃了女性形象的多元化表达,转向单一化形象浅描和极端化阐释,使得女性的外在形象失去多样性。电视剧对人们在形象塑造中潜移默化的起着作用,电视剧成功说服了观众,纤细,是女性身材的完美体现,在整个社会传达着以瘦为美的审美追求。另外,在长相上要求清新自然,当下电视剧中对于女性审美千篇一律。时下不少商业和消费文化将女性定位于满足男性感官需要的附属品,是从属地位,而并非和男性享有平等的权利。

同样女性本身在男性话语的塑造和权利控制下,更多的是按照男性的喜好装扮,站在男人的审美角度上,比如电视剧里杨桃和果然第二次见面时,杨桃让焦阳帮忙挑衣服,因为焦阳是个男人,所以杨桃认为他觉得好看的果然应该也会觉得好看,出于同性对异性审美的相似性考虑。我们也必须警惕女性不自觉的把自己当作男性消费品的观念。

2、女性精神维度的单向性

电视剧在描绘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在传递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和价值导向。然而影像在精神的建构方面违背了多元性原则,存在着单一化。似乎对女人而言,幸福就是家庭幸福。常常女人工作再出色,如果家庭不幸,我们便会感叹,同情。让人觉得这样的成功有了更多的悲情色彩,是不幸的。就像桃子32岁单身,在别人眼里她是可怜的剩女。再如邓佳佳本来是孤身来城市奋斗的女人,到后来也是寄希望于一个男人而过上幸福的生活。该剧似乎传达了这样的一个理念,女性只有婚姻幸福了才是最大的成功与幸福。女人需要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段西风出轨,苏青就由之前的幸福女人变成了不幸的女人。要知道女人的幸福绝不仅仅是婚姻幸福的单一向度。她们仍然是地道的传统女性。显然该剧对女人精神的阐释是简单而非多元的。

三、对女性自我的“他性”批判

“自我”,是性别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符号互动主义大师布鲁默强调对自己行动所展现的个体主动性能动性和反思性而非仅对外在刺激做出反应。⑤“他性”,在女性主义的阐释中等同于社会制约的受动性,即因为社会的制约而完全丧失自身原有的人格结构,自己不能成其自己。⑥社会性别理论的一大任务就是解构男性话语,以及由男性话语统治着的历史叙述,对男性话语主导的政治重新进行审视和界定,从而解构现实中不平等的两性关系,重建整个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⑦

该剧中的女性在内心上观念上已然站在男权文化的那一隅,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惯性的思维模式下,处于被动的地位,未未在陪同桃子相亲中被李葵相中,随后李葵便展开攻势,他第二天直接去了未未的上班地点找她表白,遭到了拒绝,李葵再次来到未未所在健身馆,提出要和未未结婚,未未表示坚决不会和李葵在一起。但最终未未同意,在爱情面前,男人拥有更多的主动权与选择权,女人往往是被动的,即使出于互相有意,往往也是男性的主动追求才使得有情人终成眷属。后来未未跟李葵坦白自己三年前抢了杨桃男友后来被甩还流产过,这种交代过往是一种坦诚,也是一种试探,试探对方能否接受这样一个她。但男人从来没有这样的意识,李葵并没有向未未交代一下自己的过去。女性不自觉的屈从于男权文化下,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附属。

剧中的最高潮部分当属果然向桃子求婚那一幕。果然拿着车本、房产证、银行卡去向桃子求婚,他把他所有的财产都给桃子,桃子幸福的答应了。剧中说“谈恋爱要找有感觉的,结婚要找有钱的这样才不亏待自己”从第一集开始,杨桃就不断相亲,而相亲对象都是富矿,蓝妈妈也一直炫耀多金的女婿,后来在未未被骗,手术后,蓝妈妈哭着说,咱不嫁了,妈养你一辈子。似乎,女性天生依附于男性,要男性养着,护着,正常的两性关系是要相互扶持、相互坦诚、相互在意、相互照顾,两人也能有精神层面的交流。

结语

电视剧《咱们结婚吧》对于女性形象的建构折射出浓厚的男权意识,其中的女性形象也是现实生活中女性形象的折射。我们批判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女性的主体意识,确立一种基于男女平等基础上的女性立场,要知道女性的自我是情感的主体,在包容和排斥间,女性以柔性的风格实现其与男性不同但意义一样重大的社会贡献。因此女性是值得尊重的。

【基金项目:本文系扬州大学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项目编号:X201420】

参考文献

①谭兢常、信春鹰:《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149

②韩贺南、张键:《女性学导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157

③崔应令,《性别关系范式变迁研究:从传统到现代——以湖北恩施土家族双龙村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2009(2)

④《〈咱们结婚吧〉刷新收视》[N] .《扬子晚报》,2013-11-9

⑤乔治·瑞泽尔著,杨淑娇译:《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62

⑥流心著,常妹译:《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⑦王毅平,《社会性别理论:男女平等新视角》[J].《东岳论丛》,2001(4):25-27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杨桃男权桃子
Myth and Mechas
这类人吃杨桃很危险
《画杨桃》的“标点妙用”
桃子
桃子
解读李渔《怜香伴》中的假凤虚凰
从古典到西洋
美国人更喜欢绿色杨桃
打杨桃
等我回来再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