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人类最大的福祉

2015-09-10 07:22饶毅张大庆
书屋 2015年12期
关键词:抗疟药疟原虫青蒿素

饶毅 张大庆

“华佗无奈小虫何”,不仅名医对传染病束手无策,而且人民大众长期受寄生虫病的困扰。迄今,寄生虫病依然是全球健康关切的问题之一,对世界贫困人口的影响尤为严重。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药学奖授予在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做出了革命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其中我国医药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研究过程中的突出贡献而荣膺诺贝尔奖,为治疗耐药性疟疾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彰显了诺贝尔奖设立的主旨——为了人类的最大福祉。

疟疾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至少从更新世起,无数代人类祖先都一直遭受疟原虫的侵袭。人类疟原虫和非洲猿类感染的疟原虫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随着人类的演化与迁徙,疟原虫所致的疟疾也从非洲传播到全球其他地区。在罗马帝国的最后几个世纪里,疟疾已经变得十分具有杀伤力,而且可能是导致罗马帝国衰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欧洲殖民者发现新大陆后,把东半球的疟疾也带给了西半球,不过所幸的是,抵达西半球的欧洲人发现美洲的土著人有一种草药——金鸡纳树皮(cinchona bark)——治疗热病效果显著。长期以来,罗马因周边的沼泽和湿地,饱受疟疾侵袭。1631年,耶稣会士Agostino Salumbrino(1561—1642)将少量金鸡纳树皮作为草药从秘鲁带回欧洲用于疟疾治疗,发现该药对间歇热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因此,金鸡纳树皮,也被称为耶稣会士树皮或秘鲁树皮。到十七世纪末,金鸡纳树皮已成为秘鲁一种重要的出口产品,它对间歇热的疗效也充分确立。

1693年,康熙患疟疾,群医束手无策。朝廷向民间广征良方,康熙服用后均未得愈。法国传教士洪若翰(Jean de Fontaney,1643—1710)与刘应(Claude de Visdelou,1656—1737)等献上金鸡纳,康熙服用后疟疾痊愈。十九世纪末,英国医生曼松来华任海关医生,期间对丝虫病和疟疾开展了深入研究,后来又与罗斯合作确定了蚊子是疟原虫的宿主,疟疾由蚊子叮咬而传播。罗斯因此荣获19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曼松因在寄生虫病研究领域的贡献而被誉为“热带医学”之父。

早期金鸡纳树皮通常在干燥后研磨成粉末,再混合到液体(通常为酒)中服用。1820年法国化学家佩尔蒂埃(Pierre Joseph Pelletier,1788—1842)和药学家卡文托(Joseph Bienaimé Caventou,1795—1877)从金鸡纳树皮分离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并将之命名为奎宁(quinine)。quinine一词来自于克丘亚语(印加)quina,意思是“树皮之皮”或“圣树皮”。

1880年法国医生拉韦朗(Alphonse Laveran,1845—1922)因在阿尔及利亚发现疟原虫(Plasmodium)是导致疟疾的致病原因而荣获19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44年美国有机化学家伍德沃德(Robert Woodward)与德林(William Doering)第一次成功以人工方法合成奎宁。这一系列的科学发现与研究成果,使得治疗疟疾的传统草药——“金鸡纳树皮”转变为现代药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占领荷兰,日本控制了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同盟国生产奎宁的原料供应被切断,从而导致数万美军在南太平洋由于缺乏奎宁无法治疗疟疾而死亡。二战结束后,疟疾的预防与治疗成为新成立的世界卫生组织改善人类健康状况的首选目标。由于人工合成抗疟药物以及长效杀虫剂DDT的发明与应用,并在消灭局部地区的疟原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55年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开展全球灭疟运动,并为部分不发达国家提供数目可观的资金以及顾问支持。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已有相当多国家成功消灭地方性疟疾,但遗憾的是,许多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疟疾仍旧肆虐。尤其是按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和疟原虫对抗疟药物的抗药性都在使疟疾控制与治疗工作越发复杂。

越南战争期间疟疾问题困扰越南军民,也影响到临近我国的部分地区以及抗美援越的人员。在越南方面的请求下,中国政府决定组织力量研制新的抗疟药物。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实施这项工作,时称“523”任务。在“523”任务中,全国大协作,多单位、数百人参与,从传统医药里寻找抗疟药物是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成为国家的重要任务,中医药学研究成为国家卫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1954年中医研究院的建立,中医药研究进入体制内,发掘、整理、研究传统中医药成为我国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屠呦呦作为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小组负责人,参加了从传统药物里寻找抗疟药物的研究工作,在经历了许多挫折后终于首先获得了具有百分之百鼠疟抑制率的青蒿粗提取物。与此同时,北京、上海、山东、云南、广东、广西、四川以及军队系统的医学科研人员都参与了抗疟药物研究的工作,并终于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药物。屠呦呦等人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中药青蒿,最终成功提取出了其中的有效物质,后来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人类找到了对抗疟疾的新药物。

本书作者对组织和参与“523”任务的多位当事人进行了深入的访谈、获取了大量的口述资料,以及丰富的原始文献。作者在这些口述资料系统整理的基础上,结合原始文献,较全面、系统地梳理了“523”任务和青蒿素研究的历史。

青蒿素在救治疟疾方面的价值经过长期实践得以充分体现,尤其是对于不发达国家的贫困人群的疾病救治做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为了人类最大福祉”的诺贝尔奖精神。尽管青蒿素在疟疾防治方面具有重大价值,然而试图在全球范围内根治疟疾也并非易事,在二十一世纪,疟疾仍会继续存在于很多国家的某些地区。不过,我们相信在人类的努力下,控疟工作将继续稳步前进,前途充满希望。

我国医药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不仅是中国本土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赢得了国际科学界的赞誉,而且也彰显了中国科学界对人类健康福祉的贡献。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科学界也应当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方面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系《“523”任务与青蒿素研发访谈录》一书之序言。该书为“二十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之一,屠呦呦等口述,黎润红访问整理,湖南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猜你喜欢
抗疟药疟原虫青蒿素
人文教育融入药理学教学
研究揭示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机理
疟原虫可“潜伏”血液数月
河南省首例输入性诺氏疟的诊断和分析
类人猴疟原虫:另一种可能感染人类的灵长类疟疾病原
切莫盲信所谓的“青蒿素食品”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
——青蒿素
一个青蒿素品牌的崛起
青蒿素类抗疟药的作用机制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作用机理及其对鸡球虫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