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医生张莉亚:决不辜负那份生命的信任

2015-09-10 07:22方堃
恋爱婚姻家庭 2015年10期
关键词:援疆医疗队妇产科

初做医生,她便把病人当作自己的家人,有着超乎年龄的镇静和从容;援助新疆,面对子宫炸裂的危重病患,她挽救生命于千钧一发;行医20余载,她一次次勇敢担当,致力于以新技术将病人痛苦降至最小……她是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张莉亚,她说:“病人把生命交到我手中,这份信任是对医生最大的褒奖,我不敢辜负,唯有竭尽全力……”

备受鼓舞,病人的信任让我迅速成长

张莉亚从小是在医院中长大的。她的父亲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外科专业,母亲毕业于芜湖中医学院,那时父母响应号召,最优秀的毕业生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双双来到安庆太湖县医院。1970年11月,张莉亚出生了。从她记事起,印象中父母总是在医院忙碌到很晚,乖巧的张莉亚便常常和父母一起待在医院。在那里,张莉亚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也从心底里喜欢上了这个充满消毒水味道的地方。

本文主人(中)

上学后,张莉亚不仅学习成绩优秀,体育也非常好。临近高考时,老师推荐张莉亚考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研究系,但父亲坚持让女儿学医。张莉亚接受了父亲的建议,她觉得,如果能像父亲一样帮助很多人,那多好。

1993年,张莉亚以“安徽省双优毕业生”的身份,从安徽医科大学毕业,分配到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与张莉亚一同分配到芜湖二院的,还有她的大学同学兼男朋友张正君。

这时,张莉亚的父母也已调动到芜湖工作,而张莉亚母亲的身体已大不如前,甚至连自己洗澡都无能为力了。本打算考研深造的张莉亚为了母亲,放弃了继续学习的想法,进入芜湖二院妇产科工作。从此,她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工作岗位。

22岁的张莉亚正式上班后,表现出超乎年龄的成熟和镇定,这也让病人对她的信任度增加了许多。就连一些老医生也会问张莉亚:“你是怎么做到如此沉着老练的?”其实,这对于张莉亚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从小她就受父亲的影响,看着父亲把每一个病人当作家人一样对待,病人与父亲的关系也非常好,很多老病人还常来家里找父亲聊天。张莉亚也如父亲一样把病人看作家人,自然就能心无旁驽沉着应对,全心为病人着想。

妇产科的工作又忙又累,而张莉亚很快就适应了这种工作节奏。刚开始,很多临床的实际操作她都很生疏,但她并不着急,因为她知道,做医生是个不断积累的长期过程。白天,她跟在老医生身旁在手术现场用心观察;劳累一天晚上回去后,她立刻打开笔记和书本,反复钻研。

张莉亚工作不久,跟随主任医生查房时遇到一位病人,这名病人婚后多年不孕,好不容易怀孕却遭遇流产需要手术清宫。张莉亚再次查房时,这名病人告诉她自己准备好手术了,张莉亚说:“好,我帮你找主任安排手术时间。”谁知,这名病人说:“不用找主任。这段时间我天天看到你,你对病人认真负责,就请你给我做手术吧。”张莉亚非常清楚,这次手术的成败关系到病人今后能否再怀孕,面对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张莉亚答应了。手术后3个月,这名病人再次怀孕,张莉亚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1996年12月,医院来了一名情况危急的病人急需剖腹产,主任不能立刻赶到,如果不等主任,还可以由张莉亚进行手术,而此前,张莉亚从未做过剖腹产手术。跟病人解释清楚后,病人毅然选择张莉亚做手术。就这样,张莉亚沉着走上手术台,进行了自己的第一台剖腹产手术,手术非常成功。至今,这名病人逢年过节都要来看望张莉亚,其亲戚朋友生小孩也都来找张莉亚。对于张莉亚来说,病人的信任给予了她莫大的力量,她被这种信任的氛围不断感动着,鼓舞着,迅速地成长起来。

1997年,张莉亚与张正君结婚,婚后1年,他们的儿子张宏鸣出生了。知道张莉亚工作忙,张宏鸣的爷爷提前退休照顾孙子,张莉亚产假一结束就全面恢复了工作。她几乎没有休假,也从来没有长时间陪伴过孩子。孩子生病她没空照顾,孩子发烧她也没有时间带去医院,只有晚上回到家,看着熟睡的孩子吊完水的针眼,默默心疼。

