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勤:互联网经济“新闯将”

2015-09-10 07:22范琦娟
决策 2015年1期

范琦娟

人人快递本身并不做快递业务,我们只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只是为用户搭建了一个信息平台。不能因为我们产品名称中带有“快递”二字,就用管理快递行业的法律来要求和管理我们。

2014年十大互联网经济人物出炉,相比雷军、张近东、董明珠这些老牌大腕来说,谢勤,这个略显陌生的名字,跃入眼帘。他是谁?他是做什么的?

这些疑问,要从谢勤开了一个不是快递的“快递公司”说起。

众包模式“试水”

2013年圣诞节,身在成都的秦文通过手机“人人快递”APP注册后,成为闲散时间接送同城快递的一员,被称为“自由快递员”:“我工作时间比较灵活,顺路带快递很方便,二三个小时就能把订单送到。我晚上11点给人代购过冷锅串串,情人节坐公交车送出17束鲜花,有次快递过一只烧鸡,还被收件人赠送了一只鸡腿。”秦文有着“别开生面”的自由快递史,至今他已经接送快递和跑腿业务共240单。

秦文口中的人人快递APP是在2013年3月,由億博物流集团旗下的四川创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上线,其东家即是谢勤2011年5月成立的“人人快递”公司。

以“谢勤”为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中只能找到他与人人快递的新闻信息,至于身份信息,除了显示是“四川亿博物流集团董事长,拥有多年的传统物流业务经验”外,别无其他。

身份神秘也许是因为人人快递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但互联网是个最不论资质的地方。

一次偶然,谢勤因工作繁忙无法给家人送东西,让他开始思考同城快递业务。他大胆的设想,将物流业务与互联网结合,创建一个服务于同城物流业务的共享平台。他发现还没有人做过这些。

2011年,人人快递公司建立。公司业务包含精品购、代购和生活类产品运送等,谢勤定位为“自由互助的众包平台”。众包,就是把传统上由企业内部员工承担的工作,通过互联网以自由自愿的形式转交给企业外的大众群体来完成的一种组织模式,运送过程中,企业只需为大众群体支付少量报酬,极大降低成本。截至2014年7月,人人快递公司宣称全国平台会员达1200万规模,自由快递员为700万人,每日产生订单几万单,覆盖130个城市。

人人快递的业务场景是,发件人通过APP发布寄件订单,订单包括预约取件时间、货物名称和价值、收寄件人的地址、联系方式。软件根据信息自动核算出快递费用。接件人,即是所谓自由快递人,根据自己的路线进行“抢单”并从中获得报酬。

通过抢单,仅3个多月时间,夏添就通过做自由快递人赚了六七千元。夏添的本职工作是一名销售,2013年12月在网上看到了人人快递的信息,立即加入其中。类似的自由快递人非常多,大家来自不同职业,甚至退休大妈也投入其中。

市场迅速打开。人人快递公司的口号“人人都是快递员”、“顺路送个快递”深入人心。在没有更多细节解释下,大众模糊的将人人快递公司归类为普通快递公司。

虽然谢勤一直在公开强调:“我们不是快递公司,我们是众包平台。我们没有中转环节,没有分拨中心。”但这仍无法消除人人快递的第一印象。

尴尬出现了,快递业同行将人人快递视为利益分羹者。在众人对其模式彻底探究时,人人快递存在的法律漏洞和安全隐患,成为其运营不得不直面的两大硬伤。

两大硬伤

一连串的叫停,让人人快递陷入尴尬的漩涡。

2014年3月26日,河南省洛阳市邮政管理局叫停当地人人快递业务,并下发整改通知。

2014年3月28日,湖北省邮政管理局以“快递业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为名,叫停人人快递业务。

2014年9月,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局长曾军山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人人快递已涉及到违法经营,人人快递在上海从事相关业务,未取得任何资格证。上海人人快递业务也被叫停。

政府方给出的叫停理由为,人人快递的运行模式难以对快递人进行有效培训,服务质量难以把控,更无法保证快递人在收寄物品时按要求验视,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和安全漏洞。

说得敞亮些,即人人快递业务违反《邮政法》对快递企业资质及快递员上岗资格的规定。我国《邮政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要从事快递业务,必须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个人从事快递员职业,需要参加邮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并考取《快递员从业资格证书》后上岗。

“虽然人人快递对自由快递人进行2小时培训来增强安全性,但这不过是走形式而已。正规的快递公司,对快递员的入职培训需要15天以上,并且还有定期的检查和抽查,毕竟这是一份涉及安全和隐私的职业。”成都一家快递公司负责人说,“快递公司收件都要经过验视,并加盖验视章,航空件更要经过严格安检。整个流程快递公司都是由快递员、网点、中转站等流程层层执行的,因此也容易追责。”

