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反思县域经济的背后

2015-09-10 07:22蔡鸿进
决策 2015年5期
关键词:设区绍兴县域

蔡鸿进

近年来,因为撤县设区而消失的浙江经济强县已有多个,且不少还在酝酿中。浙江最近“消失”的一个百强县是富阳,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浙江调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县级富阳市,设立杭州市富阳区。浙江素来以“强县经济”和“省管县”模式驰名,百强县数量连续多年领跑全国,频频撤县的背后是浙江已经开始反思传统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向“都市区经济”转型。

县域经济的先天局限

县域经济为浙江经济起飞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改革开放之初,浙江率先放手发展乡镇企业,随后浙江省政府因势利导,实施“省管县”财政体制和四轮“强县扩权”,使得浙江县域经济迅速壮大。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县域经济的先天局限性逐步显现,主要表现为资源整合能力有限、行政分割造成资源浪费严重,以及中心城市创新要素和公共资源共享性较差等方面,使得浙江原本有限的资源要素未能实现优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自身的区域竞争力。

一是县域经济资源整合能力有限。县级行政主体在整合县域资源,集中力量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时,往往会受制于自身资源禀赋条件的局限,如建设用地有限、人才和技术创新要素不足等,导致县域内企业和产业起点较低、规模偏小、技术含量不高。这也使得浙江经济发展至今仍停留在以小见长、以量取胜的“小狗经济”、“狼群经济”层面,较难引进和产生行业领军式的龙头大企业,在更高层级的区域竞争中显得竞争力不足。

二是县域经济资源浪费比较严重。在县域经济发展早期,因企业就地办厂、分散布局,导致土地浪费和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在随后的规划建设中,由于县域经济行政分割碎片化,重复建设依然突出,资源浪费比较严重。在产业布局上,由于缺乏跨区域的产业链式延伸和各个环节的分工合作,导致县与县之间同类产业区块并存,过度竞争严重,无法很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与此同时,实行“省管县”的体制改革后,地级市的作用弱化,县域发展的自主权则不断加大。省内各个县、市面临的政策空间差异变小,这就刺激了各县的趋利短视行为,导致各县为了追逐政绩而侵蚀市场机制,忽视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协调以及重复建设所带来的资源浪费。而县域扩权又大大削弱了地级市统筹各县发展的行政权力,进一步造成市场分割和恶性竞争,阻碍区域间的要素自由流动,导致浙江的多数县域经济“锁定”于特定的传统产业。

弱市必须做大的逻辑

浙江近年增长速度放缓,表面看是因为传统产业占比过大、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两头在外等,实质却在于长期县域经济主导的发展模式下,缺少辐射能力强的中心城市,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格局。

浙江的中心城市普遍规模较小,浙江设区市市区面积和人口分别仅占全省的17.4%和31.6%,落后江苏和广东。近年浙江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与广东、江苏的差距拉大,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心城市发展不足、竞争力不强,经济转型升级缺乏中心城市的带动。

在未来长三角的区域竞争中,主要体现为苏锡常城市群和杭州湾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如果说杭州市近年来的压力是来自苏锡常城市群的做大,那么浙江省的压力则是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和江苏的差距越拉越大,两省发展模式的争论在2014年亦成为学界和民间热议的话题。

与浙江省管县相对应,江苏是“市管县”模式的代表。2013年2月19日,南京市区划调整获得国务院批复,由原11区2县精简为11区,意味着整个苏南区域结束“县域时代”。浙江的“撤县改区”计划是在苏州并掉吴江之后提速的,苏州城区面积扩大至2910平方公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苏州”,直接与上海接壤。2012年苏州GDP突破了1.2万亿元,超过杭州、温州之和,令浙江羡慕不已。

“省管县”财政体制在激励县级城市的同时,制约了设区市的资源汲取能力,抑制了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多数设区市如绍兴、台州、嘉兴、湖州、金华等城市的区域中心功能难以提升,集聚效应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浙江一批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由于身处县域或镇域,人才、资金、物流、信息等资源和要素无法满足其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迫使这些企业不得不实施外迁计划。但这些企业多数却没有向浙江省内的中心城市聚集,而是大量出逃省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00多家温州企业总部、200多家台州大中型企业总部外迁至上海等大城市。究其原因,关键还是因为省内的多数中心城市缺乏高级要素的集聚能力。

浙江经济发展至今,无论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还是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都需要突破县域行政区划的限制,从更宽视野、更广范围来整合优化资源配置。这就需要浙江在区域发展战略中,从原来的县域经济为主体,转型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具有较强一体化的“都市区经济”。

绍兴的扩城样本

2013年11月8日,浙江省政府撤销绍兴县和上虞市,设立柯桥区和上虞区,两个百强县从此消失。区划调整后,绍兴市由下辖“一区五县(市)”变为“三区三县(市)”,市区面积由362平方公里扩大到2942平方公里,人口由65.3万增加到216.1万。绍兴一下跃升为浙江省第二大城市,市区面积仅次于杭州市。更重要的是绍兴城区打通了杭州湾,随着嘉绍大桥的开通,绍兴城区将直接和上海相连,真正实现了从山阴时代走向海湾时代。

通过区划调整谋求城市扩张,这是绍兴多年来的一个梦想。历史上,绍兴“撤县设区”也经历了反复博弈。纵观浙江省内,没有一个地级市像绍兴那样,在建国后短短的34年时间里,竟有大大小小8次体制变更。地市县每次合分,都是一次不小的折腾,拧不到一股劲中,大家各唱各的调,各打各的算盘。

绍兴上一轮区划调整是在2001年,原属绍兴县的斗门等5镇被划归越城区,绍兴县政府驻地迁至柯桥镇,市区面积扩大到344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60万。这次调整解决了“一城多府”带来的各自为政难题,但未从根本上改变“小绍兴”的窘境。市区仍受一市一区、县包区的制约,行政面积在长三角16个城市和浙江11个地市中均居最后一位,小马拉大车现象突出,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比较弱。最让绍兴深感压力的是,在杭州城市东进、宁波城市西拓的战略下,逐渐对其形成双面夹击。

2010年,绍兴市的全国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因地制宜开展撤县设区等行政区划调整的建议》。当年11月,国务院批准《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根据总体规划,绍兴将优先发展市域中心城市。

另外两个成功的扩城范例是杭州与宁波。历经数年发展,两者的撤县设区已成全国样本,考察学习的城市络绎不绝。

然而,也有不成功的案例。2013年,当湖州准备将该市第一经济大县长兴撤县设区的消息传出后,遭遇后者激烈反对,两百多名老干部上书县委,县委四套班子全部反对。反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心城市弱的情况下,会因为强调自身壮大而牺牲周边县市利益,最终成为“一堆穷”。

浙江在反思县域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争议。在市县层面,涉及财权、事权再分配的利益博弈。而在省级层面,浙江“省管县”模式的经验已在全国推广,要主动革掉自身优势,决策者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勇气。

(作者单位:浙江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

猜你喜欢
设区绍兴县域
绍兴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绍兴大闯关
论地方立法技术*——基于广东省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的分析
人文绍兴
撤县设区后新建区“村改居”策略研究
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的监督路径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