张宏鸣上幼儿园后,有一次重要的汇报演出,表演《种太阳》,儿子跳舞,张莉亚要站在儿子身后负责举太阳形状的纸板。从来没有陪儿子参加过活动的张莉亚答应,一定准时参加。然而表演当天,有一台并非张莉亚操刀的手术不顺利,张莉亚被主任临时喊上了手术台。等到手术完成,张莉亚拦了一辆摩托车匆忙赶到幼儿园时,表演已经结束了。老师告诉张莉亚:“张宏鸣没有表演,他说妈妈不来就不上台。”张莉亚赶紧想要安慰儿子,儿子却根本不理她,她的眼泪刷地就流了下来。从此以后,张宏鸣的任何活动都不再让妈妈参加,因为幼小的他觉得,妈妈来不了。每当这时,张莉亚都忍不住掉泪,她在心里默默地说:“妈妈没有赶到,但妈妈挽救了另一个妈妈和宝宝的生命。希望你能慢慢理解妈妈……”

勇于承担,能力在一次次担当中锻炼出来

面对情况复杂的病人,有的医生会采取保守治疗或者干脆让病人转院,张莉亚则会直面困难,只要是她有把握的,她愿意承担风险。每次手术前,她都会跟病人详细说明情况,解释风险,分析成功率有多大,手术时她更是会用全部的经验来帮助病人。2011年,张莉亚升任科主任,此时的她不仅日常工作更加繁忙,也成为了其他医生困难时求助的对象。

妇产科充满了各种突发性危急情况。一次,从南陵县深夜转来一名危重产妇,小孩难产,一只脚已经生出来另一只脚卡在产道中,剖腹产已来不及了,产妇和孩子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情况十分危急。而此时病人家属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大喊着:“来了大医院你们就要治好!出了事你们都要负责……”手术室内外气氛异常紧张,张莉亚得知情况后,立刻奔上手术台,经过紧张的手术,孩子生出来了。由于被卡太久,孩子一条腿白一条腿黑,两天后终于渐渐恢复正常,张莉亚如释重负。

张莉亚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准备应对危急情况。一天凌晨3点多钟,张莉亚的手机响了,值班医生焦急地说:“胎儿胎心不好,拉了两次产钳都生不出来……”张莉亚一听急了,披上衣服就去车库开车。就在车开出车库的一瞬间,一辆出租车从张莉亚眼前呼啸而过,张莉亚惊出一身冷汗,她定了定神,继续往医院赶。走上手术台,张莉亚立即投入手术,等到孩子降生,精神高度紧张的她也已累瘫在手术台旁……

张莉亚和在外科工作的丈夫张正君几乎每天都有手术,经常连续几天在家里都碰不上面,而他们最常见面的地方竟是医院的手术室。两人经常在手术室外相遇,互相打个招呼“Hi”,然后匆匆进入各自的手术室开始工作,这在外人看来有些奇怪的举动正是他们忙碌生活的常态。

在工作中,张莉亚不断探索新技术,力求降低病人的痛苦程度。2011年,张莉亚决定在妇产科推广微创手术。此时,微创手术在市级医院开展还不广泛,这不仅需要医生的年资、经验,更需要胆量。张莉亚开始在器械配置、人员培养等各方面全力推进。她自己首先带头,早上8:30进入手术室开始手术,中午吃个盒饭,从早站到晚每天连续做四五台手术,晚上回到家,她的双腿都是肿的。经过3个多月如此高强度高难度的工作之后,张莉亚的腰已经直不起来,要绑上钢托进行支撑。而他们收获的,是整个妇产科微创手术的开展类型、手术时间、成功率等都实现了质的飞跃,为病人减少了手术创伤,减轻了手术痛苦,缩短了恢复时间。

其实,在张莉亚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帮助更艰苦地区病人的梦想,她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早在2008年,她就曾申请加入援助西藏医疗队,然而体检的时候她被查出患有心脏预激综合征,体检没有通过未能成行。2014年8月10日,还在手术室中的张莉亚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现在有援助新疆医疗队的名额,目前没有人报名,你去不去?”张莉亚立刻毫不犹豫地回答:“去!”担心自己的体检情况,她立刻参加了体检。

不久,张莉亚得到了体检合格的通知。这时,心情激动的她才将自己要参加援助新疆医疗队的事情告诉家人,立刻遭到了家人的反对。老人担心她的安全,正在上高中已经习惯了妈妈日常忙碌的儿子也生气地说:“这么大的事,你也不跟我商量……”张莉亚只好解释:“时间紧迫,没有来得及提前说。”一直没有说话的张正君却表达了对妻子的支持:“你去援疆还真有用。你有开拓精神,敢做事能承担。而且,以后援疆援藏甚至援外都会成为常态的……”听了这话,家人的态度渐渐发生了转变,儿子张宏鸣沉默了一会儿说:“你都报名了,我们也不好拖你的后腿。我们一家一起努力吧!”张莉亚眼眶泛红,有了家人的支持和牵挂,她相信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一定能克服。

援助新疆,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安徽医疗队

2014年8月23日,经过两天长途跋涉,第四届安徽援疆医疗队一行9人到达对口支援地新疆皮山县,张莉亚任队长,也是队中唯一的女性。坐在开往安徽援疆指挥部的车上,张莉亚和队员们经受着酷热,一路上的荒漠没有一点绿色,干燥的气候让张莉亚的脸部开始蜕皮。中午,张莉亚捧着饭碗正在吃饭,鼻血就滴进了饭碗里……

