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门神”过招

2015-09-10 07:22郑旭
民生周刊 2015年23期
关键词:过招门神中年妇女

郑旭

作为调查记者,因采访工作需要,这些年我和同事们走过全国不少省份,登过很多党政机关、职能部门的大门,去“拜访”那些必须去拜访的人民公仆们。久而久之,我们总结了一套与“门神”过招的经验。

谁是“门神”?为何非要与其过招?

在我的老家东北,辞旧迎新时,家家除了要张贴新春对联外,很多父老乡亲都保留了把“秦琼”和“尉迟恭”请于门上的习俗,并祈望借助二位门神的威力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

个别地方的党政机关、职能部门的大门外也有“门神”把守,他们性别不限,年龄不均,学历不等,多为受保安公司雇佣却服务于党政机关、职能部门的非公人员。然而,由于身着制式服装又身处特殊岗位,时间一长,自认为已是“公家人”的“门神”们开始“官僚”起来。

也正是因为“门神”们的“官僚”,近年来,每次调查采访开展之前,我们不得不将“如何突破‘门神’的拦截”列入突发情况处置预案中。

今年10月中旬,我和同事赴安徽某县做案例调查,在核实环节需要听取当地政府的声音,尽管受访单位最终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但“门神”还是给我们的采访制造了很多障碍。

话说当日,我们首先向“门神”礼貌地打了招呼,然后递上新闻记者证。

“记者?来我们这里干什么?”“有个采访想找×部门的负责人同志了解点情况。”“谁让你们来的?”“工作需要,请您配合一下。”“配合?你说配合就配合了?”

后来,我心生一计,用手机上网找到了该县县委书记的名字,并佯装与其电联。“××书记您好,好久不见,你们这个门卫保安牛得很……”“哦,记者同志你们和××书记认识啊,早说啊,快进去吧!”“我们还是登一下记吧。”“不用了,不用了!”

县级城市是这样,地级市也是如此。上月,我去山西某市采访,根据采访计划,该市公安局是我们此次的采访单位之一,结果是出奇的雷同,在我主动出示证件后,又被“门神”拦了下来。还好我事前找到受访者的联系方式,受访者用内线与“门神”联系后,我被准许入内。

需要提及的是,就在我采访完毕欲离开该局时,一个农民模样的中年妇女来找“局领导反映情况”,被“门神”毫不客氣地指责道,“这里也是你说来就能来的地方?”

“她为什么不能来?”我质问“门神”。问话尚未落地,只见其他几位“门神”向我围拢过来。也许是担心生出事端,此前放我通行的那位“门神”小跑过来告诉几位“同僚”:“他是记者,算了、算了。”

而就在此时,一个警衔较高的警员通过“门神”们把守的岗位,身后跟着一位着装时尚的中年妇女。“这是我亲属,来局里办点事。”“好的,××处长。”

曾经我也以为,上述情景只有发生在影视剧中,但现实生活中,它有时就发生在一些地方的党政机关、职能部门的门口。

也许板子不能只打在“门神”身上,购买安保服务的党政机关和职能部门也应该加以反思反思:自己在“门神”这一关是如何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治方案的?

猜你喜欢
过招门神中年妇女
有趣的门神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就这样被美征服
《爸爸回来了》囧爸萌童大过招
与帆帆『过招儿』
和小权过招
门神都是什么样
中年妇女常见妇科疾病治疗和预防保健措施探析
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