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所名叫淋巴结

2015-09-10 07:22周冬
孩子 2015年1期
关键词:颌下浅表淋巴

周冬

妈妈帮4岁的小九穿衣服,发现她脖子上有几个小疙瘩,摸上去滑溜溜的。虽然小九说不疼,但妈妈还是带她去医院检查了。医生问了几句后,告诉妈妈这是正常的淋巴结,不用担心。

不用担心?不是说淋巴结肿大是炎症的征兆吗?

在孩子的耳后、颈部、颌下、大腿根部等处,有时能摸到一些大小不等的疙瘩,手感柔软,推一下还会滑动,这就是淋巴结。淋巴结是人体淋巴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分布于全身的淋巴之间,由淋巴管相联系,全身约有450~700个。

正常人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厘米以内,表面光滑、柔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不易发现,触摸时没有明显痛感。那为什么孩子身上的淋巴结很容易被发现?

一方面是因为淋巴系统在出生时尚未发育完善,新生儿反而不容易触及淋巴结。但淋巴系统在10岁内是一个不断发育完善的过程,特别是在幼儿期,发育旺盛,所以很容易在颈部、耳后、枕骨下区、颌下、腋下、腹股沟触及黄豆大小的单个淋巴结。另一方面孩子皮肤和浅表淋巴结周围组织娇嫩、柔软,相对容易被发现。当孩子过了青春期后,绝大多数淋巴结会自然缩小而不明显。

虽然在孩子身上发现淋巴结很正常,但这不等于家长能对这些淋巴结熟视无睹,因为淋巴结肿大确实也是一种预警信号。

各部位的淋巴结都与附近的器官或组织由淋巴管相连。淋巴结内含有许多专门吞噬致病物质的细胞,它们能吞噬和消化细菌、病毒,就像身体周围的“哨所”一样,当临近的组织或器官遭受细菌袭击时,淋巴结能消灭细菌、阻止细菌向外扩散,当然同时这些淋巴结内部会出现反应性增生,变得肿大起来,可以用手摸到,并有疼痛或触痛。炎症越严重,肿大的淋巴结压痛越明显,如果炎症不能控制,感染还可扩展到全身。炎症愈后,肿大的淋巴结不易消失,通常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局部淋巴结肿大且疼痛,说明相应部位的组织发生了炎症,如头皮感染可引起枕后淋巴结和耳后淋巴结肿大;外耳道炎可使耳前、耳后淋巴结肿大;扁桃体炎、牙龈炎、龋齿可引起颌下淋巴结肿大;下肢发炎可引起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

如果在全身各浅表部位都能摸到肿大的淋巴结或是伴随着其他症状,家长需特别留心,因为这可能是以下严重疾病的征兆:

结核性炎症 感染结核杆菌后,小儿可有颈部、耳后、颌下的淋巴结肿大和疼痛,同时还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表现。

传染病及全身感染 如患有麻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全身慢性感染及白血病,可在全身各浅表部位摸到肿大的淋巴结,同时还有发热、消瘦、出血、贫血等症状。

如果发现孩子有淋巴结肿大的情况,家长不要随意进行冷敷、热敷或穿刺;同时要避免过多触摸,以免刺激淋巴组织增殖,引起感染扩散或转移。可以到医院做一个“异淋”检查,验血的时候就能顺便检查,费用大多在十几元左右,只要结果是阴性就没问题。

猜你喜欢
颌下浅表淋巴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割麦者(外一首)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马腺疫
复合型甲状腺发育异常超声表现1例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
感冒后并发急性颌下淋巴结炎怎么办?
剖宫产术后浅表伤口愈合过程中使用白砂糖的效果观察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