在驻地安顿下来后,医疗队立刻投入了工作。皮山县医院的破旧程度超出了张莉亚的想象,病房通风差、异味大,更严重的是,各种医疗器械都极度缺乏。走上手术台之前,张莉亚才知道医院的手术室竟然连自来水都没有,医生洗手要从一个大铁壶里倒水。由于当地的医生护士只能听懂语速缓慢的简单汉语,配合度很差,又缺乏设备,医疗队只能开展最简单的手术。医院也告诉他们:“困难的手术可以不做,不做100%安全。”

9月,张莉亚参加医院上半年死亡病例总结会,震惊地得知医院上半年就有3例孕妇死亡病例,而张莉亚从医21年一共才遇到3例孕妇死亡,区别太大了。进一步了解后她更发现,当地死亡孕妇很多只是妇产科常见的危重病人,有的因为没有血源,有的在转院途中错过了抢救时间,而这些年轻的生命通常完全可以被抢救回来的。回去后,张莉亚痛哭不止。她召集医疗队讨论:“我们就这样碌碌无为度过援疆的1年,还是克服困难,挽救生命?”最后大家达成一致意见——有所作为。

在简陋的手术室里,在没有增加医疗器械的情况下,医疗队的9名队员互相配合,开展高难度的大型手术。一天深夜,从乡里转来一名生产过程中大出血的危重病人,按照医院惯例,这样的病人会被转院到和田市医院,从皮山县到和田市有三四个小时的车程,病人的生命常常就在转院过程中流逝了。张莉亚当机立断,不转院,就地手术,她一边联系血源一边将病人推上手术台。打开病人腹腔,张莉亚倒抽一口凉气,此前她从未见过如此严重的病患,子宫炸裂得找不到一块完整组织,胎儿早已死亡。她沉着地取出死胎,一片片修补子宫而不是将子宫清除,就是为了给病人保留一个完整的器官。经过几个小时的复杂手术,一个濒临死亡的年轻生命被抢救了回来。

皮山县医院没有妇产科,张莉亚重新在医院搭建起了妇产科。2014年9月10日,入院一名大出血的宫外孕患者,考虑到病人有再次生育的需求,张莉亚决定立即采用对患者最为有利的腹腔镜微创手术和自体血回输的治疗方案,这种手术在当地从未实施过。科室经过慎重讨论,采纳了张莉亚的意见。最终手术取得圆满成功,病人3日后便出院了。随着张莉亚和队员们做的手术难度越来越大,拯救的病人越来越多,渐渐地,当地医生被张莉亚和医疗队的“神奇”医术征服了,遇到问题就主动向他们请教。

一次在救活了一名危重病人后,张莉亚发现有一名男子一整天都跟着自己,她试图询问对方有什么事却语言不通。张莉亚问护士后才明白,原来这名男子就是早上被救活病人的丈夫,他想把两盒扁桃交给张莉亚表示感谢。张莉亚高兴地说:“这是我该做的,桃子给大家分着吃吧。”这名男子却坚决不同意,一定要让张莉亚把桃子带回去慢慢吃,并一直将她送到回驻地的车上,看着她离开。病人和家属质朴的感情表达,令张莉亚的心中暖暖的。

每天,张莉亚都拖着疲惫的身体从医院回到驻地,接到家人打来的电话,她从来不说任何危险和困难,她总是对儿子说:“这里挺好的。今天妈妈又救了两个病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你也加油!”而家人的鼓励也给了张莉亚坚持下去的勇气。

张莉亚很清楚,不仅要自己救人,更要用行动改变当地医生,将自己的医术和经验传授给他们,才能以点带面,一点一点地真正改变当地的医疗环境。她让当地医生仔细观摩每一场手术,指定他们每天看1小时专业书籍,在她的带动下,医院掀起了空前的学习热潮。接下来,张莉亚指导他们独立进行手术,一开始,20分钟的手术他们需要2个小时才能完成,张莉亚不放弃,反复沟通,耐心指导。到2014年底,当地医生已经可以独立进行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了。在援疆医疗队的带领下,皮山县医院完成了35项新项目,填补了多项外科手术技术空白,大大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经过“传、帮、带”在皮山县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安徽医疗队。

张莉亚的付出赢得了医生的尊重、病人的感谢,荣誉也接踵而至,她被评为“江城十大女杰”、“安徽省三八红旗手”……然而,无论身在何方、位居何处,张莉亚都保持着从医伊始的初心:竭尽全力,回馈病人交给自己的那份生命的信任。

(责编/方堃)

E-mail:fangkun212@sina.com

猜你喜欢
援疆医疗队妇产科
援非医疗队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中国(福建)第15批援博医疗队首诊记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援疆动态
援疆动态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