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城的守望者

2015-09-10 07:22潘采夫
世界博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庙堂南城琴师

潘采夫

古代文人常有庙堂与江湖之说,一片竹林,一洼小湖,一个剧社,一座青楼,都能成为文人的梁园,成为与庙堂盈盈一水间,却脉脉不得语的江湖。

而在近二十年,文人多在作协、社科院、高校栖身,或在“海”边行走,在市场中沉浮的报馆、杂志,却承载了江湖的功能,供读书人漏船载酒。学问家胡文辉在羊城晚报,历史家十年砍柴曾在法制日报,不少诗人在南方都市报,作家阿乙、阿丁、曲飞在新京报(且都是在体育部),翻译《几乎没有记忆》的作家吴永熹曾在新京报,学者陈远曾在新京报,陈徒手在北京青年报。当然,即使党报,由于小环境的适宜,也有作家李辉、解玺璋、李静等作为安身之所。这些读书人,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群落。可惜这段时间太短,赶上内外交困,这个江湖的水正在干涸。

作家常小琥曾供职于新京报的一本杂志,80后,北京南城“土著”,其新出版的小说《琴腔》,便是這三种身份的合体。这“三体”的由来,概是因为出身记者,能沉下身子,访问京剧团的演员、琴师,那些被流光抛弃的人们;从小生活在南城,有“我为南城代言”的使命感,有对废墟中的南城的凭吊和悲哀;80后,写七八十年代的北京,方有新鲜的怀旧文字,也有对笔下那段历史的疏离感。

小说讲南城一个剧团的琴师的故事,以他为线,带出了京剧名角、团长、演员、京剧二代们的故事,也描述了一个京剧团在时代中跟不上趟的凄惶,而这个故事的底色,就是胡同里的百年老槐、低矮的平房、兴盛过的老剧院,是日渐衰亡的南城文化。

这是一本京味小说,有艺术自觉的的京味儿,文字的疏朗和语感的上口,已经深具京味小说意思。这种味道不是王朔、姜文的大院儿,也不是老舍、刘一达的胡同腔,接的是汪曾祺、阿城的路子,周作人是这一派的先驱,带有“明清帝都的古朴之风”有“宁静、恬适和随和的风度”(《京派文学与海派文学》,作者杨义)。《琴腔》的文字味儿正、地道,虽然还不太上头,却已能看出作者的文字雄心。

秦学忠是一位琴师,是常小琥着力描摹的理想人物,他的出场气象很大,也有意境,练琴与独居一隅的写的也好,隐隐可见《棋王》,正是那种深得我心的人物。但可惜的是,也许是有意的安排,他在日常生活中的面目逐渐模糊,性格也慢慢触摸不到了。这感觉像潮白河,自北京西北气势不凡,白浪滚滚,流到东郊的我家附近却没水了。小说的女一号,名角云盛兰也相似,这种人物的不完整,常小琥解释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人物的命运走向超出了小说家的设想,也是一解,颇能对应南城的闲散。

从小说中能读出来,与文学相比,作者对文化的责任感更重。我曾在宣武居住五年,我活动的区域,与常小琥的踪迹多有重合,牛街、菜市口、虎坊桥一带,自古会馆林立,文人聚集,纪晓岚在那一片有宅子,鲁迅曾在绍兴会馆借助多年,康梁在湖广会馆变过法,六君子在菜市口砍了头,那一带有袁崇焕的墓,也有李敖写过的法源寺。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也发生在宣武门附近的胡同。

虽然也偏居北京的南中轴线两旁,相对于严整、恢弘的北边,南城鱼龙混杂的活泼劲儿,京剧六艺的遍地开花,自由舒展的市民味儿,它来者不拒的包容,都让它成为与庙堂近在咫尺,却有着独立人格的江湖。

当然我说的是过去,作者写这样一部小说,写那样一群人物,收藏的正是对南城的记忆,试图让曾经的南城,在残砖破瓦中化为灰烬的南城,换一种方式留存。一位80后,对残山剩水进行抢救式保存,写出有古意的小说,值得尊敬。

书中插画极好,胡同杂院、古朴门廊、运煤球车、削面馆子、玩闹孩童,在遮蔽了庭院的老槐树下,与文字的形象一致,而别具风格。

猜你喜欢
庙堂南城琴师
咏兰
居家抗疫作品东莞市南城中心小学才艺专辑
从“庙堂”走向“民间”
南城秋意
断弦
断弦
怪少女
庙堂与山林──朝野皆适
“调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