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泳三:告别时代

2015-09-10 07:22程蒙
看世界 2015年24期
关键词:金日成韩国总统

程蒙

11月26日下午两点,韩国国会议事堂前院,已故前总统金泳三的遗体告别仪式在纷飞的大雪中进行着。三天前的凌晨,刚从马来西亚回到韩国的总统朴槿惠来到首尔大学医院的灵堂,吊唁金泳三。而曾在1996-1997年间担任金泳三高级秘书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在韩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处的灵堂进行了吊唁。与此同时,韩国政府决定,举行为期5天的国葬。

二金同行

1927年12月20日,庆尚南道一个渔场主喜得一子,取名金泳三。中学时代的金泳三以“我要成为总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此事后来也成为一段轶闻。之后金泳三一直以此目标。在考入首尔国立大学之后,金泳三获得了机会,投入到当时的外务部部长张泽相的门下之后,年轻的金泳三很快在政坛崭露头角。26岁时,金泳三当选釜山地区执政的自由党国会议员,成为韩国历史上最年轻的议员。

二战结束后,韩国经历了漫长的军人执政时期。在朴正熙出任总统时期,这一态势达到了顶峰。然而,金泳三恰恰是这个体制的最大反对者。在反对军人专政的斗争中,金泳三在经历了被国会除名、静坐绝食23天、遭受软禁等种种迫害和反抗之后,逐渐成长为韩国民主化运动的核心,而与他同行的正是后来他一生的同志和对手金大中。

金泳三、金大中一直致力于修改宪法,实现总统选举的直选制。然而在后来多次党派联合选举的过程中,两位民主斗争中的前战友却毫不相让,屡次错失了登顶总统宝座的机会。尤其是在第13届总统选举时,在野党的两位候选人金泳三和金大中始终无法达成妥协和共识,最终白白将优势拱手让给执政的旧军部出身的卢泰愚。而这样一种双输的结局也成为韩国政治的一大历史污点。

1988年9月17日,汉城奥运会开幕,就在这一年,韩国恢复了全民普选,作为反对派领袖的金泳三和金大中都参加了总统选举。1993年2月,卢泰愚任期已满,在他的支持下,金泳三终于登上了权力的顶峰,成为韩国30多年来首位文人总统,此时金泳三65岁。

当选后,金泳三立刻与军人政权划清界限,第一件事就是把执政党民主自由党改名为新韩国党,以示切断与卢泰愚的瓜葛。之后,金泳三又对军队进行改造,撤换了国防部长、陆海空三军参谋总长等多位军方高层,军级军官变动了62%。至此,韩国正式确立了文人执政的基础。

2015年11月27日,韩国统一部发言人郑俊熙表示,朝鲜半岛南北方将于12月11日在开城工业园区举行副总理级会谈。2000年,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曾因为推出“阳光政策”,对缓和半岛局势贡献突出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而事实上,金大中的前任金泳三才是整个政策制度的承前启后之人。

1994年6月,美国前总统卡特在平壤会见了当时的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撮合金日成和金泳三举行一次半岛首脑会晤。但仅仅半个月后,金日成因病逝世。金泳三在回忆录中写道:“金日成去世的消息让我受到很大打击,如果我见到了金日成,我会改变这个国家的历史。”

总统宿命

在人们回顾金泳三的政治生涯时,很多细节都被提了出来。比如说金泳三有一个外号“面条总统”,典故来源是在金泳三当总统时,青瓦台的伙食只有两种:汤面和牛肉泡饭。而牛肉泡饭只有在接待外宾时才会被摆上桌,除此之外,总统府待客就只有汤面。这样一个细节,加上金泳三对于韩国腐败的打击,自然是顺理成章的。金泳三曾经说过:“如果谁想发财,就去做商人;要做政治家或是国家官员,就得忍受贫穷。”而当时在应对韩国的腐败问题时,金泳三拿起的是“金融实名制”这把外科手术刀。

11月26日,韩国首尔,民众为金泳三默哀

金泳三的住宅位于铜雀区上道洞,自1969年搬到首尔以后,金泳三在此居住了46年。2011年,金泳三将自己50亿韩元的个人财产全部捐献给国家后,这所房子成了他留下的唯一财产。

1993年8月12日晚7点45分,金泳三突然发表电视演说,绕过国会发布紧急命令,宣布实施金融实名制,从当晚8点开始生效。随后,金泳三带头公开本人、配偶及子女的财产情况,引起民众强烈反响。《朝鲜日报》的民意调查显示,97%的民众支持金泳三的反腐行动,金泳三的威信直线上升,一度当选韩国民众心目中偶像人物排行榜的榜首人物。然而批评之声也随之而来。有舆论指责金泳三借反腐之名捞取政治资本,消除异己,巩固地盘。更令人瞠目的是,金泳三的次子金贤哲也在反腐行动中被揪了出来。

这种看上去有些矛盾的局面,恰恰折射出金泳三作为一个韩国总统最深刻的尴尬。韩国工业化起步的第一桶金,来源于朴正熙时代私自签订《日韩请求协定》后得到日方给予的“补偿款”,以及美国出于冷战需要给予的经济援助。这些资金最初都握在韩国政府手中,想要用其撬动民族经济发展,必然要通过政府对某些民间企业的利益输送来完成,而这个过程必然夹杂着腐败、特权与裙带关系。

久而久之,政府与大企业之间的“官商抱合”式腐败,不仅构成韩国经济的特征,甚至是其经济之所以高速发展的一大动力。如今享誉世界的那些韩国大企业,最初大多是靠着政府的多方“照顾”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大的。

事实上,韩国在金泳三当政之初,也曾出现过这一情况,由于威权政府解体,羽翼未丰的民族资本失去靠山,韩国经济增速大幅放缓,一度甚至要被挤出亚洲四小龙的行列。到底是继承威权政府对腐败的默认,让民族资本继续发展?还是厉行反腐,斩断政府与大企业之间的利益输送?

在这个两难面前,我们看到金泳三做了一个看似自相矛盾的选择:一方面,他推行财产公示制度、完善反腐法制建设;另一面,金泳三却并没有停止对于韩国各大家族企业扩张的“关照”。这种矛盾做法直接造成了金泳三的悲剧命运,1998年,由于其家人与企业间的不正当往来,金泳三被迫辞职并接受调查,而他此时所面对的调查机制,正是其当政时期所着力完善的。

1997年的元旦,金泳三写下了四个字:有始有终。这一年是金泳三总统任期的最后一年,这四个字也被看做是他对自己政治生涯的一个总结。从一个心怀总统梦的渔家少年,到韩国民主运动推动者,金泳三的确在韩国政治史上留下了深刻而鲜明的足迹。不管他对自己的政治生涯是否留有遗憾,但就如同他同时期的日本首相村山富市评价他时说的那样:“他是那个时代的韩国最需要的人。”

猜你喜欢
金日成韩国总统
斯总统确认明日辞职
总统害羞了
在帕劳见证总统就职
总统过生日
揭秘韩国流
韩国的K1A1主战坦克
揭秘韩国流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