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哲学思考下的校本课程开发特色化构想研究

2015-09-10 07:22柯光宝
教师·上 2015年9期
关键词:智力校本评价

柯光宝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的决策权力逐级下放,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修已成为我国课程改革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明确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由此可见,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将是课程改革的焦点和亮点,在幸福教育理念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更是课程改革的创新与革新。实现幸福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多种,而课堂教学是落实幸福教育的生命线,课程的校本化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激发潜能,并且获得感知幸福的能力。

一、幸福教育的哲学思考

究竟什么是幸福?从哲学角度思考,所谓幸福,简单的说,可以理解为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状况的满足。在这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状况”是客观的,而满足感即幸福感则是主观的。幸福是客观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状况和主观的满足感两者之间的有机统一。

什么是幸福教育?所谓幸福教育,就是一种将幸福视为最核心和最终极的价值理念的教育。幸福教育是一种目的论,它不仅要让人们在教育过程中获得幸福,而且更要让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追求终生幸福。因此,幸福教育就是这样一种目的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即让人们最大限度地既在教育中真切感受幸福,又在幸福中切实获得教育,是辩证统一的。

幸福对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关于教育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的问题。在幸福教育的视野中,关注人的幸福对教育同样有着多重意义。更进一步说,幸福教育不仅是一种以幸福为导向的人性教育,更是一种以幸福为导向的生命教育。那么学生的幸福感又从何而来?是学校创造有内涵的校园文化和构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等途径让学生感知幸福。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主要内涵是: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全面发展,人的活动能力多方面发展和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全面、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我们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主要指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等素质全面发展以及各种素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

2. 个性教育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指出个性发展和全面和谐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没有个性发展,全面发展难以实现。在长期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苏霍林斯基很早就提出:“教育是培养幸福的人。”

3. 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才能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外,还有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知-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以及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学校教育如果考虑这些差异,如果考虑学生个人的差异而不是否定或忽视这些强项的话,教育如果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方式来进行,那么,学校教育的效果是显著的,并且是有效的。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构想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 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学校课程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重点,辩证地处理好社会需要、课程体系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关系,遵循学生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校本课程。

2. 整体构建,分部实施的原则

学校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系统工作中的重要补充,必须遵循课程计划的总体要求,在研究整体课程结构基础上学校课程的目标与任务,并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将成熟的经验逐渐推广,未成熟的或者是有待论证的局部实验。在有所需的基础上,充分地整合与扩大学校现有资源优势,以追求资源利用最大化。

(二)校本课程项目的开发

基于幸福教育哲学思考下的校本课程开发构想,是通过以幸福教育为办学理念,积极地去探索与开发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课程,逐步形成彰显学校特色化办学。幸福教育就是着力打造“幸福课堂”。“幸福课堂”就是“幸福地教、幸福地学”。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共同成长、共享快乐,感受成功、感受幸福。

1.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培养学生具有感知中华深厚文化底蕴的能力以及品鉴传统文化的魅力。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不仅能丰富生活、陶冶情感、塑造性格、修心养性、培养创造能力等,还能塑造学生的人文情怀。

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与价值观,营造了学校文化氛围,培养了师生健康的情趣爱好,丰富了师生的文化修养,不仅使学生掌握一项艺术技能,还能提高感受美的能力,为人的一生幸福奠基。

中华文化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初步构建有: 经典诵读、古诗品鉴、节日文化、儒家文化、生肖文化、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剪纸、风筝、泥塑(面塑)、中国结、灯谜、太极、武术、毽球、书法、国画、篆刻、折扇、服饰(旗袍)、书画鉴赏、陶瓷鉴赏、民乐欣赏、京剧、中医保健、民族礼仪、中华美德弟子规(英语)等。

2. 幸福教育课程

基于幸福教育的理想下,树立校本课程的意识,以幸福教育理念为指引,以幸福教育课程建设为目标,切实落实幸福教育系列的课程。幸福教育课程系列既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幸福,又要关心师生当下的幸福。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幸福,而教育的过程也是一种幸福。

幸福课程内容初步构建有:积极心理学、感恩教育、歌唱发声、校园环境文化、励志影视欣赏等。

3. 生命教育课程

在学校教育和引导学生要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是学校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人格与个性,保证他们有相对的人格自尊与自由。应该让他们去追求自己的个性与自由,不要让他们成为学习的机器,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由、快乐和幸福的生活。

生命教育课程内容初步构建有:紧急救护、灾害自救、嗓音的应用与保健食品安全等。

(三)校本课程的教材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源于实践,运用于实践的的教学。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要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采用分工合作、分类组合的方式,依靠本校教师动手和外聘专家指导的原则,有效利用和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充分结合本校的传统和部分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编写系列校本教材。编写应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安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时安排等。

(四)校本课程的评价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顺利进行,不仅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办学,学校必须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1. 对课程纲要的评价

对课程纲要的评价要素包括:课程目标是否与学校教育哲学相符合;课程内容是否有针对性和价值性;课程的组织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否合理与有效。

2. 课程实施评价

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同时重视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同时结合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选择该科的人数,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四看教师的资料、方案等。

3. 学生学业成绩评定

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核,对学生评价主要通过发展性评价,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选修课优秀学生”评比条件;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并将学生成绩放入档案。

四、结论与建议

1. 总结

幸福教育是有意识地以科学、艺术与体育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和潜能发挥,培养学生获得与感受幸福的能力,从而成就高品位人才,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幸福教育哲学思考下的校本课程开发构想,不仅突出学校教育教学的特色化,更是彰显出学校办学的特色化,提升学校知名度与影响力。

幸福教育理念下的校本课程开发特色化,需从多个方面研究,如:在哲学角度下思考幸福教育的内涵;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个性教育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为依据开发校本课程;从校本课程设置的原则、校本课程项目的开发、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以及对校本课程的评价等方面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的构想。

2. 建议

本研究只是初步构想,幸福教育哲学思考下校本课程开发特色化的构想,虽然有理论依据,但缺乏实践的论证。所以在今后的实践中还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反复修改与磨炼,接受更多相关专家和专业人士的监督与指导,从而不断完善现有的不足之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猜你喜欢
智力校本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智力闯关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欢乐智力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