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刊

2015-09-10 07:22
南风窗 2015年3期
关键词:弗格森市场经济物质

顾海兵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南风窗》第2期封面报道关于“食利”的话题,我认为,本质上就是一个伪问题。因为只要是市场经济制度,就不该存在这一歧视性概念。因此,关键还在于市场经济究竟是什么,这是根本性问题。

首先,市场经济就是自由经济。市场经济本质就是自由经济。人类社会本来就该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充要条件,这是100多年前马克思也曾提过的观点。数千年世界的历程,本质就是一部自由总量不断增加的历史。相对于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给每个人以自由。由此,只要不伤害他人,都是自由的空间。就经济来说,一切资源在合法条件下都可以自由配置,这里的资源包括物质、体力、智力、信息、技术、资金等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也就不存在“食利”之说(非法的“暴利”是存在的,但这是另一个问题)。

其次,市场经济也是交换经济。交换是分工的起因,而分工又可以充分发挥原本不同的人所存在的不同特长,每个人都扬长避短。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指出,互通有无、互相交易是人类的本能。物质不等于财富,但交换可以使物质变为财富,也就是交换创造了财富。正如学者茅于轼先生所说,交换创造财富、交换创造价值。其实民谚“要想富先修路”已经指出这一道理,没有这样的路所创造的交换,相当一些物质与非物质就无法成为财富,也就不能实现马克思所说的“惊险的一跳”。显然,无论交换的是什么,物质、体力、智力、信息、技术、资金等等,只要是自愿的,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就是满足了需要,就是有价值的,不该对某些交换对象进行歧视。

再次,市场经济也是分散经济。民谚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相对于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分散经济或分权经济,是人人可以作主的经济。过去的计划经济是集中经济、集权经济,相当于所有人都坐在一条船上,类似于泰坦尼克号,只听一个人的,危险巨大。实行市场经济后,大家就不必也不可能都在一条船上,而是在千万条船上,可谓万船竞发,就算这个时候有几条船翻了,根本不影响宏观局势。所以创造利润的另一个说法就是分解风险或分散风险。所以一定要分散,分散创造价值。由此,没有“食利”,哪有“非食利”?没有“食利”,哪有“食非利”?也就是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喷涌而出,这里的源泉当然包括物质、体力、智力、信息、技术、资金等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必厚此薄彼。

其实,任何价值都是相对价值,都是和(具体)人相联系,都是需要才有价值,是供求的匹配。美国的航天科学家和工程师也可以失业,因为多了。这就是市场的魅力,看不见的手在调节,实现动态的平衡,让机会和挑战并存,这就是市场的美,竞争的美。也许富不过三代,今日之“食利”而明日之“非食利”,今日之“非食利”而明日之“食利”,需要比尔·盖茨,也需要巴菲特,“食利”的脑力劳动不亚于体力劳动,因为“食利”之脑是创业,而“非食利”之体是就业。其实,需要的是自由、平等、博爱。

最后要说的是,与其讨论和争议“食利”,不如讨论“食利”之前的资源从哪里来,如果来源合法,再讨论就是无事生非;如果来源不合法,那就应该讨论“食利”之前的问题,那才是“真食利”,也许是暴利,而不是“食利”本身,不该制造问题、制造不和谐。比如暴富者用于慈善的钱依旧是慈善,虽然钱的来源有点脏。

我是香港城市大学亚洲及国际学系的助理研究员,是《南风窗》的忠实读者。由于我是以研究政治社会学为方向的,所以在看了2014年第26期《“弗格森事件”波及美国党争》一文后,十分赞同于时语老师对“弗格森事件”的评析。弗格森事件看似源于种族矛盾,但绝非社会调试过程中某一环节的紊乱。作者着眼于结构性矛盾,并投射至社会阶层整合乃至未来政局走向的层面,这也是西方政体近年来的“纠结”之处。

—孙晨光(读2014年第26期《“弗格森事件”波及美国党争》)

高速公路收费越来越成为西部快速发展之痛。本来“要致富先修路”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现在却反成了瓶颈甚至紧箍咒。如1994年开通的成渝高速公路在数年前就收回了投资成本,按约定费用应该减免。尽管沿线企业怨声载道,尽管各县代表委员在会上吼破嗓子,但投资者总是理由充分,定力十足。由于这条西部收费最贵的公路岿然不动,俨然异化为沿途地方经济发展的巍巍秦岭。这样的“独立王国”若不消除,就会将沿途的地方经济围困成人为的“盆地”。

—水月明台(读第2期《收费公路“糊涂账”》)

我也是一个租客,这篇文章,给我的感触是,城市与农村的土地价值差距太大了,在城市,拥有一块地,盖房子,无疑是很多人的想法。随着进城的人越来越多,租客就越多,在很多人看来当房东要比当公务员还划算。城市里,拥有房子就能过得很安稳,而那些工薪一族,反而把大把的钱都贡献给了这些包租公包租婆。现实说明,食利者,没有多少社会贡献的人却在收获着很多社会人创造的财富。现在如果说最稳定的职业莫过于当房东了,比公务员的饭碗还要铁。

—马举广(读第2期《包租公包租婆的生活》)

前不久,我所在县就接连发生两起公共卫生事件。一件是饭店宴会食物中毒,一件是食品小作坊卫生条件脏乱差。虽然相关管理部门人员受到处分,但被处分的一些人却觉得委屈。因为该管理部门刚刚扩并职能不久,来自工商、卫生、技监的人员正在磨合。同时,除城区外的镇街都没有延伸机构,仅仅依靠地方政府代为执法。加之日常检测手段落后,管控重心偏后,如此执法模式,是很难避免类似事件发生的。如果不从根本上加以改变,“纸上谈兵”还会一如既往,自认“倒霉”的公务员还会呼“冤”。

—沈治鹏(读第1期《公共卫生危机防控的路径依赖》)

猜你喜欢
弗格森市场经济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TWO MANAGERS,0NE TROPHY
宣判不公 弗格森抗议不止
弗格森枪声再次戳痛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