显然,对于打开APP就能顺路载货,成为快递员的人人快递来说,并不符合规定。

面对质疑,谢勤坚持辩白:“人人快递本身并不做快递业务,我们只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只是为用户搭建了一个信息平台。不能因为我们产品名称中带有‘快递’二字,就用管理快递行业的法律来要求和管理我们。”

谢勤坚持O2O运营战略,线上进行信息交换,线下进行同城快递。相对应在管理上,线上操作属网络监管,线下业务属邮政监管。所以人人快递才以擦边球姿态游走,制造出政策监管的真空状态。对此,各地出现不同反应。

四川作为人人快递诞生地,四川省邮政管理局给人人快递的也仅为实体店发放许可证,明确限于成都市的同城快递,线上业务并未获得许可证。北京的加盟业务全部收回,安徽持续观望,等待相关政策落地。全国只剩下广州、杭州等6地在持续进行。

对于存在的问题,谢勤想过改善。他尝试换个说法,同城快递业务改成“代购”,来规避矛盾,但竞争者们并不买账。

安全隐患和法律漏洞,成为人人快递的硬伤。终于,谢勤表态,“会考虑将同城快递交与快递公司。”

在人人快递前途未卜的时候,戏剧化的转折出现了。“快递”、“叫停”、“O2O”、“违法”等字眼,在互联网时代迅速升温,引发围观,各大媒体跟踪报道。

媒体的跟进,使商业公关反转为话题制造。反复提及中,“人人快递”和“谢勤”,得到意想不到的推广效果。截止目前,以“人人快递谢勤”为关键词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能得出约252000条结果。

“我们不再孤独”

虽然人人快递饱受批评,甚至被称为“搅局者”,但其特有的O2O架构、低人工成本、数据采集等优势,成为无法抵拒的诱惑,在群狼共舞的商海中,不斷被效仿。

眼下,已出现50多家类似公司平台。谢勤笑称,“我们不再孤独。”他的淡定神闲,一方面是因为首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公司已完成了A股融资。

互联网行业的培养和兴盛,离不开与资本市场的互动“调情”。谢勤曾袒露说,一开始并未有进入资本市场的打算,开始的资金投入是创始人的3000万元。在传统商业中摸爬滚打后,面对新锐的互联网经济,谢勤迅速适应后开始了资本接触。

“我们前后一共接触了30多家资本公司。最终选择腾讯和高榕,一是因为腾讯对于互联网的认知非常好,也很看好众包行业;二是腾讯对我们是战略投资,很多资源可以共享。高榕虽然是一只新基金,但它们的合伙人都是IDG(International Data Group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出来的,对投互联网项目非常有经验,同时我们觉得新基金会更重视我们,会更主动给予帮助。”谢勤虽是首次接触互联网经济,依然能找准合作伙伴。

腾讯公司和高榕资本向人人快递共投资1500万美元,二者比例相近。这份融资,谢勤早早计划好用途,人才引进、运营投入、资本寒冬、“弹药储备”等。“现在同行也跟的很紧,2015年可能有仗要打。”

对外,谢勤准备粮草积极备战,对内,则更大力气构建众包平台。

众包平台,拥有整合社会闲散资源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两项功能。这两方面多次被谢勤上升到社会化诚信体系建构的层面。

整合闲散资源,毋庸置疑,这是人人快递正在做的。互联网研究专家评价说,“人人快递倡导的顺路式快递,是对个人闲置交通资源的优化利用,尤其对人口数量众多、人口流动性比较强的中国而言,这种模式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而社会化诚信体系,被谢勤称为“人人快递致胜的法宝”。人人快递的诚信体系落实在“个人信用体系”上,具体包括金融交易数据、网络交易数据和社交数据。以大数据勾勒诚信体系,使虚拟诚信得以实体呈现。

自从腾讯的加盟,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有了更多保障。“这些数据我们都会和腾讯共享,腾讯的数据,尤其是社交数据也会逐渐融入这个体系。”

谢勤对社交数据、网络数据、交易数据的挖掘,不仅是只为了建立一个诚信体系,他等待的是将体系转化为商机。有了数据,有了信用体系,众包服务就有了需求方和供应方。

谢勤设计将来会推出一款叫“信任宝”的基础平台产品,人人快递将成为其中的一个应用。类似支付宝,适用于任何电商平台,将来还会有基于信任的更多应用出现在平台上。而未来人人快递的盈利,也将来自这种信任关系凝聚起来的平台,“有这么多人在平台上提供众包服务,我可以收取会员费和技术服务费。”

再回头看2014年十大互联网人物对谢勤的评语,“他创办的国内众包平台聚合了精品购、代购和生活类产品运送等多类服务信息,以互联网技术支撑高效、精准的众包服务,为碎片化的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行性。”除了点明谢勤已取得的成果,“为碎片化的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行性”,才是谢勤和他的人人快递能在2014互联网经济中突围,乃至独树一帜的核心。